大石鎮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下轄鎮

大石徠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

歷史沿革


明置軍事機構大石堡。
明末,轉軍事機構堡為基本行政區,治大石板,屬廣元縣則天鄉。
清宣統二年(1910年),析則天鄉東境置大石鄉,屬廣元縣
民國四年(1915年),大石鄉改為第二團區,屬廣元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撤第二團區,設大石板區蘇維埃,屬嘉陵縣蘇維埃。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大石聯保,屬廣元縣第一(城廂)區署。
徠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大石聯保改鄉,屬廣元縣第一(城廂)指導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設第三(大石)指導區,轄大石等5鄉。
1950年,廣元縣第三(大石)指導區改為第二(大石)區;析大石鄉西境李家、快樂、纏龍、巷溝、大稻、蓮花、張7村置金龍鄉,駐纏龍村;析大石鄉北境觀音、石筍、東龍、西龍、生產、海棠、建設7村置龍王鄉,駐前哨村哈家坪;大石鄉屬廣元縣第二(大石)區。
1955年,第二區更名大石區。
1956年,金龍鄉併入大石鄉,屬廣元縣大石區。
1958年,大石、龍王2鄉合併為大石公社,屬廣元縣大石區。
1961年,析大石公社北境置龍王公社,屬廣元縣大石區。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大石鄉改鎮,屬廣元市市中區大石區公所。
1986年11月,屬廣元市市中區中心區公所。
1989年8月,屬廣元市市中區。
1992年9月,龍王鄉紅岩、大光坡、前哨、冠山、石筍、高坡6村劃歸大石鎮,屬廣元市市中區。
2007年1月,屬廣元市利州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石鎮地處利州區東部,南河下游,東與榮山鎮交界,東南與元壩鎮接壤,西南與龍潭鄉比鄰,西與工農鎮和東壩街道雪峰街道相連,北與朝天區麻柳鄉相接。區域面積140.61平方千米。
大石鎮
大石鎮

地形地貌

大石鎮地處米蒼山脈西端南麓、南山北麓、南河下游,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分為低山、中山。境內最高點位於東北部的大山上,海拔1699.2米;最低點位於快樂村與東壩、雪峰兩街道交界的魯家山溝口,海拔484米。

氣候特徵

大石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夏熱冬暖、春早秋涼,降水分配不均衡。南河沿岸河谷平壩多年平均氣溫16.1℃,1月平均氣溫5.2℃,極端最低氣溫-8.2℃(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5.8℃,極端最高氣溫40.5℃(2002年7月18日)。最低月平均氣溫3℃(1984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8.31℃(1994年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0.6℃,最大日較差20.9℃(1974年3月29日)。年平均生長期365天,年平均無霜期336.5天,最長達352天,最短為31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44.8小時,年總輻射95.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4.8天(一般為2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941.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17.8天,最多達139天(1973年),最少為97天(198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587.2毫米(198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66.4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北部中山地帶的前哨、大廣、紅岩、高坡、石筍、冠山等村聚落海拔800米以上,多年平均氣溫13.9℃,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23.6℃。無霜期年平均236天。

水文

大石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138.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嘉陵江支流二級河南河;三級河曹家河、小稻河、雷家河、泡石溝4條,總長6.1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南河,境內流長11千米。

自然災害

大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風雹、地震等。旱澇出現概率75%,一般各為兩年一遇,大旱、大澇年各為3年一遇,特大暴雨年發生概率45%;北部山區極易發生旱災,而南河兩岸多次發生洪澇災害。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嚴重波及,造成全鎮9000餘人受災,其中死亡2人、受傷15人、305戶1501間城鄉居民住房垮塌,1683戶11955間房屋嚴重受損,2934人無家可歸,形成地質災害69處,直接經濟損失2100萬元。

自然資源


大石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石英、鐵礦等。森林基帶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擁有林地面積萬畝,四旁樹木196300株,林木覆蓋率70.9%,樹木以馬尾松、柏、青岡為主,其次為杉、柏楊、楓樹、漆樹、樟木、銀杏等;果品類樹木有蘋果、梨、桃、杏、葡萄、李、柑橘、核桃、板栗等。野生動物有狐狸、野兔、野貓、黃鼠狼、松鼠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末,大石鎮轄大石板1個居民委員會,大石、小稻、纏龍、山元、五一、五四、快樂、前進、綠化、青岩、光榮、安樂、蘇家、青嶺、前哨、大廣、紅岩、高坡、石筍、冠山2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139個村民小組。
2019年12月,將大石鎮快樂社區、綠化村及龍潭鄉和平村1至5組、勝利村5、7、8、9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萬緣街道管轄;將大石鎮紅岩村、大廣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雪峰街道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大石鎮下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石板社區。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0802101001111大石板社區
510802101201112小稻村
510802101203112纏龍村
510802101207112前進村
510802101209112青岩村
510802101210220光榮村
510802101213220青嶺村
510802101218220石筍村
510802101220220安家灣村
510802101221220金龍洞村
510802101222220大稻壩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大石鎮轄區戶籍總人口2.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00人,城鎮化率14.3%。總人口中,男性1.1萬人,佔52.4%;女性1萬人,佔47.6%;14歲以下1000人,佔4.7%;15~64歲18200人,佔86.7%;65歲以上1800人,佔8.6%。2011年,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長率3.7‰。
2017年,大石鎮常住人口19787人。
截至2019年末,大石鎮戶籍人口23752人。
總人口20815
10593
10222
家庭戶戶數5594
家庭戶總人口(總)20430
家庭戶男10394
家庭戶女10036
0-14歲(總)4997
0-14歲男2570
0-14歲女2427
15-64歲(總)14586
15-64歲男7426
15-64歲女7160
65歲及以上(總)1232
65歲及以上男597
65歲及以上女63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892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石鎮常住人口為18116人。
常住人口18116人

經濟


綜述

大石鎮
大石鎮
2011年,大石鎮財政總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15元。
農業
大石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2128畝,其中水田4589畝。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660噸,其中水稻2665噸,小麥1980噸,玉米2620噸。2011年,生產蔬菜4.5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西紅柿、亜豆、海椒、瓜類等,其中西紅柿3050噸,蘿蔔9805噸,白菜3743噸,海椒269噸,豆類2587噸,瓜類10251噸。
大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兔、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29970頭,年末存欄25725頭;牛出欄912頭,年末存欄2075頭;羊出欄1610隻,年末存欄1725隻;兔出欄948隻,年末兔存欄14180隻;家禽出欄141440羽,年末存欄90021羽。2011年,生產肉類2495.7噸,禽蛋92噸。2011年,水果產量1540噸,其中蘋果260噸,梨442噸,柑橘342噸,其他園林水果496噸;生產乾果356噸,其中核桃338噸,板栗18噸。
工業
2011年,大石鎮工業總產值15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7%。

文化


地名由來
大石鎮因集鎮北郊小山樑南坡有巨大傾斜平面裸露頁岩而得名。

交通


大石鎮境內交通發達,廣旺鐵路、國道212線、廣巴高速縱貫全境,村組公里實現“村村通”,硬化道路里程達到87公里。
2011年,大石鎮境內有鐵路廣(元)巴(中)線過境,境內長12千米。廣(元)巴(中)高速公路、212國道過境,境內總長24千米。通村硬化公路達80%,通組硬化公路達30%,總里程達85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4.7千米。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大石鎮有小學1所,在校生750餘人,專任教師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石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村級農村圖書室15個,藏書5萬餘冊。
2011年末,大石鎮有體育場地8個,籃球場25個,健身器材32套。
2011年末,大石鎮廣播電視“村村通”地面接收器安裝完成7278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石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60張,專業衛生人員26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914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大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戶,人數86人,支出15.8萬元,月人均15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24人,支出92.2萬元,月人均75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7人;農村醫療救助5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00人次;農村臨時救濟881人次,支出4.2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0人,緊急轉移安置80人,救災支出2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8萬元。社區服務中心15個,社區服務站14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4個。
2011年,大石鎮新增就業人員150人,有31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全年共幫助9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15萬元。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8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890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185人;參加工傷保險780人;參加生育保險780人。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5%。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2件,結案2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2件,佔100%;各級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涉及勞動者45人。
環境保護
2011年,大石鎮有建垃圾集中處理的村有15個。污水管道排放安裝10千米,解決了污水排放問題。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石鎮有郵政代辦點1個。通信發射塔(移動、聯通)13座;電信覆蓋率達100%,移動通信覆蓋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