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城區
張店區中部
張店城區位於張店區中部。膠濟鐵路、張東鐵路、張八鐵路在城區南部交會。面積20平方公里,是淄博市最大的城區。1985年設4個街道辦事處,轄75個居民委員會、8個村民委員會(含8個自然村),有居民159339人。
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駐人民西路,中共張店區委、張店區人民政府駐興學街。是淄博市暨張店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張店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道多設客店,其中一張家店店主經營有方,生意興隆,名傳四方。久之,黃桑店一名被張家店代替,后演變為張店。金代,張店為淄川三鎮之一。明、清二代屬新城縣東南邊境的一農村集鎮。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膠濟鐵路及張(店)博(山)支線通車后,德、日、英等外資的侵入,刺激了張店的發展。1934年,張店車站有居民450多戶,而且多數是工商戶。1937年12月,日軍侵佔張店,為加強統治,南以膠濟鐵路為界、北以今共青團路、西沿豬龍河岸、東靠洪溝村西築起了高2.5米、寬5米的城牆,四角設置炮樓。同時,在東、西、北三面挖掘護城河,修建西南門、西門、北門、金嶺門、洪溝門5個城門。城內,形成南至鐵路,東至六馬路(今東二路),西至一馬路(今西二路),北至東西大街(今商場西路),東西長5公里,南北長4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的工商區。到1945年日軍投降,已形成城鎮的雛形。城鎮人口近2萬。新中國成立后,張店發生巨變。建國初,曾建為縣級城鎮。1950年,又降為縣以下集鎮。1955年,正式建為縣級城市。從50年代起,張店進行舊城改造,新建柏油馬路和樓房並對城區地片進行了綠化。60年代初期,興建張店人民公園。1961年9月,市委、市人委遷到張店后,張店城市建設在總體規劃下,邁出了新的步伐。逐步發展成醫藥、化工、冶金、機械、化纖的集中產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張店成為對外開放城市,加快城市建設。1985年,張店已建成高樓林立、道路寬闊、綠樹成蔭、清泉噴涌的新型城市。
位於張店城區南部,淄博火車站西。東至中心路與新村西路交叉路口處,西至南西七路,北至新村西路,南至昌國西路。因淄博火車站、淄博公共汽車站在其境內而名。1982年9月20日建立。1985年底,轄安樂街、太康街、健康街中、健康街南、興學街(分東、西、南3個居民委員會)、工盛街、勝利街、斜馬路、西一路、西二路、西三路南、大賈庄14個居民委員會;賈庄、王舍、太平3個村民委員會;鐵道和淄博電機二廠2個家屬委員會;有居民32642人。
位於張店城區西北部。東起中心路,西與馬尚鎮為鄰,南起新村西路,北與石橋鄉為界。因臨公園而名為公園街道辦事處。1982年10月20日建立,1985年底,轄公園(分11個居民委員會)、商場(分東、西、南、北4個居民委員會)、潘庄西路(分4個居民委員會)、東北村、西北村、東南村、西南村、西一路北、西三路北、中心路北、健康街北、人民西路、共青團路、西六路、桑北路、一里庄、公園東、干休所、山東農機學院、張辛庄36個居民委員會;潘庄、道庄、王辛庄3個村民委員會。有居民56799人。
位於張店城區東北部。南起新村東路,北至張店鋼鐵廠,西臨中心路,東到淄博合成纖維廠。因市體育場在其境內而名。1982年9月20日建立。1985年底,轄博物館東、博物館北、商場東路(分4個居民委員會)、人民東路(分4個居民委員會)、河濱(分3個居民委員會)、河東(分2個居民委員會)、北廣場16個居民委員會;喬庄、杜科2個村民委員會;淄博第二毛紡廠、張店電機廠、張店鋼鐵廠、淄博市自來水公司、淄博市公共汽車公司5個家屬委員會。有居民38025人。
位於張店東南部。南起膠濟鐵路,北至新村東路,西臨中心路,東至淄博麵粉廠。因駐洪溝路和原洪溝村而得名。1982年9月20日建立。1985年底,轄洪溝(分3個居民委員會)、杏園、保安庄、新道街、新華街7個居民委員會;山東新華製藥廠和山東新華醫療器械廠2個家屬委員會。有居民318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