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調節

適應性反應

自身調節是指許多器官、組織、細胞不依賴於神經或體液調節而自身也能對周圍環境變化產生適應性反應,相對其他調節方式,自身調節範圍較小,靈敏度較差。

基本介紹


1.自身調節(autogenous regulation,auto-regulation)為基因表達調節的一種形式,是指某基因的產物(蛋白質)調節基因本身的表達,但有時也用在基因複製的調節等方面。一般以負調節的形式起作用,某蛋白質在複製或翻譯階段抑制其結構基因的表達。在參與合成活體的大分子(DNA,RNA,蛋白質等)酶(蛋白質)的基因方面常可見到。特別是作為細胞中增殖這些物質所必需的蛋白質量的調節機制起著重要作用。
2.自身調節是指組織、細胞在不依賴於外來的或體液調節情況下,自身對刺激發生的適應性反應過程。例如,骨骼肌或心肌的初長(收縮前的長度)能對收縮力量起調節作用;當初長在一定限度內增大時,收縮力量會相應增加,而初長縮短時收縮力量就減小。一般來說,自身調節的幅度較小,也不十分靈敏,但對於生理功能的調節仍有一定意義。
3.有時候一個器官在不依賴於器官外來的神經或體液調節情況下,器官自身對刺激發生的適應性反應過程也屬於自身調節。
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