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木

蒺藜科四合木屬植物

四合木(拉丁學名:Tetraena mongolica Maxim.),蒺藜科,落葉小灌木,是中國特有孑遺單種屬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種之一,為強旱生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殘遺瀕危珍稀植物,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貓”。其分佈範圍非常狹窄,四合木起源於1.4億年前的古地中海植物區系,是中國特有的孑遺種植物,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在我國只有寧夏、內蒙古交界的麻黃溝地區有較大範圍野生分佈。在內蒙古地區有分佈且零星散見於俄羅斯、烏克蘭部分地區,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內蒙一級保護植物。因它很耐燒,群眾稱它為“油柴”。目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已將四合木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形態特徵


四合木
四合木
灌木,高40-80厘米。莖由基部分枝,老枝彎曲,黑紫色或棕紅色、光滑,一年生枝黃白色,被叉 狀毛。托葉卵形,膜質,白色;葉近無柄,老枝葉近簇生,當年枝葉對生;葉片倒披針形,長5-7毫米,寬2-3毫米,先端銳尖,有短刺尖,兩面密被伏生叉狀毛,呈灰綠色,全緣。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2-4毫米;萼片4,卵形,長約2.5毫米,表面被叉狀毛,呈灰綠色;花瓣4,白色、長約3毫米;雄蕊8,2輪,外輪較短,花絲近基部有白色膜質附屬物,具花盤;子房上位,4裂,被毛,4室。果4瓣裂,果瓣長卵形或新月形,兩側扁,長5-6毫米,灰綠色,花柱宿存。種子矩圓狀卵形,表面被小疣狀突起,無胚乳。花期5-6月,果期7-8月。
四合木為一種較低矮、強烈分枝的小灌木。木質堅硬而脆,生長21年的枝條其半徑只有4.4毫米粗。

花期介紹

四合木的開花期為每年5至6月,7至9月結出果實。喇叭狀花朵呈4瓣綻放,顏色為白色或淡黃色,數根如髮絲的黃色花蕊點綴其中。有意思的是,四合木蒴果也呈4裂瓣。可能是因為花朵與果實均呈4瓣,人們才給它起了‘四合木’的名字。

生長環境


四合木
四合木
四合木為一種強旱生植物且根系非常發達,只生於草原化荒漠黃河階地、低山山坡和草原化荒漠區。它生長的土壤環境多石和多碎石的漠鈣土且土壤乾燥、瘠薄。從它的極狹小的分佈區看,區內溫度條件均高於其周圍地區,分佈區內≥10℃活動積溫均在3000℃以上,接近於暖溫型氣候,而分佈區周圍則是中溫氣候。四合木在其進化過程中,除適應了冬季的嚴寒外,又保留了它的古地中海南岸熱帶成分孑遺種的趨溫特性。四合木是中國阿拉善草原化荒漠植被的建群種之一,也作為優勢種或伴生種出現。
四合木分佈的群落中,常見的植物有枇杷柴(Reaumuria soongorica)、長葉紅沙 (R.trigyna)、珍珠柴 (Salsola passerina)、木本豬毛菜 (S.arbuscula),霸王柴 (Zygophyllum xanthoxylon),刺葉柄棘豆 (Oxytropis aciphylla)、蓍狀亞菊 (Ajania achilleoides)、沙生針茅 (Stipa glareosa)、無芒隱子草 (Cleistogenes songarica)、三芒草(Aristida adscenionis)、冠芒草(Enneapogon boreala) 等。

分佈情況


世界分佈

其國外分佈範圍非常狹窄,在世界範圍內零星散見於俄羅斯、烏克蘭部分地區。
國內分佈區甚小,由內蒙古杭錦旗西部至烏海市黃河兩岸到寧夏石嘴山一帶,以及賀蘭山北部低山。為該區特有種。

內蒙古地區

內蒙古烏海市、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杭錦旗、巴彥淖爾盟磴口縣等地區特有。

寧夏地區

據上世紀90年代的調查顯示,寧夏境內約有四合木1.2萬畝。過去十多年間,這裡便利的水利、交通、豐富的礦產以及價格低廉的荒地,吸引了不少企業開荒建廠、開採礦產,大片四合木連同它生長的地皮被剷平,四合木生存空間被侵佔,生長面積逐漸萎縮。
據寧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平學智介紹,目前寧夏境內僅存活6000餘畝四合木,分佈在石嘴山市惠農區落石灘、麻黃溝一帶。

繁殖介紹


繁殖方式

1.種子繁殖
4月萌發,6月開花,7-8月結果,9月種子成熟,9月末果落,葉始變黃。
2.壓條技術
沙壓條的方法,可以讓四合木的枝條大面積鋪開,讓四合木吸收更多的水分,這種壓條技術對四合木的生長繁育效果明顯
3.嫩枝扦插技術
為培育搶救四合木這一瀕危物種,烏海市林業科技推廣中心早在2005年就採用嫩枝扦插技術培育四合木,並獲成功。今年,“瀕危四合木人工造林技術推廣”被列入自治區林業科技支撐項目。

繁育事件

2000年,烏海市林業科技推廣中心與內蒙古農業大學合作開展了四合木不同季節硬枝扦插育苗技術試驗,經過100多次的實驗,2005年人工繁育四合木獲得成功。此後4年來,烏海市累計育四合木苗約15萬株,僅今年就育苗5萬多株,成活率達到了85%以上。
2006年,四合木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烏蘭布和沙區繁育成功。
2010年,為培育搶救“植物大熊貓”四合木,內蒙古烏海市正全力實施300畝四合木人工造林示範基地工程。目前,位於白獨貴灣的項目區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人工造林工作將於明年正式展開。
2015年,三北林業局下屬的北沙窩林場和邱建成取得聯繫,表示可以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林場開出一片區域移植四合木。從5月份開始,邱建成和林場職工一起在沙漠邊緣尋找四合木的最佳移植區域,研究移植培育方法,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

保護現狀


2003年,經國家環保總局批准,把西鄂爾多斯地區列為中國草原荒漠生態系統中最具國際意義的第一類保護地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四合木、半日花等瀕危植物和荒漠生態系統,並將其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植物種優先保護名錄。

保護級別

四合木為殘遺種、珍稀瀕危種。該種已被列為國家保護植物(國家二級、內蒙一級保護植物)。

保護價值

四合木起源於1.4億年前的古地中海植物區系,是一種7000萬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是中國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殘遺瀕危珍稀植物之一。它的分佈區是亞洲一批古老殘遺植物的避難所。因其古老、稀有而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與“活化石”。全世界僅存有一萬公頃左右。

瀕危原因

樵採
由於四合木青鮮時易燃燒,燒時出油,當地群眾稱之為油柴。因此常被大量樵採,破壞嚴重。
由於剛砍下的新鮮四合木植株很易燃燒,當地人稱其為“油柴”或“四翅油葫蘆”,用來燒火。上世紀50年代,過度放牧、濫墾亂伐等人為因素,使這一物種一度瀕臨滅絕。
不易存活
後來,當地群眾意識到四合木的價值后,紛紛偷採到家中培植。可奇怪的是,在荒郊野外能茁壯成長的四合木,一旦離開天然環境,竟無法存活。
繁殖困難
四合木主要以種子進行繁殖,平均正常開花植株占植株總數的11%,由於乾旱和鹽鹼,種子發育和萌發常受到抑制,故其中又只有1%的種子能夠成熟繁殖。其自身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它的繁殖和更新速度都非常緩慢,而羊的啃食、當地居民的砍伐又導致四合木數量不斷減少。
工業破壞
大量工廠的建設,給四合木帶來的破壞更嚴重。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初,四合木分佈區便利的水利、交通、豐富的礦產以及低廉的地價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大片四合木連同它生長的地皮被剷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廠房,而這些工廠對環境污染嚴重。這些都給四合木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
害蟲侵蝕
據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海管理局趙局長介紹,珍稀植物四合木正在遭受紅緣天牛、虎天牛兩種蛀干害蟲的侵蝕。今年7月,天津師範大學的一位教授帶領學生在四合木核心區進行生物研究時,意外發現了這兩種蛀干蟲害。隨後管理局工作人員立即會同專家在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海轄區四合木核心區、工業控制區和珍稀植物繁育區11708公頃的範圍內進行了蟲害情況取樣調查,除去珍稀植物繁育區未出現蟲害外,四合木核心區1730公頃內最低危害率為6%,最高為90%,危害率達到60%以上的面積為800公頃;在工業控制區內最低危害率為15%,最高為53%,平均危害率為35.8%。
有生物專家預測,根據紅緣天牛的生物學特性,幼蟲的暴食期將於明年出現,屆時大量四合木植株會幹枯甚至死亡,後年將出現成蟲的大爆發,屆時將使更大範圍內的四合木受到威脅。如果再不採取措施,四合木核心區將面臨滅頂之災。
據專家初步判斷,這次四合木大面積發生蟲害,很可能是紅緣天牛從其它植物上蔓延到四合木上的。而紅緣天牛分佈很廣,會危及到沙棗酸棗等其它植物。紅緣天牛雖然兩年完成一個繁育期,但它擴散蔓延的速度非常快,有關部門應儘快採取措施,根治蟲害。

保護措施

保護區:
2.寧夏為保護這種珍稀植物,圍欄建立了8.8平方公里的四合木保護區,並頒布禁牧令,派專人24小時看管。其範圍為西以110國道、北至省界,東界、南界以110國道石嘴山收費站北側洪水溝至黃河沿線,其面積為393.39公頃。(石嘴山四合木保護區)
保護所:
2002年,中國首家四合木珍稀植物保護所在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成立,標誌著中國開始著手搶救“植物大熊貓”。
四合木
四合木
在油柴分佈的地區,當地政府及林業部門已制定了保護植被的有關條文,嚴禁開荒及亂砍亂挖作燃料。此外,還組織了保護植被的專業隊。

主要價值


飼用價值

四合木的適口性較低,駱駝採食,羊採食較少,馬和牛不食。四合木為建群種或 優勢種的草地,其風乾物產量為每公頃105~690千克,其中四合木產量為22.5~307.5千克。從它的化學成分看,無氮浸出物甚豐富,尤以灰分較一般植物豐富,其中鈣多,磷偏低,而蛋白質含量較低,粗纖維也較一般植物低。
四合木為低等飼用植物。四合木本身雖飼用價值不高,但其群落中其他植物包括蓍狀亞菊、幾種小針茅、無芒隱子草等均為飼用價值較高的植物,這就提高了四合木草地的利用價值。

研究價值

四合木
四合木
四合木富集鈣、鎂、鉀磷、鐵等微量無素,含有生物鹼、黃酮類、有機酸類、酚性化合物、油脂等,中科院專家認為在植物增強生命力、抗旱、醫學臨床方面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更多的特徵有待進一步研究。
四合木是一部非常珍貴的天然史書。四合木是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唯一的特有屬植物也是阿拉善荒漠特有的單種屬植物,並且還是蒙古高原、亞洲中部的特徵屬之一,全世界只在烏海地區作為建群種和優勢種形成群落,是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及全球變化的極好素材,是植物中的大熊貓,受到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重視。

化學成分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該植物具有較強的殺線蟲活性,為了深入了解四合木的特點及其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採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正相柱色譜、Toyopear HW-40和製備型高效液相色譜等技術對其化學成分做了初步研究,方法和結果如下:
以四合木的根、莖葉和花為材料,以石油醚為溶劑,採用熱迴流法得到石油醚提取物,利用GC-MS對其成分進行分離、鑒定。
• 莖葉:鑒定出40種化合物,其中烷烴類化合物8種、羧酸類化合物11種、酯類化合物9種、萜類化合物2種、甾體類化合物2種、醇類化合物3種、其他類化合物5種,占脂溶性成分總量的80.5%。四合木莖葉石油醚提取物相對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油酸(15.33%),其次為α-谷甾醇(9.12%),再次是9,12一十八碳二烯酸甲酯(7.24%)。
• 花:鑒定出26種化合物,其中烷烴類化合物12種、羧酸類化合物5種、酯類化合物3種、萜類化合物3種、甾體類化合物3種,占樣品總量的86.66%。四合木花石油醚提取物相對含量最高的成分是四十四烷(18.08%),其次為二十烷(15.77%),再次是正二十九(碳)烷(13.43%)。
• 根:共鑒定出16種化合物,其中烷烴類化合物1種、羧酸類化合物6種、酯類化合物4種、萜類類化合物3種、甾體類化合物3種,共占樣品總量的57.6%。四合木根部石油醚提取物相對含量最高的成分是Urs-12-en-28-al(13.60%),其次為9,12-十八二烯酸(Z,Z)-(11.27%),再次為α-谷甾醇(8.62%)。
1.採用頂空吸附法,以活性碳為吸附劑,採集生活狀態四合木揮發性物質,用正定烷洗脫,利用GC-MS對其成分進行分離、鑒定。共鑒定出14種化合物,烷烴類化合物8種、羧酸類化合物1種、酯類化合物1種、萜類類化合物1種、含量最高為Cyclic octaatomic sulfur(12.8%),其次為Cyclononasiloxane,octadecamethyl-(7.02%),再次為十七(碳)烷,2,6,10,14-四甲基-6-十五(碳)烯(4.62%)。
2.採用多種現代色譜分離技術,包括大孔吸附樹脂、正相柱色譜、ToyopearHW-40和製備型高效液相色譜,對四合木乙酸乙酯提取部分進行分離,以多種有機波譜手段,包括1H-NMR、13C-NMR,等有機波譜解析方法鑒定單體化合物的結構。從乙酸乙酯層中分離得到了2個為已知化合物。它們分別是3B-(3,4-dihyd roxycinnamoyl)-erythrodiol和槲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