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卷
行卷
行卷,是古代科舉習俗,可以簡單稱作一種科舉文體。唐代,科舉中的禮部試不糊名,糊名但用於考中后在吏部的釋褐試。
行卷,因此,知貢舉等主試官員除詳閱試卷外,有權參考舉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譽決定去取。當時,在政治上、文壇上有地位的人及與主試官關係特別密切者,皆可推薦人才,參與決定名單名次,謂之“通榜”。因而。應試舉人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爭取名次,多將自己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捲軸,在考試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薦,此後形成風尚,即稱為“行卷”。
行卷之風與諸科中前途最好的進士科緊密聯繫,所重在文詞的優劣高下。應明經等科則不須行卷。此一風尚的興起,據考在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進士加試雜文成為制度以後,安史之亂以前。由於進士科錄取人數甚少,下第者眾,登第艱難,準備獨特的題材從事行卷,是應舉者的重要活動。
行卷的內容,貴精而不貴多,少者一卷,詩數首,賦幾篇,多者連篇累牘,如杜牧行詩一卷,一百五十篇,皮日休以《皮子文藪》十卷二百篇作為行卷。卷首多安排最精彩之作,以引起注意,行文中尚要避國諱、宰相諱、主試官諱、投獻對象之家諱及自身家諱,須嚴格恪守。資料表明,舉人不可直接向主試官行卷,而須經顯達者之推薦,向誰行卷,須鄭重考慮對方的身份,地位、政治面貌。所行之卷用熟紙,不可塗改添注,要字跡端正,應有標軸的裝飾,投送時須附呈書信,表達求知的願望。若隔時日再呈書信及投卷,則稱為“溫卷”。當時,文壇前輩對待呈獻行卷的青年或後進士人,多加以熱情鼓勵和指點,對當時和後世的文學創作都起有積極的影響。中唐貞元、元和以後,舉人又以傳奇小說行卷,因其體包括史才、詩筆議論,兼備三長,著名的《玄怪錄》、《續玄怪錄》、裴鉶《傳奇》等作品的創作,文學史家認為,皆與行卷有關。至宋代,進士科考試,先後期採取糊名及謄錄之制,除詩典型策論外,不需以其他文學創作來謀取科第,因而嚴格意義上的行卷也隨之消失。《通典》卷十七載趙匡《舉選議》:“進士者,時共羨之,主司褒貶,實在詩、賦,務求巧麗,以此為賢。”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早:“薛保遜好行(指行卷)巨編,自號金剛杵。大和中,貢士不下千餘人。公卿之門,捲軸填委,率為閽媼脂燭之費。因之平易者曰:‘若薛保遜卷,即所得倍於常也。’”《全唐文紀事》卷一一八:“[羅隱]嘗以《讒書》上鄭尚書,上蘄州裴員外,上太常房博士,上秘監韋尚書,可謂汲吸於遇合矣。唐世士子,溫卷求知,即賢者不免如是。”參閱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