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
苛政
苛政,拼音是kē zhèng,是指繁重的賦稅、苛刻的法令;殘酷地壓迫和剝削人民的政治。出自《禮記·檀弓下》,用作謂語、賓語。
指殘酷地壓迫和剝削人民的政治。指繁重的賦稅、苛刻的法令。
《禮記·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
唐·李紳《卻到浙西》詩:“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
《清史稿·食貨志一》:“明末,苛政紛起,籌捐增餉,民窮財困。”
續范亭《追悼鄒韜奮之死想到一切人民之死》:“人類三大害:野獸、細菌與苛政。”
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讓子路去問訊那個婦人。子路說:“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個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連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子路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回答說:“(這裡)沒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說:“你們要記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第一句: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第二句:過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第一句:孔子過(路過)泰山側(旁),有婦人哭於(在)墓者(表判斷可不譯)而(表順連可不譯)哀(悲傷)。第二句:昔者(過去)吾舅死於(表被動)虎(虎患,被老虎吃了),吾夫又死於虎焉,今吾子又死焉(語氣詞可不譯)。而:表順連而曰的而是"乃"的意思使:讓,命令然:是的,表肯定去:離開苛政:苛刻的暴政於:比寓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孔子提出“德治”,“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論語·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也”(《孟子·梁惠王下》)。表達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張。這則小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發人深省。寓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