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山鄉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轄鄉

駝山鄉,隸屬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地處瓦房店市西北部,東、北與西楊鄉接壤,南與復州城鎮相鄰,西南與仙浴灣鎮相望,西瀕渤海和紅沿河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4千米,總面積133平方千米。2018年末,駝山鄉有戶籍人口23169人。

駝山鄉因轄區內駱駝山而得名。

2018年,駝山鄉有工業企業15個,規模以上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復縣石佛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復縣石佛區。
1949年,屬復縣駝山區。
1950-1951年,改稱第八區。
1952-1958年,屬第五區。
1958-1960年,屬復州公社。
1961年,復州公社析出付廟、東虎、曹屯、金屯,胡屯、丁屯、毛嵐龍河、大魏、大孤山、泡崖、泉水、雙山13生產大隊置駝山公社。
1983年,駝山公社改駝山鄉。
駝山鄉
駝山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駝山鄉轄東虎、付廟、曹屯、金屯、丁電、龍河、大魏、泡子、泉水、平山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9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駝山鄉共下轄10個村民委員會,人民政府駐丁屯村西屏路26號。
駝山鄉行政區劃詳情
東虎村付廟村曹屯村金屯村丁電村龍河村大魏村泡子村泉水村平山村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駝山鄉地處遼東山地西緣近海地帶,為低山丘陵地貌。千山余脈沿境內由北、西向東、南延緩。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低緩,溪流短小,谷地開闊。境內最高點位於駱駝山,海拔331.3米。海岸線長13.6千米。
氣候
駝山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熱同季,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9.4℃,最高氣溫不超過30℃,極端最低氣溫-20℃。年降水量75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7-8月。年平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
水文
駝山鄉境內河道有珍珠河、大魏河、泉水河、付廟河均為季節性河流,冬春降水少,時常干滿;夏秋降雨多偶有暴漲。
自然災害
駝山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干早、洪澇、冰雹和颱風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5年8月19日,受9號颱風影響,24小時降雨276毫米,造成農田過水1.2萬畝水果倒伏1.3萬餘株。經濟損失5000萬元。最嚴重的一次早災發生在1989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以來罕見特大早災,糧食減產80.2%,水果減產30%。絕水面積1.5萬畝。水果乾死5.2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駝山鄉轄區總人口23342人。另有流動人口2324人。總人口中,男性11713人,佔50.2%;女性11629人,佔49.8%;18歲以下2766人,佔11.8%;18-35歲5873人,佔25.2%;35-60歲9715人,佔41.6%;60歲以上4988人,佔2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長率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16人。
2018年末,駝山鄉有戶籍人口23169人。
駝山鄉
駝山鄉

經濟


綜述
2018年,駝山鄉有工業企業15個,規模以上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
農業
駝山鄉耕地面積6.7萬畝;林地面積6.1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9.3億元。
駝山鄉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2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絨山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4萬頭,絨山羊飼養量7.1萬隻,家禽飼養量6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8億元。
工業
駝山鄉形成以鑄造、機械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7.8億元。2011年,個體私營企業32家,職工1800人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2776.5萬元,比上年增長8%。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駝山鄉有幼兒園13所,在園幼兒390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1所,在校生747人,專任教師7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33人,專任教師53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510.1萬元,比上年增長24%。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駝山鄉有有線電視用戶398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3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駝山鄉有體育場地3處,全民健身場所10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駝山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站11個:病床40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6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萬人,參合率99.9%。
社會保障
2011年,駝山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0戶,人數502人,月支出6.6萬元,月人均132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5人,月支出1.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8萬元。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駝山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0個,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戶6970戶,行動電話用戶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320戶。

交通


2011年,駝山鄉境內排復公路過境,復大線公路過境,濱海大道自東北向西南路經泡子、大魏2村。
駝山鄉
駝山鄉

文化


名稱來歷
駝山鄉因轄區內駱駝山而得名。

旅遊


駝山鄉境內著名景觀有駱駝山、卧佛山、西屏曉月、泥林風韻等四處著名景觀。1998年7月經遼寧省林業廳批准建立的省級森林公園,公園面積2243.1公頃,其中森林面積1920公頃,森林覆蓋率85.6%。大連駱駝山海濱森林公園可概括為三大景區、五大奇觀。三大景區為:龍鳳灘海濱度假區、西屏山自然風景區、駱駝山自然森林保護區。五大奇觀為:西屏曉月、駝峰遠眺、駝山泥林、聚陽石、駝山卧佛。
駝山鄉龍鳳灘海濱是遼東半島西海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東西兩端分佈有長6公里多的岩礁帶。中間八仙島隔海相望,西有鳳凰岩、萬壽洞、神龜出海等,東有佛經岩、聚陽石、石猴觀潮、菩薩望海、排石烽火台、漁翁出海、月牙灣等,景觀集中,要素豐富,集海洋、海蝕地貌、奇石等景觀於一體,形成了完整的、不同主題的景觀群。
佛經岩:又稱千層壁,此壁構造奇異,極富韻律和美感。壁高十幾米,長千餘米,沙頁岩構造,壁岩橫空,極為壯觀。這裡祥光籠罩,瑞靄高升,黃色岩石層層疊疊,齊齊整整,好似卷卷佛經擺放在那裡,故稱“佛經岩”。
石猴觀潮:位於大排石海邊一高聳的岩礁,酷似一隻活靈活現的真猴,遙望無垠的大海。
聚陽石:高達10餘米的岩礁,矗立在海邊海水之中,恰似交配狀,造型奇特,形神兼備,生動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