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創建於1920年,當時設鐵路建築和電氣機械工程兩個科,主要為鐵路培養技術人才。

學校簡介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的創建,同沙俄在中國建設“東清鐵路”有直接關係。(后稱“中東鐵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又改稱“中長鐵路”)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哈爾濱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使之成為俄國沙皇政府在我國東北最先攫取的一塊土地。1895年2月,沙皇政府開始制訂西伯利亞鐵路穿過中國東北到達海參崴的計劃。這個計劃是從滿洲里直接穿過東北到達綏芬河,而不用沿著中蘇邊界繞道修築鐵路,可以縮短行程1000餘公里,大大減少運營時間,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中東鐵路(即“東清鐵路”)於1877年8月開始修建,1903年7月14日竣工通車。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里,東至綏芬河,南至旅順口,中東鐵路全長2400餘公里。中東鐵路建成以後,特別是在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以後,大批俄國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及其他工業技術專家攜家帶眷紛紛來到東北,大都集中到哈爾濱。到這裡來的商人、傳道教士以及形形色色的俄國人與日俱增。大批高級技術人才的到來,為建立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了師資條件,而俄籍鐵路員工子女又有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中東鐵路運營業務的迅速發展,也急需補充大量的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是1920年5月開始籌建的。同年8月5日,成立了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籌建協會。中東鐵路理事會主席宋小廉將軍為名譽主席,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德·勒·霍爾瓦特將軍為主席。9月9日,籌建協會推舉阿·阿·攝羅闊夫工程師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首任校長;10月17日,舉行開學典禮,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宣告成立。校址在哈爾濱市南崗區公司街41號,即位於現在的原哈爾濱建築大學教學樓後院。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首屆三個班共招收103名學生,實行學分制,學制四年,一律用俄語教學。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

幾易校名

1922年4月2日,由於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的聲望日益提高以及工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籌建協會全體成員會議決定,將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改名為 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校。學制由四年改為五年,招收中學畢業生,講授的課程作了相應的改變。原來開設的兩個科分別為鐵路建築系和機電工程系。培養目標:鐵路建築係為交通工程師,機電工程係為電氣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校畢業生,經考試委員會答辯合格,授予工程師稱號。

大事記年

1923-1924學年,第一次錄取31名女大學生。
1924年10月,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校有了首屆畢業生。鐵路建築系22名畢業生都獲得了工程師稱號。
1925年,機電工程系有了第一期畢業生,共25人,獲得工程師稱號。1925年12月4日,首任校長阿·阿·攝羅闊夫因病離職,勒·阿·烏斯特魯格夫繼任校長。
1928年1月,鐵路建築系改為建築工程系,50年代初期改為土木建築系。
1928年2月4日,學校隸屬關係發生變化,改由中華民國東省特區領導,校名改為東省特區工業大學校。東省特區行政長官張寰湘將軍擔任校理事會主席,東北政府國民教育部總長劉哲任校長。劉哲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第一位中國校長。
1928年10月20日,東省特區政府和中東鐵路董事會達成協議:東省特區工業大學校將法政學院和商學院併入,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中蘇共管。按對等原則,共同派人組成理事會,雙方各派5名代表。張學良將軍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理事會主席。推選劉哲再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副校長是勒·阿·烏斯特魯格夫教授(原第二任校長)。
1928/1929學年在校生815人。
1931年春,開始招收研究生。機電工程系的任棟樑,建築工程系的王竹亭、夏樹森3人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首屆中國籍研究生。
1931年秋季開始,學校開設了第三個系商業運輸系,該繫於1935年停辦。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哈爾濱工業大學逐步被日本人接管。1932年,偽滿洲國政府從中東鐵路聘請26名工程師來校任教和充任領導工作;解聘12名蘇俄教授和教員。新組織起來的教師隊伍,對教學工作不夠熟悉,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從這一年起,學校經費銳減。
1933年,偽滿洲國政府撥給經費5.3萬金盧布,僅為原有經費的1/4;1934年又銳減2.5萬金盧布。在這種動蕩不安的形勢下,不少學生紛紛離校。
1933年6月24日,校長易人,劉夢庚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1935年,學校完全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接管,除少數行政人員外,學校其他人員都被解僱離職,改用日語授課;學校指定招收中、日籍學生。經費由偽滿教育部撥給。
1935年1月23日,王宇清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1936年1月1日,偽滿洲國文教部命令哈爾濱工業大學改名為國立 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系、科設置未變,學製為四年。
1937年,學校建立了電機、機械、化學、採礦、建築、冶金等六個系。所有課程完全由日語授課。
1937年開始,哈爾濱工業大學由日本人任校長。日本人鈴木正雄從1937年4月任校長,直到1945年8月15日離任。
1938年1月1日起,國立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改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
從此,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名就一直沿用下來。

歷史變遷


1920年至1922年為四年制;1922年至1930年為五年制;1930年至1945年為四年制;1945年以後又恢復為五年制。五年制的教學計劃是根據前蘇聯同類性質的高等工業學校的教學計劃制定的。
1920年學校創辦初期,學制四年,實行學分制,一律用俄語進行教學,按俄國規章辦學,即俄式辦學。學校有嚴格的考試製度。每學年有兩次考試。考試方式多採用口試。畢業答辯設立特殊的考試委員會,由該校教學人員和中東鐵路的高級職員組成,一般有十六七人之多。經考試委員會答辯合格,才准予畢業,並授予工程師稱號。 1936年12月,學校決定取消俄語教學,從此不再招收俄文班學生。但學校對原有的俄文班學生仍按原來的教學計劃、教學方式用俄語講課。最後一批用俄語授課的學生於1938年12月全部畢業。取消俄語制的決定,宣告了俄式辦學告終。從1937年1月以後,學校完全轉入按日本方式辦學階段。授課的語種由俄語改為日語,學制四年。學校不再招收俄國學生,只招收中國、日本、朝鮮學生。學校經費被列入了偽滿洲國預算。把分科教學制改為年級教學制,教學方法也進行了大改革。學校體制及一些相應的制度都改變成為名副其實的日本式國立高等工業學校的模式。

國際大學


從1920年建校起到俄文班最後一批學生1938年末畢業,按俄式辦學的哈工大共培養畢業生1267人,其中中國學生382人,佔30%;前蘇聯及波蘭人885人,佔70%。這些畢業生分佈在中國大陸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前蘇聯、澳大利亞、波蘭、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巴西等世界各國家和地區。俄語班學生在校學習的特點是:普遍地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學制教育,獲得了當時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因此,哈工大的畢業文憑得到前蘇聯等歐洲國家的承認。許多畢業生以他們在哈工大取得的全部考試成績順利進入世界著名大學深造,取得更高的學位。在國外的哈工大畢業生,都能夠以完全稱職的工程師或技術專家的身份,在許多國家裡工作,在經濟、科學技術研究及教育事業中為人類作出貢獻。
解放前的3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培養了許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聲望的學者,也有的成為社會活動家。例如,1934年畢業的范緒箕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1940年畢業的王竹亭教授曾任北方交通大學副校長;原台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孫運旋先生是1934年哈工大機電工程系畢業生;朝鮮前政務院總理、國家副主席李鍾玉是哈工大1943年應用化學系畢業生。在日本有一個"哈工大同窗會",參加這個同窗會的300多名學者、專家和有關人士都是哈工大的老校友,他們成為中日經濟文化與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媒介。

培育棟樑


早在1925年,學校就有了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哈爾濱市學生黨支部成立,有哈工大4名學生黨員。1931年建立了學生黨團支部。在中共北滿地委直接領導下,哈工大地下黨組織在反對瓜分中國的《九國條約》、聲援“五卅”運動、反對日本在東北修築“五路”鬥爭中,積極宣傳抗日,組織反滿抗日活動。哈工大的地下黨員和進步青年,在反動勢力實行黑暗統治的歲月里,利用各種機會,採取靈活形式,為維護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權益,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進行著英勇頑強的鬥爭。孟兆麟、蘇丕承等一些優秀地下黨員和愛國青年在抗日鬥爭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圖章、學習筆記等遺物,現展覽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里,永遠激勵著年輕的一代。
1945年“九三”抗日勝利后,哈工大由中蘇兩國政府共同管理,由中長鐵路局領導。這時的辦學宗旨是為中長鐵路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學制五年,一律用俄語上課。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都是教學人員自己編製的,其基本內容和前蘇聯高等工業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大體相似,到1950年新中國接管前,設有土木建築、電氣機械、工程經濟、採礦、化工和東方經濟等系及預科。這時的哈工大不僅有所發展,而且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為新中國接辦、改造和發展哈工大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