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披雲樓的結果 展開

披雲樓

歷史遺跡

披雲樓,位於端州區人民中路以西的端州古城牆上,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8年),樓高三層,當時是作為瞭望台而建造的,它由披雲樓和炮台兩部分組成,因樓矗立在城牆西段最高處常有雲霧繚繞,因此得名。

歷史沿革


如今的披雲樓是1989年重建的,樓高19.3米,其外形是仿照江西的滕王閣、湖北黃鶴樓和山西飛雲樓而設計的,內部結構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穿門式門拱三層建築,樓頂為歇山式十字脊結構,佔地面積為300平方米。登斯樓,望城內外,景緻盡收眼底。現樓內設有兩組蠟像。樓下一組系“包公出巡”;二樓塑有“南明永曆帝在肇慶”,人物造形逼真,呼之欲出。頂樓展覽有該樓樓史的圖片和書畫。
90年代中期的披雲樓
90年代中期的披雲樓

詳解

登樓眺望,城內外景緻盡收眼底,現樓內展有兩組蠟像,一樓為“包公出巡”,二樓是“南明永曆帝在肇慶”。頂
樓展覽著反映該樓樓史的圖片和字畫。
肇慶古城牆長2800米,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牆。披雲樓坐落於古城牆之西段,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樓高三層,當時作為瞭望台而建造的。
今日看到的披雲樓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樓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滕王閣、湖北黃鶴樓等宋式建築而設計的。內部結構是採納廣西真武閣結構樣式的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穿門式門拱三層設計,佔地面積為300平方米。
現根據端州文史資料記載,樓內設有兩組蠟像:包公出巡,南明永曆帝在肇慶。頂樓展覽有該樓樓史的圖片和書畫。
“披雲鶴淚”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披雲樓
披雲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