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喬木
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胡喬木(1912年6月1日——1992年9月28日),本名胡鼎新,“喬木”是筆名。江蘇鹽城人,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肄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首任院長。
人物關係
1924年至1930年在江蘇揚州中學讀書。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北平團市委委員、宣傳部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參與領導北平學生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從事宣傳組織活動,主編《海霞》等進步文藝刊物。
1933年至1934年底在浙江大學學習時,組織秘密讀書會,是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1935年至1937年,曾任左翼文化總同盟書記、中共江蘇省委臨時委員會宣傳部長,是黨在上海抗日救亡工作的領導者之一。
1937年7月到達延安。在抗日戰爭初期,先後任青訓班負責人、中共中央青委委員、毛澤東青年幹部學校教務長,主編中央青委機關刊物《中國青年》。
從1941年2月起,任毛澤東的秘書、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直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前。在延安工作期間,協助毛澤東編輯供黨的高級幹部學習和研究黨史用的《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和《兩條路線》等重要歷史文獻。
1942年全黨整風運動開展后,參與領導文藝界的整風運動。中央領導層的整風運動開展后,列席中央政治局的整風會議和黨的六屆七中全會,並作為正式代表參加黨的七大。在黨中央、毛澤東的領導下,參加《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工作,為該決議的最後形成作出重要貢獻。抗戰勝利后,作為毛澤東到重慶參加國共兩黨和平談判的隨行人員,同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進步人士進行了廣泛接觸。解放戰爭期間,跟隨毛澤東轉戰陝北。
1948年4月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后,任新華社總編輯和社長、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1948年2月,起草了《中共中央關於土地改革中各階級的劃分及其待遇的規定(草案)》。為《解放日報》、新華社撰寫和修改大量社論、評論和新聞。撰寫的《駁蔣介石》、《無可奈何的供狀》等重要社論。
1949年3月,參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作關於新聞工作的發言。黨中央進駐北平后,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起草,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至1954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1954年起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
1956年9月後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先後參加《毛澤東選集》第l至4卷的編輯工作,參加起草《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1956年黨的八大主要文件。以及撰寫《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等文章。他是新中國新聞事業的開拓者,歷任新華通訊社社長、《人民日報》社社長、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署長等職,為《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撰寫過許多重要社論和新聞。他也是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推進者,歷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委員和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四人幫”的迫害。
1975年任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主任,主持修改《關於工業發展的若干問題》等重要文件,有力地配合了鄧小平領導的全面整頓。粉碎“四人幫”后,全力支持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為撥亂反正、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進行了堅決鬥爭。
在1978年10月國務院務虛會議上發表的《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講話,為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作了初步的理論論證。
1978年12月列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負責全會的文件起草工作,並重新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後任中央副秘書長。
1980年2月在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1980年至1981年,在鄧小平等主持下,負責《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起草工作,接著又負責起草十二大的重要文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關於黨的文獻編纂、黨史研究和檔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主要領導人,歷任毛澤東著作編委會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領導《毛澤東選集》第l至4卷第二版的修訂工作,親自編輯《毛澤東詩詞選》新編本。協助鄧小平審定《鄧小平文選》等著作。在紀念建黨70周年時發表的《中國共產黨怎樣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他一生的最後一篇力作。提議撰寫和參與審定《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首任院長,先後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吳玉章獎金基金委員會名譽主任。
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
是中共八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十二屆政治局委員,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第三、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父親:胡啟東(原名胡應庚)
妻子:谷羽(原名李桂英)
兒子:胡石英
女兒:胡木英
《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胡喬木文集》、《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詩集《人比月亮更美麗》。 《詞十六首》,《賀新郎·看〈千萬不要忘記〉》、《沁園春·杭州感事》、《詩詞二十六首》。
1992年9月28日,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論家和社會科學家、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文化宣傳戰線的卓越領導人胡喬木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1歲。
1992年10月4日,遺體火化;10月26日骨灰撒在延安地區。
胡喬木被毛澤東戲稱為“靠喬木,有飯吃”。
鄧小平則讚譽胡喬木是“中共中央第一支筆”。
胡喬木
2007年9月5日,“《胡喬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胡喬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一書全面客觀地評價了首任院長鬍喬木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建設、對發展和繁榮中國社會科學所做的傑出貢獻,並對胡喬木一生在理論上的卓越貢獻,特別是在中共黨史研究、新聞學研究、文字改革和漢語規範化研究、文學藝術研究以及對國際國內重大問題等方面的理論造詣均有深入而客觀的評介,可說是對胡喬木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的全面總結。全書30餘萬字,共三部分,即綜述、回憶和文獻資料。書中還選取了五幅喬木生前工作照和一幅手跡。
2015年1月,81.5萬字的《胡喬木傳》上下冊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