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
以清朝宮廷為題材的電視劇的統稱
清宮戲又稱辮子戲,是以清朝宮廷為題材的電視劇的統稱。廣義指有關清朝時期的電視劇的統稱,狹義上指與清朝後宮相關的電視劇和網路角色扮演。這些電視劇和角色扮演涵蓋了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和人物。
第一代清宮戲是早期的港台作品《戲說乾隆》,到《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時期達到了頂峰狀態。2011年的熱播大劇《甄嬛傳》展現了清宮戲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清宮戲通過演員的表演為觀眾展現清朝後宮的勾心鬥角以及政治爭鬥爭內幕。
清朝已退出歷史舞台100餘年的今天,重修清史被國家正式提上日程,這實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件重大文化盛事。重修清史無疑籌備已久,多少歷史學家不遺餘力地奔走呼號,並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和最深入的調研。而不容否認的是,近年來愈演愈烈、高燒不退的“清宮戲”則直接點燃了國家此次重修清史的“火藥庫”。
清宮戲
由於一直沒有一部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清代歷史的大型典籍,“清宮戲”一開始就註定像一個失控的馬群,個個張牙舞爪、左奔右突,無所顧忌地縱蹄狂跑。有的在盛開著民間野史傳說野花的小路上搖頭晃腦、一路過來;有的則借用作家編劇們龍飛鳳舞、天馬行空的翅膀,將毫無準備的觀眾肆意引導;有的雖表現出一副歷史正劇的面孔,實際上卻對耳熟能詳的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了最為大膽、最為駭人聽聞的篡改。在一些電視劇中,清史成了一個可以任意塗抹的小姑娘,時而花枝招展、時而嘴歪眼斜,結果是其面目日益模糊,觀眾們被搞得一頭霧水、無所適從。
清宮戲
歷史不是一塊橡皮泥
在伴隨“清宮戲”席捲而來的“戲說風”吹拂之下,眾多觀眾暈頭轉向、不明就裡,清史簡直成了某些編劇導演手裡隨意玩弄的一塊橡皮泥,可以我行我素、予取予求。如今,國家終於要下大力氣重修清史了,九州學人共襄此百年不遇之文化盛舉。這也意味著,清史不應該也不可能再成為某些編劇、導演和演員手裡的橡皮泥了。
其實,“戲說風”一度與“濫情風”、“奢華風”一起,去年就被有關部門列為最應該大力反對和摒棄的影視界“三風”,但一段時期以來,似乎越是戲說越有市場,越是立論大膽,越能起到驚世駭俗、爭奪眼球的效果,越能提高收視率、增加貼片廣告。那些想通過“清宮戲”了解那個逝去王朝秘密的觀眾們,面對的是一盤盤每況愈下的菜:牛頭狗尾豬下水,非驢非馬、胡亂拼湊、腥臭撲鼻、血污淋漓,這讓人如何下咽?
清宮戲
清宮戲
國家編修清史是籌備已久的,如今可以說各種條件俱備,正其時也。而近年來不斷升溫、常播常火的“清宮戲”也無疑為這個“火藥庫”的最終烈焰騰空加了最關鍵的一把柴、澆了最關鍵的一桶油,在學者的多方呼籲下、觀眾的千呼萬喚中,國家編修清史工程的正式啟動水到渠成,我們也對這部鴻篇巨著充滿了期待。
網路角色扮演
清宮戲
角色扮演所選的朝代大部分是康熙和乾隆這兩代,其中康熙時代的九龍爭霸是清宮戲中最為人們所追捧的。大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會遵循歷史,只會按照自己的能力來演義後宮風雲。扮演者多為女性,大部分年齡在12—25中,男性很少,所以男性角色也多為女性所扮演。
清宮戲
近幾年“辮子戲”一部接一部地拍。戲說這個風流皇帝,大話那個才子佳人。浪漫、誇張得讓觀眾看戲如觀浮雲流水,一笑一鬧一悲一憂過後一片空白。這類“辮子戲”被人為地升級到神化,那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竟是超乎正常人的“完美”。要說感動自己,這是不真實的。因為它通絡不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劇中人物不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接觸得到的現實人物。無非是看別人的神話故事,打發自己的休閑時間罷了,怎麼能讓觀眾動情動感,有所回味呢?真希望以後少拍些口若懸河的“辮子戲”。
清宮戲
古裝戲的火爆,據說一是容易收回成本,且“賺頭”較大;二則是這類“躲避現實”的戲不大會“惹麻煩”,從投拍到播出都會一路綠燈;再就是在“圈內”有一個不是規矩的“規矩”:拍古裝戲,編、導、演的勞務費都比現實題材的戲高出一倍。有了以上三點,古裝戲當然會成為搶手貨,你拍我拍大家拍,不拍白不拍,拍了不白拍。至於清宮戲為何會成為古裝戲中的“主打戲”,一說是“大清故事多”,另一說就是拍戲也得要講個“接近性”———也算是一條不大不小的“市場法則”。
作為電視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裝戲從它出現的那天起就擁有相當的觀眾,而我們這個充滿了大起大落、悲歡離合併極具“戲劇性”的古老民族,客觀上又為古裝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式題材,這幾乎註定了古裝戲遲早會有一個乃至好幾個“爆發期”。這不,一旦有人用市場經濟那“法力無邊”的“利益”槓桿輕輕這麼一撥,“古裝戲熱”便一“發”不可收拾。而眼下以“清宮戲”為龍頭的新一輪“古裝戲熱”,據說只能算是“古裝戲熱”的再度“爆發”。
清宮戲
看來,我們的古裝戲尤其是清宮戲的確是“興旺”加“繁榮”了!但掃興得很,這隻能算是“正話反說”。如果是“實話實說”,即叫“興旺”倒是確有其象,而“繁榮”則差之千里。前者是指清宮戲的數量和“經濟效益”,後者卻是針對其“品種”和“質量”。
然而,題材的雷同、質量的低下,對那些清宮戲的炮製者來說都是“不礙的”,“清宮戲生產線”照樣在“滿負荷”地工作,既如此,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熒屏上仍會“辮子滿天飛”。據說,已有不少觀眾對熒屏上太多的“辮子戲”表示“忍無可忍”,也有一些擅長拍清宮戲的導演已看出了清宮戲正由盛而衰,開始將目光瞄準現實題材,但這一切卻只能算是“據說”。筆者多少有點擔心的是: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失去耐心的觀眾會憤怒地沖熒屏大喊一聲“剪辮子!”
但願,這只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