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激蕩法
腦力激蕩法
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又稱頭腦風暴法,1941美國奧斯朋(Dr.Alex F.Osborn)所創。利用創造性想法為手段,集體思考,使大家發揮最大的想象力。
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又稱為頭腦風暴,是一種為激發創造力、強化思考力而設計出來的一種方法。利用人的“表現欲”來開發其腦力資源,集眾人的智慧來探討研究的問題的癥結所在,可以發掘出許多問題的潛在原因。此法是美國BBDO(batten, Bcroton, Durstine and Osborn)廣告公司創始人亞歷克斯·奧斯本(Alex F. Osborn)於1938年首創的。腦力激蕩法從20世紀到50年代開始流行,常用在決策的早期階段,以解決組織中的新問題或重大問題。腦力激蕩法一般只產生方案,而不進行決策。
可以由一個人或一組人進行。參與者圍在一起,隨意將腦中和研討主題有關的見解提出來,然後再將大家的見解重新分類整理。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提出的意見和見解多麼可笑、荒謬,其他人都不得打斷和批評,從而產生很多的新觀點和問題解決方法。
一般來說,人的思想會受到個人生活習慣、環境及邏輯思維方式的影響,思路被局限在某種範圍內,常常遇到的問題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而實際原因很可能非常簡單。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只注意進行點的垂直思考,沒有注意進行面的水平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往往就隱藏在另一個點的下面,但你卻無法發現。一般所稱的腦力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吸收力(觀察、注意),記憶力(感覺、記憶),理解力(分析、判斷),創造力(靈感)。前三者是垂直思考力,最後一個是水平思考力。
人腦的吸收力與記憶力比不上計算機,但目前計算機沒有理解力和創造力,因此人類需要充分發揮理解力和創造力,尤其是創造力的運用,即多使用水平的思考力。
Brainstorming最先的涵意是:精神病患者的頭腦錯亂狀態。如眾所知,精神病患者最大的特徵,在言語與肢體行為隨心所欲表現,而無視於他人的存在,此固然不合乎社會行為禮節的規範,然而從創造思考源流的啟導與引發的目標來看,擺脫世俗禮教與舊觀念的束縛,以期望構想能無拘無束的湧現,是有所必要的,此乃腦力激蕩術精義所在。
腦力激蕩法是指一群人或一個人運用腦力,做創造性思考在短暫的時間內對某項問題的解決,提出大量構想的技巧。
腦力激蕩法可資運用的問題範圍非常廣,大至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解決,尖端科技的創新,小至家庭或個人瑣碎事疑難的排除,物品改良均可使用腦力激蕩術策略。
事實上,不少的研究顯示腦力激蕩術訓練可以增進創造思考能力。
其實施的方式有集體思考與個別思考兩種。
集體思考式的腦力激蕩法形式上與一般會議相似,一組人運用開會方式,由一位主席主椅,兩位秘書將所有提的構想書寫呈現在會議人員面前,以期激蕩出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案。
一般所謂的腦力激蕩法即指集體思考的方式。
主持腦力激蕩法的召集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1)了解召集的目的;
2)掌握腦力激蕩法的原則;
3)善於引導大家思考和發表觀點;
4)自己不發表傾向性觀點;
5)善於阻止相互間的評價和批評。
選擇的地點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1)一間溫度適宜、安靜、光線柔和的辦公室或會議室;
2)嚴禁電話或來人干擾;
3)有一架性能良好的錄音機;
4)有一塊白板或白紙夾板,以及相應的書寫工具。
在腦力激蕩會議前,訂好論題是很必要的。提出的論題一定要表述清楚,不能範圍太大,而是要落在一個明確的問題上,比如“現在手機里有什麼功能是無法實現,而人們又需要的?”如果論題設的太大,主持人應將其分解成較小的部分,而分別提問。
腦力激蕩背景資料是與會者的邀請函也是提供背景資料的信件,包含會議的名稱、論題、日期、時間、地點。論題以提問的形式描述出來,並且會舉一些設想為例作為參考。背景資料要提前分發給與會者,這樣他們可以事先思考一下論題。
主持人要負責組建腦力激蕩專家小組,由部分與會者和一位記錄員組成。一般來說小組由十來個成員組成比較行之有效。有許多不同的組合方式,但推薦下文列舉的組合。
1)由幾個有經驗的成員作為項目核心。
2)幾個項目外的嘉賓,要對論題感興趣。
3)一個記錄員,負責記錄推薦的設想。
在腦力激蕩回憶中大家的創造力可能會逐漸減弱。這個時候,主持人應該找出一個問題來引導大家回答,藉以激發創造力,比如說:我們能綜合這些設想嗎?或是說:換一個角度看怎麼樣?最好在開會前就準備好一些諸如此類的引導問題。
主持人要負責領導著腦力激蕩會議並確保遵循基本規則。一般會議分以下幾步驟:
1)熱身階段,向缺少經驗的與會者展示一下這種沒有批評的氛圍。舉出一個簡單的論題用腦力激蕩法來討論,比如現在CEO 要是退休了會怎樣?或是微軟的WINDOWS 里哪些內容能加以改善?
2)主持人宣布論題,如需要再做出進一步解釋。
3)主持人向腦力激蕩專家小組徵求意見。
4)如果沒有當即提出的設想,主持人提出引導問題來激發大家的創造力。
5)所有與會者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由記錄員做記錄。
6)為表述清楚,與會者往往需要對自己的設想加以詳細闡述。
7)時間到,主持人依照會議宗旨將所有設想進行整理並鼓勵大家討論。
8)把所有設想歸類。
9)回顧整個列表,以保證每個人都理解這些設想。
10)去除重複的設想和顯然難以實現的設想。
主持人對所有與會者表示感謝並依次給予讚賞。
會議過程中應注意:
1)鼓勵參與者把目前不能陳述的主意記錄下來遲一點再提出。
2)記錄員應該給每個主意編號,以便主持人能使用這些號碼鼓勵參與者提出更多的建議來達到目標,例如主持人說:現在我們已經有44條,讓我們達到50條吧!
3)記錄員應該口頭重複她或他逐字記錄的主意,以確保所記內容與提出者想要陳述的意思相吻合。
4)當同時有很多主意被提出時,與主題最相關的具有優先權。這是為了鼓勵參與者能對前一個主意做更詳盡的描述。
在腦力激蕩會議中,經理和高層不鼓勵參與會議,這是因為這樣做可能會約束和降低“四項基本規則”的效果,特別是奇思妙想的產生。
腦力激蕩時間一般不要超過90分鐘,結束時對每一位參與者表示感謝。
腦力激蕩中有四項基本規則。用於減輕成員中的群體抑制力;從而激發設想;並且增強眾人的總體創造力。
1)追求數量:此規則是一種產生多種分歧的方法,旨在遵循量變產生質變的原則來處理論題。假設提出的設想數量越多,越有機會出現高明有效的方法。
2)禁止批評:在腦力激蕩活動中,針對新設想的批評應當暫時擱置一邊。相反,參與者要集中努力提出設想、擴展設想,把批評留到後面的批評階段里進行。若壓下評論,與會人員將會無拘無束的提出不同尋常的設想。
3)提倡獨特的想法:要想有多而精的設想,應當提倡與眾不同。這些設想往往出自新觀點中或是被忽略的假設里。這種新式的思考方式將會帶來更好的主意。
4)綜合併改善設想:多個好想法常常能融合成一個更棒的設想,就像 "1+1=3" 這句格言說得一樣。事實證明綜合的過程可以激發有建設性的設想。
自主管理活動圈圈長或圈員用腦力激蕩法解決問題時,不能使用下列“絕句”,如使用這些詞句,會把圈員所提出的創意完全抹殺。
1)理論上可以說得通,但實際上並不如此。
2)恐怕上級主管不會接受。
3)以前試過了。
4)違反公司的基本政策或方針。
5)會被人譏笑的。
6)沒有價值吧。
7)可能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8)可能大家不會贊成。
9)我以前想過了,只是沒有多大的把握。
10)以後再想想看,或以後再研究吧。
無論是在教育還是商業情景中,頭腦風暴對小組交流而言都是一種很普遍的方式。儘管它不能為創意結果提供明顯的益處,但它確是參與者樂於接受的一種有趣的練習。因鼓勵每一個人皆有所貢獻,使腦力激蕩法打破了部門與基層的層級藩籬,因此允許每一成員對組織有相等的貢獻。腦力激蕩法鼓勵合作與協力行為,且對於發展團隊工作技術,亦有相當之助益。腦力激蕩法與彙整人們的想法有關,需要經由腦力激蕩搜集資料,並根據事實基礎來制訂決策。新的腦力激蕩種類試圖克服生產力阻礙現象等障礙,並已被證明比原始的技巧更加高級。這些新方法的效果如何以及它們是否應歸類於腦力激蕩仍需進一步研究。
1)名義群體法
名義群體法是腦力風暴的一種形式,它旨在鼓勵所有參與者在整個過程中擁有均等的話語權。它也被用來鼓勵生成一系列的主意。
參與者被要求匿名寫下他們的主意,主持人收集這些主意並進行小組表決。表決形式可以簡單到只需要舉手表示支持即可。這個過程稱為提煉。
提煉過後,小組或分組成員可能會重新對位於前列的主意進行進一步的腦力風暴。比如,一個小組可以繼續討論這種產品的顏色,另外一個小組則可能討論該產品的尺寸,以此類推。每個分小組對列表上的主題討論后最後整個小組再匯總。一旦小組需要重新評估之前討論過的主意時,它可能就會被再次提出來。
在試圖推進這個方法之前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對主持人加以培訓。小組成員應該處於首要地位,並鼓勵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像所有團隊協作一樣,在討論重要主意之前,需要對小組成員就該方法進行幾次實際的培訓。
2)定向腦力激蕩
定向腦力激蕩是電子腦力激蕩的一種。它可以人工手動,也可以由電腦完成。當解決空間已預先設定時,定向腦力激蕩是很有效的。已知的評估標準可以用來限制思維過程。
腦力激蕩的過程是:發給每個參與者一張紙或是一個電子表格並告知問題,每人僅提出一個解決辦法,然後把所有的紙張或表格隨機分給參與者,參與者要權衡他們拿到的那個構思,並根據原始的標準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改良的構思。然後再次交換表格,參與者再次提出改進的構思,將此程序重複三或四輪
在實驗室中,定向腦力激蕩的效率近似於電子腦力激蕩的三倍。
3)獨立腦力激蕩
獨立腦力激蕩是在獨立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一般技能包括:自由寫作,自由講話,辭彙聯想,以及被稱為“蜘蛛網”的一種可以圖解想法的可視筆記法。獨立腦力激蕩在創作中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並已被證明比傳統的小組腦力激蕩更高級。
4)問題腦力激蕩
問題的頭腦激蕩也被稱作問題激蕩,這個程序是對問題的集思廣益,而非試圖找出直接的答案或短期的辦法。這一技巧刺激了創造力的產生並促進了個人的參與,因為沒有人需要給出答案。這些問題的答案為創立以後的行動計劃建立了框架。問題設定之後,則需劃分優先順序,這樣才能以有序的方式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另一個頭腦激蕩的關鍵是為難題找到一個最佳的評估辦法。
一些政府組織得出結論:腦力激蕩冒犯了有癲癇病的人,因此他們建議改用“思想風暴”一詞。然而,全國癲癇協會對有癲癇病的人做了調查,其中93%的人認為這個詞並無攻擊色彩。有人評論到:這個術語無需作任何更改,因為那樣會使人們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想法,認為癲癇病人很容易被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