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0條詞條名為平山村的結果 展開
- 貴州省赫章縣平山鄉下轄村
-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海門工業園區轄村
-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大平山鎮下轄村
- 廣西博白雙鳳鎮下轄村
- 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羅文皂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大姚縣金碧鎮平山村
-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平山村
- 江蘇省鎮江市官塘橋街道平山村
- 浙江省臨安區錦城街道平山村
- 雲南省楚雄楚雄市鹿城鎮平山村
-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龍海鎮下轄村
- 廣東省雲浮市郁南縣連灘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己衣鄉平山村
-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龍圩區廣平鎮平山村
- 雲南省紅河石屏縣牛街鎮平山村
- 廣東省廉江市石頸鎮下轄村
- 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平山鄉平山村
- 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平山村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萬市鎮平山村
- 雲南省玉溪澄江縣陽宗鎮腳平山村
- 玉林市西埌鎮平山村
- 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倘塘鎮平山村
- 江蘇省揚州市平山鄉平山村
- 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龍川鎮平山村
-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平山村
-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平山村
-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西埌鎮下轄村
- 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平山村
- 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唐山鎮下轄村
平山村
雲南省楚雄大姚縣金碧鎮平山村
平山村位於雲南省楚雄大姚縣金碧鎮,屬於半山區。距離鎮1.50公里,國土面積20.94平方公里,海拔1880.00米,年平均氣溫15.70℃,年降水量350.00毫米,適宜種植烤煙、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2483.00畝,其中人均耕地0.96畝;有林地25696.00畝。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09戶,有鄉村人口2617人,其中農業人口2643人,勞動力194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89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86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65.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83.00畝(其中:田879.00畝,地1604.00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烤煙、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2569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5.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6畝,主要種植梨、核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3949.70畝。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609戶通自來水,有100戶飲用井水,有709戶通電,有9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9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7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79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79.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7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869.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03.00萬元,畜牧業收入1817.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054頭,肉牛702頭,肉羊362頭);林業收入59.5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825.90萬元,工資性收入459.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6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9.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01人,在省內務工364人,到省外務工37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煙、水稻、,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7.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烤煙、水稻、產業。
該村現有農戶709戶,共鄉村人口2617人,其中男性1328人,女性1300人。其中農業人口2643人,勞動力1942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8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5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5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平山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50公里,距離中學1.5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62人,中學生143人。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8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14個,黨員總數107人,黨員中男黨員94人,女黨員13人。團員134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部分村莊道路還未硬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快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大力發展烤煙生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實施整村推進,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