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辦獎項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傑青基金),是中國為促進青年科學和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而特別設立的科學基金。

“十五”計劃期間,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每年資助優秀青年學者160名左右,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80 ~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該基金資助全職在中國內地工作的優秀華人青年學者從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工作。本基金所指的中國內地,系指中國除港、澳、台地區之外的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每年受理一次。

歷史沿革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4年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10周年。在科研工作者心目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仍然享有很高的聲譽。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基金的金額上,之所以保持這麼強的生命力,還因為這項基金有著非常嚴格的評審制度,能夠獲得這項基金資助,就意味著申請者的學術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認。
作為這項基金的歷史“見證人”,日前,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教授向記者詳細敘述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時的具體情況。

設立提議

陳章良回憶:“1994年春節前夕,我接到通知,要我到中南海參加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同志主持召開的科技界部分專家討論修改政府工作報告的座談會。會上被邀請發言的還有楊樂等5位中青年科學家,每人發言10分鐘。也可能因為我最年輕,因此只給了我5分鐘。”
90年代初,我國科研隊伍狀況令人擔憂,人才老化、後繼乏人問題相當嚴重。那時,科研一線的學科帶頭人的年齡基本上都在50歲以上。據統計,1992年,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平均年齡為53歲,全國高校的教授中56歲以上的佔80%。科技人才面臨“青黃不接”的形勢,令科技界很多專家憂心忡忡。
陳章良回憶說:“當時不僅人才老化問題嚴重,而且人才引進也很困難。不少學有所成的海外留學人員也考慮返回祖國工作,但是,他們最為擔心的是國內的科研經費不能得到保障。”
那天,在中南海的發言中,陳章良是這樣說的:“我們應該借鑒美國的一些做法,例如,美國用總統基金資助傑出青年科學家,並邀請他們到白宮做客。我們是否每年也能從總理基金中拿出5000萬元人民幣,資助100位海外留學的青年學者回國效力?可以的話,10年之後,就有1000位年輕的科學家得到資助,諾貝爾獎得主就有可能從他們中產生。”
年輕人的這番話把大家逗樂了。因為當時國家基金面上項目每年資助的經費只有2萬~3萬元,大家認為陳章良的建議有點不切合實際。
李鵬也笑了,他說:“我的總理基金並沒有多少錢,大家卻都盯上了。”

總理回應

很快就是元宵節,陳章良應邀參加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的元宵節招待會,李鵬一見陳章良就對他說:“我認為你提的建議可行,儘快寫一個報告交給科委(科技部),不要太長,有兩頁紙就可以。”
經多方共同努力,大約是1994年3月初,李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呈遞的報告上作出批示,批准劃撥專款,設立這項支持青年科學家的基金,定名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管理,宗旨是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當年,49位青年學者獲得了該基金的資助。陳章良也應邀擔任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第一屆評委。
陳章良說,在評審過程中,專家們重在考察申請者以往的工作業績、科學素養以及學風和學術道德,是否具有創新研究能力,並實施異議期制度,整個評審過程充分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使該項基金始終保持著良好聲譽。

基金投入

2004年以來,國家累計投入11.7億元人民幣,共受理中青年學者申請5489人次,有1174名申請者獲得資助,占申請總人數的21.39%。獲資助者中,1116人具有博士學位。實踐證明,這項基金已經成為行之有效的促進我國高層次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途徑之一,湧現出白春禮、陳竺、李靜海、李家洋、王志新劉德培、田剛、盧柯等一批又一批的傑出青年科學家,其中31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已成為我國科技界的棟樑之才。

評選規則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申請當年1月1日未滿45周歲;
(3)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
(4)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
(5)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或者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6)與境外單位沒有正式聘用關係;
(7)保證資助期內每年在依託單位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9個月以上。
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華人青年學者,符合上述2至7條件的,可以申請。正在博士后工作站內從事研究、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人員不得申請;獲得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不得再次申請。

注意事項

(1)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考察申請人本人的學術水平及創新潛力,撰寫申請書時不填寫“主要參加者”;
(2)申請書摘要部分填寫申請人的“主要學術成績”;
(3)申請書項目名稱欄目填寫“研究領域”,而不是具體的研究課題名稱;
(4)申請書中關於論文被收錄與引用情況僅需提供統計表。

歷屆名單


公布通則

根據《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將XXXX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公布起)15日內(8月8日至8月22日)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提出書面異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3年

2013年7月26日公布申請人
序號 申請人 性別 學位 專業技術職務 研究領域 依託單位所在國別(地區)
1 王曉鋒 男 博士 副教授 超新星及其前身星 清華大學
2 司宗國 男 博士 教 授 Top夸克、QCD和標準模型之外的新物理 山東大學
3 劉應華 男 博士 教 授 極端環境下重要工程結構完整性研究 清華大學
4 張希承 男 博士 教 授 隨機流與隨機偏微分方程 武漢大學
5 張高飛 男 博士 教 授 復動力系統 南京大學
6 李傳鋒 男 博士 教 授 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7 李志輝 男 博士 研究員 跨流域空氣動力學研究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8 李 若 男 博士 教 授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 北京大學
9 陳 斌 男 博士 教 授 弦理論 北京大學
10 羅洪剛 男 博士 教 授 凝聚態理論與數值方法 蘭州大學
11 施均仁 男 博士 教 授 量子輸運及材料物性的理論研究 北京大學
12 梁 軍 男 博士 教 授 先進複合材料力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13 翟 薈 男 博士 研究員 冷原子物理 清華大學
14 田 野 男 博士 研究員 數論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15 李 成 男 博士 研究員 星系形成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16 范輝軍 男 博士 教 授 辛幾何與數學物理 北京大學
17 嚴 軍 男 博士 教 授 哈密爾頓動力系統 復旦大學
18 何 珂 男 博士 副研究員 表面、界面和低維繫統的電子結構及電學性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9 張志濤 男 博士 研究員 非線性泛函分析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20 鄭海榮 男 博士 研究員 生物醫學超聲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21 塗良成 男 博士 教 授 精密扭秤實驗技術及其應用 華中科技大學
22 錢聲幫 男 博士 研究員 密近雙星及其伴星天體的觀測與研究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23 高 喆 男 博士 教 授 磁約束等離子體中波與不穩定性若干問題研究清華大學
24 王青雲 男 博士 教 授 神經元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與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5 王 成 男 博士 教 授 爆炸力學 北京理工大學
26 黃彥平 男 博士 研究員 先進核動力系統熱工水力關鍵科學問題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27 焦 寧 男 博士 教 授 C-H/C-C鍵氧氣氧化反應及氮化反應研究北京大學
28 陶 軍 男 博士 教 授 分子磁性調控 廈門大學
29 田 陽 女 博士 教 授 氧化應激過程的分析化學研究 同濟大學
30 李俊華 男 博士 研究員 大氣污染控制化學 清華大學
31 徐 寧 男 博士 教 授 高分子非晶液-固轉變及非晶固體本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2 楊朝勇 男 博士 教 授 生物分析化學 廈門大學
33 張曉兵 男 博士 教 授 生化分析及生物感測 湖南大學
34 陳學元 男 博士 研究員 無機發光材料電子結構與光學性能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35 傅 堯 男 博士 教 授 物理有機化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6 李 峰 男 博士 教 授 層狀結構催化材料 北京化工大學
37彭 卿 男 博士 副教授 無機納米合成化學 清華大學
38 高 超 男 博士 教 授 石墨烯化學及宏觀組裝 浙江大學
39 劉亞軍 男 博士 教 授 生物發光的理論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
40 曲良體 男 博士 教 授 低維共軛碳納米結構及其功能化 北京理工大學
41 王 丹 男 博士 研究員 無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42 楊啟華 女 博士 研究員 多相手性催化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43 趙宗保 男 博士 研究員 高還原度化合物生物製造的基礎研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44 王江雲 男 博士 研究員 化學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5 朱為宏 男 博士 教 授 精細有機化工 華東理工大學
46 李 振 男 博士 教 授 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化學 武漢大學
47 吳 彪 男 博士 教 授 無機化學 西北大學
48 謝建華 男 博士 研究員 不對稱催化合成研究 南開大學
49 侯劍輝 男 博士 研究員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50 馬新賓 男 博士 教 授 一碳化工 天津大學
51 陳景文 男 博士 教 授 有機污染物計算毒理學 大連理工大學
52 祝凌燕 女 博士 教 授 環境污染化學 南開大學
53 陳耀峰 男 博士 研究員 稀土金屬有機配合物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54 何聖貴 男 博士 研究員 團簇科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55 徐明華 男 博士 研究員 不對稱合成與手性藥物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56 張春陽 男 博士 研究員 生化分析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57 朱慶山 男 博士 研究員 低品位複雜鐵礦高效利用基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58 傅 纓 女 博士 教 授 植物細胞生物學 中國農業大學
59 魯林榮 男 博士 教 授 分子免疫學 浙江大學 中國
60 杜久林 男 博士 研究員 系統神經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61 高紹榮 男 博士 教 授 體細胞重編程 同濟大學
62 郝玉金 男 博士 教 授 果樹學 山東農業大學
63 劉佳佳 女 博士 研究員 細胞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美國
64 王曉晨 女 博士 研究員 細胞生物學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65 胡 煒 男 博士 研究員 魚類基因工程育種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66 劉默芳 女 博士 研究員 小分子非編碼RNA功能機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67 李英賢 女 博士 研究員 航天失重生理學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
68 師詠勇 男 博士 研究員 人類複雜性狀的遺傳學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
69 江正強 男 博士 教 授 食品酶學 中國農業大學
70 魏太雲 男 博士 研究員 植物病毒與介體昆蟲的互作關係 福建農林大學
71 楊 光 男 博士 教 授 鯨類進化歷史與適應機制 南京師範大學
72 郭大立 男 博士 研究員 樹木根系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73 施 鵬 男 博士 研究員 哺乳動物適應性進化的遺傳學機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74 黃 俊 男 博士 教 授 細胞分子生物學 浙江大學
75 姜 東 男 博士 教 授 作物栽培學 南京農業大學
76 張正光 男 博士 教 授 植物病理學 南京農業大學
77 龔繼明 男 博士 研究員 離子長途轉運及再分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8 孫書存 男 博士 教 授 動植物關係及其生態功能 南京大學
79 葉克窮 男 博士 研究員 核酸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80 林榮呈 男 博士 研究員 植物光信號調控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81 王瑞武 男 博士 研究員 進化生態學與進化博弈論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82 聶廣軍 男 博士 研究員 生物材料(抗腫瘤納米藥物)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83 黃 勛 男 博士 研究員 發育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84 張 兵 男 博士 研究員 高光譜遙感智能觀測機理與信息處理模型研究中國科學院
85 張運林 男 博士 研究員 湖泊光學與水色遙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86劉鴻雁 男 博士 教 授 植物地理學 北京大學
87 王 焰 女 博士 研究員 礦床學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88 楊 保 男 博士 研究員 古氣候學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89 陽 坤 男 博士 研究員 青藏高原地表-大氣能水循環過程及其區域影響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90 范 可 女 博士 研究員 氣候變異及氣候預測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91 吳龍華 男 博士 研究員 土壤重金屬污染與植物修復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92 李三忠 男 博士 教 授 構造地質學 中國海洋大學
93 黃 方 男 博士 教 授 高溫高壓下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94 曾志剛 男 博士 研究員 海底熱液活動研究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95 王格慧 男 博士 研究員 氣溶膠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96 雷久侯 男 博士 教 授 空間物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97 韋剛健 男 博士 研究員 同位素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98 王彥飛 男 博士 研究員 計算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99 王震宇 男 博士 教 授 污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研究 中國海洋大學
100 李建威 男 博士 教 授 礦床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01 韓貴琳 女 博士 教 授 環境地質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
102 鄭君瑜 男 博士 教 授 大氣污染源與模型的定量不確定性分析華南理工大學
103 童小華 男 博士 教 授 空間數據可信度基礎理論 同濟大學
104 施 闖 男 博士 教 授 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及其應用 武漢大學
105 韓志武 男 博士 教 授 機械仿生學 吉林大學
106 夏星輝 女 博士 教 授 多泥沙河流的水環境過程和效應 北京師範大學
107 宇 波 男 博士 教 授 傳熱傳質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08 周福寶 男 博士 教 授 礦井瓦斯抽采與安全 中國礦業大學
109 王立忠 男 博士 教 授 岩土力學與岩土工程 浙江大學
110 范 峰 男 博士 教 授 大跨空間結構抗震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
111 鍾文琪 男 博士 研究員 氣固兩相流 東南大學
112 楊 柳 女 博士 教 授 建築熱環境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113 金 衍 男 博士 教 授 石油工程岩石力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14 周小平 男 博士 教 授 岩土體本構關係與數值模擬 重慶大學
115 胡少偉 男 博士 教 授 水工混凝土結構工程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
116 軒福貞 男 博士 教 授 機械結構完整性 華東理工大學
117 曾 嶸 男 博士 教 授 輸變電系統長空氣間隙放電機理及雷擊防護清華大學
118 劉永長 男 博士 教 授 高性能金屬材料相變行為、強化機理與組織控制天津大學
119 朱 恂 女 博士 教 授 微流器件內多相反應流傳熱傳質 重慶大學
120 席北斗 男 博士 研究員 城鎮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121 康重慶 男 博士 教 授 電力系統不確定性分析 清華大學
122吳廣寧 男 博士 教 授 高速鐵路電氣絕緣技術 西南交通大學
123 朱利民 男 博士 教 授 數字化製造與數控加工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
124 趙玉龍 男 博士 教 授 微/納機械感測與控制 西安交通大學
125 賈申利男 博士 教 授 開關電器電弧特性研究 西安交通大學
126 肖建庄 男 博士 教 授 結構工程 同濟大學
127 鄭 萍 女 博士 教 授 新型特種電機的理論及工程應用技術哈爾濱工業大學
128 楊春暉 女 博士 教 授 光電功能晶體生長與應用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
129 高彥峰 男 博士 教 授 VO2智能節能材料研究 上海大學
130 徐福建 男 博士 教 授 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學
131 孫濤壘 男 博士 教 授 手性高分子生物材料 武漢理工大學
132 曹安源 男 博士 教 授 功能碳納米材料與應用 北京大學
133 李良彬 男 博士 研究員 同步輻射原位研究高分子加工過程中的物理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34 姜 勇 男 博士 教 授 金屬磁性材料 北京科技大學
135 呂廣宏 男 博士 教 授 面向聚變堆應用的高性能金屬材料模擬與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36 徐衛林 男 博士 教 授 天然蛋白質纖維與再生 武漢紡織大學
137 杜世萱 女 博士 研究員 低維功能納米材料結構與物性調控的研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38任文才 男 博士 研究員 二維碳基材料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139 汪的華 男 博士 教 授 高溫熔鹽中金屬材料的製備及服役行為 武漢大學
140 李 泓 男 博士 研究員 電池材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41 謝志元 男 博士 研究員 有機高分子光電器件物理與界面工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142 劉文廣 男 博士 教 授 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天津大學
143 李厚強 男 博士 教 授 多媒體編碼與檢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44 季向陽 男 博士 副教授 視頻編碼 清華大學
145 李樹濤 男 博士 教 授 圖像信息獲取與處理 湖南大學 中國
146 陳小武 男 博士 教 授 虛擬現實與可視計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47 楊中民 男 博士 教 授 有源多組分玻璃光纖與器件 華南理工大學
148 閆連山 男 博士 教 授 信息光子與通信 西南交通大學
149 陶小峰 男 博士 教 授 無線組網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北京郵電大學
150 王欣然 男 博士 教 授 低維半導體物理與器件 南京大學
151 江 濤 男 博士 教 授 複雜無線環境下大規模MIMO通信理論與方法研究華中科技大學
152 宋愛國 男 博士 教 授 力觸覺臨場感遙操作機器人基礎研究 東南大學
153 程建功 男 博士 研究員 新型敏感材料特性與感測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154 唐小虎 男 博士 教 授 分散式存儲、再生碼 西南交通大學
155 張穎偉 女 博士 教 授 數據驅動的過程式控制制 東北大學
156 陳勝勇 男 博士 教 授 機器視覺與圖像理解 浙江工業大學
157 孫希明 男 博士 教 授 切換時滯系統的理論與應用 大連理工大學
158 徐 科 男 博士 研究員 大尺寸、高質量氮化鎵單晶襯底材料的生長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研究所
159 裴 麗 女 博士 教 授 新型光電子器件 北京交通大學
160 王建民 男 博士 教 授 大規模過程數據管理與挖掘 清華大學
161 王新兵 男 博士 教 授無線網路資源分配與性能評價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
162 陳恩紅 男 博士 教 授 情境數據挖掘及應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63 劉允剛 男 博士 教 授 非線性系統與自適應/時變控制 山東大學
164 方勇純 男 博士 教 授 智能與自主機器人 南開大學
165 張廣宇 男 博士 研究員 新型納米信息器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66 余建軍 男 博士 教 授 超寬頻光纖傳輸系統與網路 復旦大學
167 鄭慶東 男 博士 研究員 有機光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168 趙季中 男 博士 教 授 物聯網多維信息智能感知與計算關鍵技術研究西安交通大學
169 陳煜波 男 博士 教 授 全球互聯時代的市場營銷與商業創新 清華大學
170 湯 珂 男 博士 副教授 金融學 中國人民大學
171 劉 俏 男 博士 教 授 公司金融 北京大學 中國香港
172 耿 涌 男 博士 研究員 資源環境管理及政策分析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73 蔣 煒 男 博士 教 授 質量控制與管理 上海交通大學 美國
174 黃 敏 女 博士 教 授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東北大學
175 彭 怡 女 博士 教 授 數據挖掘與多目標決策 電子科技大學
176 李 雋 男 博士 教 授 腫瘤學(腫瘤NF-κB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 中山大學
177 招明高 男 博士 教 授 神經藥理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178 陳策實 男 博士 研究員 腫瘤生物學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
179 李慧艷 女 博士 研究員 腫瘤免疫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180 劉 爭 男 博士 教 授 鼻部炎症性疾病 華中科技大學
181 黃璐琦 男 博士 研究員 中藥資源 中國中醫科學院
182 龍亞秋 女 博士 研究員 藥物化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183 張 烜 男 博士 教 授 風濕病和臨床免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184 陳萬生 男 博士 教 授 中藥藥效物質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185 楊勝勇 男 博士 教 授 藥物設計方法與抗腫瘤靶向藥物研究 四川大學
186 朱心紅 男 博士 教 授 抑鬱症發生機制與防治研究 南方醫科大學
187 張愛華 男 博士 教 授 慢性腎臟病 南京醫科大學
188 席建忠 男 博士 教 授 生物晶元 北京大學
189 賈衛華 女 博士 教 授 流行病學 中山大學
190 曹 豐 女 博士 教 授 心肌再生的機制及干預的在體分子影像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191 區景松 男 博士 教 授 循環系統(心胸外科) 中山大學
192 吉訓明男 博士 教 授 缺血性卒中診治研究 首都醫科大學
193 趙維蒞 女 博士 主任醫師淋巴細胞疾病 上海交通大學
194 屈衛東 男 博士 教 授 飲用水與健康 復旦大學
195 馬 雄 男 博士 主任醫師 非病毒性肝病免疫學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
196 郭非凡 女 博士 研究員 內分泌系統/代謝和營養支持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97 王雪梅 女 博士 教 授 納米醫學 東南大學
198 季紅斌 男 博士 研究員 呼吸系統腫瘤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99 鄧紅雨 女 博士 研究員 腫瘤病毒學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0 郝海平 男 博士 教 授 中藥體內過程與機理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科技網)

2014年

2014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2014-08-04)
序號申請人性別學位研究領域依託單位
1丁航博士多相流與液滴動力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王家軍博士低維拓撲北京大學
3亢戰博士不確定性結構分析與優化大連理工大學
4白承銘博士代數學及其在數學物理中的應用南開大學
5劉彬博士先進材料的多尺度多場力學清華大學
6許晨陽博士代數幾何北京大學
7楊文力博士量子可積系統的研究西北大學
8張遠波博士凝聚態物理復旦大學
9陳京博士強場原子分子物理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10魯巍博士激光等離子體加速器清華大學
11魏宇傑博士材料強度與韌性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12劉建勝博士強場激光物質相互作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13劉繼峰博士緻密天體的多波段觀測研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14吳健博士分子超快精密測控華東師範大學
15陳宇翱博士量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6明平兵博士固體多尺度建模與計算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17鄭陽恆博士實驗粒子物理中國科學院大學
18趙強博士中高能核物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9高亮博士宇宙結構形成數值模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20章志飛博士偏微分方程北京大學
21陳春英博士核技術及其應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22胡錫俊博士哈密頓系統山東大學
23張田忠博士納米力學上海大學
24彭新華博士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5陳澍博士低維冷原子系統中的若干前沿問題研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6高學雲博士基於納米技術的活細胞原位分析方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7紀紅兵博士仿生催化反應與工程中山大學
28孫聆東博士無機材料化學北京大學
29張禮知博士污染控制化學華中師範大學
30許華平博士含硒高分子自組裝清華大學
31陳興博士化學生物學北京大學
32裘曉輝博士納米測量與表徵技術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33王心晨博士光催化福州大學
34張健博士功能配合物化學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35張新剛博士有機氟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36劉植昌博士石油化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37王樹濤博士生物界面化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38葉松博士有機小分子催化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39張俊良博士烯炔與小環化學:多樣性合成與選擇性控制華東師範大學
40鄧春暉博士微納米材料蛋白質分離分析新技術新方法復旦大學
41鄧兆祥博士DNA納米分析化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2劉震博士色譜分析與分離材料南京大學
43蘇紅梅博士自由基、激發態的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44王為博士多孔催化蘭州大學
45朱進博士生物大分子相關識別體系的構築和應用南京大學
46陳寶梁博士環境界面化學與土壤污染控制浙江大學
47何彥博士生化分析及生物感測湖南大學
48李春博士抗逆高效生物轉化系統的構建與應用北京理工大學
49潘秀蓮博士碳催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50王強斌博士無機半導體納米晶合成與生物應用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51楊俊博士生物大分子固體磁共振波譜分析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52朱麟勇博士光化學手段構建生物醫藥材料華東理工大學
53陳威博士有機污染物環境界面化學南開大學
54劉思金博士環境污染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55嚴鋒博士離子聚合物功能材料化學蘇州大學
56張香平博士面向綠色化工的分子熱力學及系統集成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57朱冰博士表觀遺傳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8馮耀宇博士獸醫寄生蟲學華東理工大學
59劉峰博士發育生物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60朱平博士冷凍電子顯微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1陳發棣博士觀賞園藝學南京農業大學
62楊青博士農藥毒理學大連理工大學
63劉江博士發育生物學與生殖生物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64宋任濤博士玉米分子遺傳學上海大學
65徐彥輝博士表觀遺傳調控關鍵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復旦大學
66曾慶銀博士林木比較功能基因組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67張美佳博士畜禽繁殖學/卵母細胞減數分裂中國農業大學
68楊振綱博士神經幹細胞和神經發育復旦大學
69申衛軍博士土壤生態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70段留生博士作物生長發育化學調控與抗逆栽培中國農業大學
71劉兵博士造血調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72林雙君博士微生物生理與生物化學上海交通大學
73許琛琦博士細胞跨膜信號轉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4王延軼博士細胞抗病毒反應的分子機制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75王宏斌博士植物逆境感知與葉綠體應答中山大學
76徐健博士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77苗龍博士細胞運動與細胞骨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8李雲海博士植物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79吳敬博士食品酶製備及應用的基礎研究江南大學
80張愛兵博士鱗翅目昆蟲多樣性及群落建成機制研究首都師範大學
81吳昌銀博士水稻生殖發育生物學華中農業大學
82賀懷宇博士氬-氬年代學與稀有氣體地球化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83譚文峰博士土壤膠體與界面化學華中農業大學
84張志飛博士寒武紀大爆發與腕足動物西北大學
85顏曉元博士氮素循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86效存德博士極地冰凍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87安太成博士環境地球化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88景傳勇博士環境地球化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89王雪梅博士陸氣交換關鍵過程對大氣環境影響的數值模擬中山大學
90孟智勇博士強對流災害性天氣的機理和可預報性北京大學
91劉學軍博士土壤氮循環中國農業大學
92賀燦飛博士經濟地理北京大學
93劉勇勤博士青藏高原冰川-湖泊微生物及其與氣候環境關係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94湯秋鴻博士陸地水循環變化與全球變化的關係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95章軍鋒博士構造物理與流變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96鍾宏博士礦床學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97王贇博士地震各向異性理論與多分量地震技術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98曾令森博士地殼深熔作用與造山帶深部過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99肖化雲博士同位素地球化學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100黃剛博士熱帶海氣相互作用及東亞季風系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01王大志博士海洋環境蛋白質組學廈門大學
102陸現彩博士礦物學南京大學
103曹宏斌博士冶金環境工程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104陳銀廣博士城市污水生物處理與污泥資源化利用同濟大學
105曾祥君博士主動配電系統故障自愈控制理論與技術長沙理工大學
106張立志博士膜式熱質傳遞過程華南理工大學
107熊繼軍博士特殊環境下的測試技術及儀器中北大學
108鄭金海博士河口治理與海岸保護河海大學
109陳求穩博士生態水力學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110呂興才博士內燃機燃燒與排放上海交通大學
111戴彩麗博士提高採收率與油田化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12白博峰博士多相流動與傳熱西安交通大學
113蘇彥慶博士高活性合金熔煉與鑄造哈爾濱工業大學
114田煜博士機械摩擦學與表面技術清華大學
115王怡博士工業建築環境與節能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116王強博士冶金過程的外場控制與應用基礎東北大學
117王平博士高速鐵路軌道結構服役安全關鍵科學問題研究西南交通大學
118居冰峰博士微/納製造過程檢測與控制浙江大學
119劉辛軍博士機構學與機器人清華大學
120劉戰強博士切削、磨削加工工藝與裝備山東大學
121鍾茂華博士地鐵安全科學與工程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122陳靖博士核用濕法冶金清華大學
123張強博士流域水循環與水資源演變中山大學
124李劍博士工程電介質特性與測量重慶大學
125周建庭博士橋樑監測與加固重慶交通大學
126潘世烈博士光電功能晶體材料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127黨智敏博士無機/有機介電功能複合材料設計與實現北京科技大學
128宋曉艷博士金屬納米材料的穩定性北京工業大學
129郭洪波博士高溫防護塗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30智林傑博士富碳高分子材料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131暴寧鍾博士無機能量轉換功能材料南京工業大學
132封偉博士功能有機/碳複合材料天津大學
133吳宇平博士電化學儲能複合材料復旦大學
134麥立強博士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武漢理工大學
135張皓博士納米晶/聚合物複合組裝材料的構築吉林大學
136譚鴻博士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四川大學
137范同祥博士先進結構陶瓷上海交通大學
138陳義旺博士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南昌大學
139張軍博士纖維素材料的加工與功能化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140葉寧博士無機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141忻向軍博士融合光接入網北京郵電大學
142趙千川博士網路化動態系統性能優化與安全控制清華大學
143單崇新博士II族氧化物寬禁帶半導體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144謝慶國博士數字PET成像華中科技大學
145李永慶博士半導體低維結構中的自旋物理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46魏勛斌博士腫瘤的生物醫學光學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147仇旻博士微納光子學浙江大學
148胡俊博士複雜目標電磁特性建模與分析電子科技大學
149吳楓博士數據、圖像和視頻高效編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0王義平博士光纖感測技術深圳大學
151魯仁全博士網路量化系統的控制理論及應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152萬青博士氧化物半導體及其新概念器件應用南京大學
153劉輝博士光學與光電子材料南京大學
154陳景東博士3D語音增強及降噪研究西北工業大學
155陶建華博士多通道融合的言語分析與生成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156張強博士生物計算理論及其應用大連大學
157唐政博士半導體缺陷物理華東師範大學
158熊紅凱博士多媒體通信上海交通大學
159黃華博士圖像/視頻的結構表達與應用北京理工大學
160程學旗博士Web信息檢索與數據挖掘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161仲盛博士分佈網路環境中的可信多方計算南京大學
162黃鐵軍博士圖像視頻分析、壓縮與識別北京大學
163趙勇博士新型光電測量與感測器技術東北大學
164段海濱博士基於群體智能的無人機自主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65曹先彬博士民航交通運行監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66李翔博士複雜網路集群行為分析與控制復旦大學
167陳山枝博士移動性管理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研究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168劉軍博士組織行為中國人民大學
169施俊琦博士領導力與團隊績效研究中山大學
170馮帥章博士勞動力市場與收入分配上海財經大學
171陳玉宇博士行為經濟學北京大學
172肖條軍博士供應鏈渠道管理博弈行為分析南京大學
173鄧世名博士基於數據學習的生產運作管理理論與方法華中科技大學
174李建平博士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175曹彬博士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新發呼吸道傳染病首都醫科大學
176荊志成博士肺循環及肺血管疾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177張澄博士動脈粥樣硬化山東大學
178李紅良博士天然免疫調控網路與心腦血管疾病武漢大學
179陳旻博士自身免疫性腎臟病發病機制的研究北京大學
180王前飛博士急性白血病的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181徐文東博士周圍神經損傷修復與中樞可塑性復旦大學
182張研博士神經生物學北京大學
183王立平博士恐懼情緒神經環路功能解析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184祁海博士細胞免疫學清華大學
185馬春紅博士HBV感染、免疫與肝病山東大學
186楊勇博士皮膚離子通道病北京大學
187孫曉東博士眼科學-視網膜脫離后視覺功能損傷分子機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188鄧旭亮博士口腔生物材料北京大學
189劉善榮博士非編碼RNA與腫瘤轉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190麥海強博士腫瘤學(頭頸部腫瘤)中山大學
191鄭元義博士超聲分子影像與治療重慶醫科大學
192於春水博士磁共振腦功能成像天津醫科大學
193張宏博士核醫學分子影像浙江大學
194項鵬博士幹細胞移植與組織再生中山大學
195藍柯博士KSHV潛伏感染與致瘤機制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96周光飈博士中藥抗腫瘤藥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197蔣晨博士靶向藥物遞釋系統復旦大學
198丁克博士藥物化學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199鞠建華博士天然藥物化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0謝欣博士受體藥理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5年
2015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序號申請人性別學位研究領域依託單位
1王漢生博士高維複雜數據的理論與應用北京大學
2蔡陽健博士光束調控及應用蘇州大學
3古 英博士表面等離激元光學的交叉和應用北京大學
4萬賢綱博士計算凝聚態物理南京大學
5他得安博士醫學超聲檢測復旦大學
6徐莉梅博士相變與臨界現象理論研究及其在複雜液體中的應用北京大學
7陳志強博士X射線成像理論及其關鍵技術研究清華大學
8楊立軍博士非牛頓流體射流不穩定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孫文昌博士調和分析與小波分析南開大學
10吳恆安博士材料納尺度力學行為和機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1曲紹興博士新型材料的力學問題浙江大學
12武海軍博士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南京大學
13寶音賀西博士不規則引力場中的軌道理論清華大學
14方陶陶博士宇宙結構形成演化的多波段觀測廈門大學
15陸朝陽博士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6王剛鋒博士微納米力學西安交通大學
17孫斌勇博士Langlands 綱領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18孫立濤博士納米材料的表面結構調控及其動態過程的顯微學研究東南大學
19劉江來博士粒子天體物理實驗上海交通大學
20李 競博士偏微分方程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21何 源博士高功率射頻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2周善貴博士核物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23胡 峻博士代數群, 量子群, 赫克代數北京理工大學
24范一中博士理論天體物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25洪春雁博士拓撲高分子的合成及應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6黃偉新博士催化表面化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7李 昂博士有機化學:天然產物全合成的策略與方法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8曾明華博士溶液配位化學及功能配位化學廣西師範大學
29秦安軍博士基於三鍵的高分子合成化學華南理工大學
30張文科博士聚合物單分子力譜吉林大學
31王新平博士元素自由基化學南京大學
32黃岩誼博士單細胞分析北京大學
33林道輝博士納米材料污染化學浙江大學
34彭海琳博士納米材料化學與納米器件北京大學
35吳傳德博士仿生框架材料的結構設計與性質研究浙江大學
36楊清正博士超分子光化學北京師範大學
37巢 暉博士生物無機化學中山大學
38王金蘭博士低維材料理論化學東南大學
39王靖岱博士化學反應工程浙江大學
40張望清博士非均相自由基聚合南開大學
41王春江博士催化不對稱1,3-偶極環加成武漢大學
42夏 帆博士生命分析化學華中科技大學
43王宏達博士結構生物物理化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44唐金魁博士功能配合物化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45楚 霞博士生化分析與生物感測湖南大學
46張建玲博士膠體界面化學熱力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47李興偉博士芳烴選擇性官能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48蘇海佳博士生物化工與食品化工北京化工大學
49鞏金龍博士能源催化天津大學
50陳春城博士環境光催化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51葉明亮博士蛋白質組分析新方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52羅軍華博士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53鄧偉僑博士材料模擬與設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54趙 斌博士化學環境污染與健康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55呂雪峰博士藍細菌代謝工程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56馬忠華博士植物病害化學防治浙江大學
57嚴建兵博士玉米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華中農業大學
58范衡宇博士哺乳動物卵巢功能的分子調節機理浙江大學
59葉 升博士微生物生物化學浙江大學
60賀超英博士植物果實進化發育遺傳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61唐定中博士植物抗病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62歐光朔博士細胞遷移與細胞骨架清華大學
63田誌喜博士大豆功能基因組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64繆 煒博士原生動物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65杜衛國博士爬行動物胚胎生理生態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66錢志勇博士納米生物材料四川大學
67李國紅博士基因轉錄調控與表觀遺傳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8任 軍博士種豬遺傳改良江西農業大學
69艾慶輝博士水生動物營養生理中國海洋大學
70李 斌博士分子免疫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71徐書華博士群體基因組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2徐永鎮博士RNA剪接與昆蟲發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3陳劍峰博士細胞黏附與遷移機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4應 浩博士甲狀腺激素作用與代謝調控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5雷 鳴博士染色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6王佳偉博士植物小分子RNA與年齡途徑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7李澄宇博士系統神經科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78黎勝紅博士植物特殊結構中的次生代謝產物與生物功能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79蔣 毅博士人類視知覺研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80杜 岩博士物理海洋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81王喜龍博士環境地理學北京大學
82王風平博士深部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學功能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83胡修棉博士沉積學南京大學
84王開存博士地表能量平衡與氣候變化北京師範大學
85崔 峻博士火星電離層形成機制研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86姚槐應博士土壤微生物生態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87田 軍博士古海洋學同濟大學
88段晚鎖博士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可預報性的非線性誤差增長理論及其應用研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89王厚傑博士河口海岸學:現代黃河入海沉積物從源到匯的關鍵沉積動力過程中國海洋大學
90羅 義博士環境地球化學南開大學
91郭 鋒博士岩石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92史志華博士土壤水蝕機理與過程模擬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93姜衛平博士坐標時間序列非線性變化的物理機制武漢大學
94李建春博士岩體爆破振動分析和預測研究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95蘭恆星博士工程地質動力學與地質災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96楊岳衡博士同位素地球化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97裴 韜博士時空數據挖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98梁爾源博士樹輪生態學與氣候學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99魏 勇博士行星空間物理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00孫有斌博士第四紀地質學與古氣候變化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101劉 庄博士功能納米材料在新型腫瘤治療方法中的應用探索蘇州大學
102張浩力博士有機半導體材料與器件蘭州大學
103門永鋒博士高分子物理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104傅旭東博士山區河流與流域泥沙動力學清華大學
105於 榮博士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性能清華大學
106阮新波博士電力電子變換技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7李秦川博士機器人機構學浙江理工大學
108范 峰博士大跨空間結構抗震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
109肖 睿博士固體燃料熱解氣化東南大學
110張幸紅博士超高溫陶瓷基複合材料哈爾濱工業大學
111朱錦濤博士聚合物有序結構材料華中科技大學
112何正友博士電力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西南交通大學
113段 煉博士有機發光材料與器件清華大學
114吳 剛博士結構工程東南大學
115王同敏博士合金凝固行為與控制大連理工大學
116楊全紅博士碳功能材料的表界面調控和層次化構建天津大學
117李永樂博士橋樑風振與車振西南交通大學
118劉世元博士機械測試理論、方法與技術華中科技大學
119潘安練博士新型信息光子材料與器件湖南大學
120王曉東博士傳熱傳質學華北電力大學
121熊立華博士徑流形成與預報武漢大學
122韓慶華博士大跨空間結構天津大學
123孫玉文博士數字化製造與數控加工技術大連理工大學
124王天友博士內燃機氣流運動與噴霧天津大學
125李潤偉博士磁性材料與器件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126李 峰博士碳納米材料的電化學儲能研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127徐 波博士新型與高性能亞穩材料燕山大學
128李偉華博士海工腐蝕與控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29田 明博士特種及功能性彈性體材料北京化工大學
130朱萬成博士深部岩體損傷與破裂及其致災機理東北大學
131何茂剛博士流體熱物理性質西安交通大學
132強志民博士環境工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133秦高梧博士計算材料學輔助的新材料設計與製備東北大學
134劉宣勇博士生物陶瓷塗層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135宋雲濤博士研究員超導托卡馬克裝置關鍵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136鄧 軍博士礦井熱動力災害防治西安科技大學
137劉 鴻博士環境工程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138郭建春博士低滲與緻密油氣藏壓裂酸化西南石油大學
139單忠德博士數字化綠色製造理論、技術及裝備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40王 凌博士智能優化調度理論與方法清華大學
141史保森博士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42董曉臣博士半導體生物光電子南京工業大學
143曾曉洋博士高能效片上系統(SoC)復旦大學
144張志軍博士天線與電波傳播清華大學
145張 民博士自然語言的結構分析與機器翻譯蘇州大學
146張欽宇博士空天通信理論與技術哈爾濱工業大學
147謝 冰博士軟體復用北京大學
148張新鵬博士多媒體信息隱藏上海大學
149羅 均博士機器人擾動控制技術上海大學
150劉華鋒博士定量醫學成像浙江大學
151金仲和博士MEMS與皮衛星浙江大學
152劉 雷博士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的能帶工程及缺陷雜質調控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153吳立剛博士非連續控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
154屈軍樂博士生物醫學光學成像深圳大學
155陳文光博士高性能計算機的評測、性能優化與編程清華大學
156劉宏偉博士雷達信號處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57李宏亮博士圖像視頻分割與編碼電子科技大學
158薛晨陽博士微納米感測器原理與集成中北大學
159劉雪明博士光纖激光非線性理論及應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160李朝暉博士多維光信息傳輸與處理暨南大學
161裴 麗博士新型光電子器件北京交通大學
162張勇東博士網際網路環境下大規模視頻內容分析與處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163管海兵博士虛擬化方法與技術上海交通大學
164丁進良博士數據驅動的複雜工業系統運行優化控制及其應用東北大學
165王 亮博士視覺模式分析與理解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166王大軼博士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167馮志勇博士認知無線網路理論與技術研究北京郵電大學
168陳詩一博士風險管理與經濟效率分析復旦大學
169路江涌博士國際創業北京大學
170舒 嘉博士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東南大學
171霍寶鋒博士供應鏈管理浙江大學
172吳建軍博士城市交通系統管理複雜性北京交通大學
173王 燦博士碳減排影響機制與政策清華大學
174李志純博士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與交通需求管理華中科技大學
175劉俊嶺博士血小板活化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學
176徐文東博士周圍神經損傷修復與中樞可塑性復旦大學
177李建明博士結直腸癌轉移的分子病理學蘇州大學
178周家國博士心腦血管藥物藥理學中山大學
179周榮斌博士固有免疫受體與疾病機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0趙 晨博士視網膜變性疾病南京醫科大學
181張華鳳博士腫瘤生物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2易 凡博士腎臟病的發病機制山東大學
183高成江博士抗病毒天然免疫山東大學
184居勝紅博士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東南大學
185程 翔博士免疫炎症與冠心病華中科技大學
186陳心春博士感染免疫廣東醫學院
187高 飛博士配子發生及相關疾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188趙 強博士受體藥理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189鞠振宇博士老年醫學杭州師範大學
190張 浩博士心血管外科學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191胡榮貴博士腫瘤與蛋白質穩態異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92朱波峰博士法醫學西安交通大學
193夏 昆博士神經精神等重大疾病的遺傳學基礎中南大學
194楊清武博士神經病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195郝繼輝博士腫瘤學(消化系統腫瘤)天津醫科大學
196余 鷹博士前列腺素與心血管疾病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97程永現博士中藥藥效物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98舒躍龍博士流感病原生物學研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199余宏傑博士傳染病流行病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0李文輝博士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機制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