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院)是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康復於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創建於194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
該醫院設有老年病房、臨床心理病房、特診病房、中西醫結合針灸治療室、感染管理科、藥劑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院)是北京大學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學的臨床醫療、人才培訓與科學研究基地,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也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精神衛生中心。
1954年建立腦電生理學研究室。
1962年建立生物化學研究室。
1966年遷址到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為該院精神科。
1980年3月成立北京醫學院精神衛生研究所。
1982年2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我院為國內第一家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
1987年2月《中國心理衛生雜誌》正式創刊出版發行,雜誌編輯部掛靠在我院。
1989年至1999年成立北京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系,共招收六屆本科生。
1992年10月6日遷入現址,增加北京醫科大學第六醫院名稱。
1993年衛生部批准我院建立部屬的精神衛生學重點實驗室。
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1998年衛生部批准我院成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
2000年4月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併后,更名為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
2001年12月被衛生部確認為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
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院為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重點學科。
2002年6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屬精神衛生中心成立,掛靠在我院。
2002年7月成立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掛靠在我院。
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院名稱。
2006年成立法醫精神病司法鑒定中心。
2007年成立記憶障礙診療與研究中心。
2007年成立公共衛生事業部,作為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執行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 2011年獲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2014年3月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掛靠我院。
2014年6月痴獃診治轉化醫學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落戶我院。
2014年10月以排名第一的成績被正式認定為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2014年10月北京大學-Lieber轉化神經精神醫學聯合研究所落地我院。
2020年4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院完成竣工驗收。
● 老年精神病
● 兒童精神病
● 睡眠障礙
● 康復
● 進食障礙
● 物質依賴
● 兒童心理衛生中心
● 神經影像中心
● 老年病房
● 兒童病房
● 臨床心理病房
● 綜一病房
● 綜二病房
● 綜三病房
● 特診病房
● 睡眠醫學中心
● 精神疾病康復中心
● 聯絡會診科
● 門診部
●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室
● 神經內科門診
● 臨床心理測評中心
● 檢驗科
● 中西醫結合針灸治療室
● 心電圖與心率變異分析檢查室
● 腦電圖室
● 眼球軌跡運動檢查室
● 放射科
● 物理治療室
姓名 | 職稱 | 任職 | 專長 |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黃薛冰 | 副主任醫師 | 焦慮抑鬱障礙、青少年心理障礙、精神疾病 |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孫新宇 | 主任醫師 | 科主任 | 老年期精神障礙、軀體疾病伴發精神障礙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閆俊 | 主任醫師 | 科主任 | 心理治療、強迫症等神經症、青少年心理衛生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程嘉 | 主任醫師 | 科主任 |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精神疾病康復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潘成英 | 副主任醫師 | 焦慮、抑鬱、心理治療、精神疾病 |
姓名:陸林 職務與職稱: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 |
姓名:王向群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黨委書記。 |
姓名:岳偉華 職務與職稱:醫學博士、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
姓名:劉靖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黨委副書記。 |
姓名:司天梅 職務與職稱:博士、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
姓名:孫洪強 職務與職稱: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
姓名:張霞 職務與職稱:醫學博士、副研究員(管理)、中共黨員、副院長。 |
姓名:李秀華 職務與職稱:高級會計師、總會計師。 |
生物精神病學研究室
2017-08-24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
2019-01-25兒童精神病學研究室
2012-11-23臨床精神病學研究室
2012-12-24精神藥理研究室
國內第一家WHO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
醫院創建的1980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沈漁邨院士明確意識到促進學科迅速發展的手段之一就是積極向國外同行學習,親自主持我所的國際交流工作。多年來,我所藉助改革開放的春風,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大力培養人才。主動、活躍的國際交流,極大促進了我所學科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在國際舞台贏得聲譽。1980年,率先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協作關係;1982年WHO確定我所為國內第一所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合作中心;1995年協助召開第一屆國際森田療法大會;1997年我所主辦世界精神病學協會首次亞太區域會議;1999年承辦國際老年精神病學會北京地區會議由;2004年國際精神藥理學會亞太地區大會由我所當東道主;2006年承辦了第一屆世界文化精神醫學大會。
隨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的開展,結識了一批國外同道,並同他們保持了長久的友誼,這種協作關係源源不斷地為我所帶來新的知識、新的合作機會和寶貴的支持。員工既能以開放的心態看待世界精神病學的發展潮流,又能以發展的眼光理解中國精神科的發展現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真誠待人,求知若渴,這是我們國際交流的理念。
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
長期的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為國家制定精神衛生相關政策法規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作為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繼續協助國家衛計委推進全國精神衛生工作。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還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大型項目:“973”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及重大和重點項目、衛生計生委“全國重性精神心理疾病管理治療項目”日常管理工作、多項“973”子課題、衛生行業科研專項等多個重大科研項目。有關物質依賴與成癮、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的研究分別發表在Mol Psychiatry, JAMA Psychiatry等多個權威雜誌。2014年10月,醫院以排名第一的成績被正式認定為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痴獃診治轉化醫學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也落戶北大六院。
2020年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在上海發布《2019年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醫學排名第一位。
2021年7月,入選《第一批全國殘聯繫統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國家級規範化培訓基地名單》。
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51號。
我院始終秉承“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以循證醫學為基礎,以求實創新為動力,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臨床服務。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綜合實力卓越、亞專科齊備、特色病種鮮明的醫院特色。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編輯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等掛靠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醫院始終秉承“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堅持用最先進的診療方法、最優質的服務,為解除精神病人的痛苦而不懈地努力。上個世紀50年代,在氯丙嗪進入精神科治療不到兩年,“冬眠治療”即率先在這裡開展。70年代該院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開展了農村社區家庭精神疾病防治。改革開放以來,醫院不斷探索和引進各種先進的診療方法,不斷改進服務設施和服務質量。住院醫療在病房設置上漸趨完備,設有普通病房、兒童病房、老年病房、特需醫療病房、以治療酒依賴和各類神經症性障礙見長的臨床心理病房以及完全開放的自願住院病房。同時,在大興區精神病院的農療基地,還設有精神康復病房,為慢性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生活和勞動技能訓練。住院醫療模式逐漸向半開放、開放轉化,盡量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儘力使患者保持與社會的密切聯繫,以利於患者更好更快地回歸社會。門診除普通門診、專業門診、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外,還設有多專家會診,負責討論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治療。聯絡會診科搭建了面向綜合醫院各類精神心理問題的診斷諮詢平台。司法精神病學鑒定、臨床醫學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了與法律相關的各種服務。日間康復部定期舉辦精神衛生知識講座並編印發行《精神康復報》,採用各種形式開展精神健康教育活動,例如“手拉手社交技能訓練班”、“匿名戒酒者互助會小組聚會”、“老年記憶訓練”、“強迫症患者生活發現會”等,滿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由於該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始終保持國內領先的地位,前來院診治的患者逐年增多,其中約40%的患者來自於全國各地。醫院還與各國使館及國際醫院簽署了協議,為在中國的外國人提供及時有效的精神衛生醫療服務。醫院秉承“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保持和發展“科研型教學醫院”的特色。
醫院始終秉承“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的理念,堅持以最先進的診療方法、最優質的醫學服務,為解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而不懈努力。我所設有急性期綜合病房、兒童病房、老年病房、臨床心理科、特需醫療病房、日間康復科、全程干預中心等,進行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如無抽搐電痙攣、重複經顱刺激治療、電針等)及各種心理治療等;門診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特需門診、多專家會診,並有進食障礙、成癮行為、睡眠障礙、記憶障礙、行為分析治療、精神疾病康復等專業門診服務,聯絡會診科為各綜合醫院提供精神心理問題的諮詢、診療指導。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由我所、北京大學心理系、北京大學醫學心理教研室的臨床心理學力量整合而成,設有危機干預、家庭心理治療、神經症心理治療、主客觀分析心理治療、兒童心理干預等。
醫院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藥物臨床實驗基地,自1997年以來,共完成了百餘種精神科藥物的新葯臨床試驗和療效驗證。
醫院定期組織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活動,以及匿名戒酒協會(AA)、痴獃患者家屬聯誼會、精神分裂症家屬聯誼會、老年期痴獃家屬聯誼會、抑鬱症患者自助團體、進食康復聯誼會、強迫症患者生活發現會等活動,協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全面康復。
多個國家使館及國際醫療機構與我院簽署醫療合作協議,為其在中國的公民及僱員提供高品質的精神衛生醫療服務。
醫院護理部成立於1980年,近三十年來在臨床護理、護理教學及護理科研等方面積極探索、努力進取,堅持科學管理、現代化管理理論與臨床護理相結合的宗旨,使護理管理逐步從經驗型向科學化、現代化管理型轉變。
醫院臨床護理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推行全程護理服務;注重護理質量安全及持續改進,培養護士臨床溝通技能,推行三級護理評估制,動態地了解病人病情變化及實際需求,為病人提供有效的臨床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臨床護理重視急性期病人個體化服務,在把森田療法第三、四期的方法引用於急性期病人精神康復護理的基礎上,關注病人的功能康復,將精神康復的新理念與方法引入臨床護理服務,促進病人學會自我管理,不斷提升病人生活質量。
醫院開設護理諮詢專業門診,為有需求者提供早期干預、疾病康復、家庭護理指導;為出院病人提供回歸社會、生活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勞動技能等項目訓練項目;參與老年痴獃照顧者聯誼協會,精神分裂症親屬聯誼會,病人、家屬心理教育,精神康復報出版等工作,並為家屬提供精神衛生及家庭護理知識講座。
“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是我所護理團隊奉行的工作理念,“科學、人文、關愛”是護理部打造的護理品牌。我院護理人員以整潔大方的儀錶,精湛準確的護理操作,豐富紮實的護理理論,靈活有效的溝通技巧,熱情周到的護理服務,形成了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護士良好的品牌形象。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擁有衛生部惟一的精神衛生學重點實驗室,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為教育部批准的國家重點學科。經沈漁邨院士等老一輩精神病學家的不懈努力,我所在科研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以博士生導師沈漁邨、周東豐、王玉鳳、張岱、黃悅勤、於欣、司天梅等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科研梯隊,組成了生物精神病學、社會精神病學、兒童精神病學和臨床精神病學四個研究方向。歷年來我所承擔多項國家級、部委級和國際合作項目,並獲多項重大科研獎勵,近年護理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在生物精神病學領域,我所從生物學角度,採用分子遺傳學、神經生化學、神經影像學、神經電生理學、精神藥理學等技術,探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老年痴獃、孤獨症等常見精神疾病的發生髮展機制,內容主要涉及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機制研究,非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症病理機制及治療新方法開發,遲發性運動障礙病理機制研究和治療新方法探索。
在社會精神病學領域,我所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工具,採用與國際接軌的複合型國際診斷交談表,指導和培訓多省市社區人群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完成全國精神殘疾標準制定,研究老年痴獃篩查、診斷工具和痴呆照顧者干預措施,建立自殺預防研究培訓網路,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等最新治療措施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開展人格障礙及網路使用流行病學研究,組織實施災難性事件后心理應激反應的研究與干預活動。
在兒童精神病學領域,我所致力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相關破壞行為問題的病因和治療研究,開展兒童孤獨症、兒童精神分裂症等兒童期重要精神障礙的臨床研究,先後承擔衛生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項基金課題,在病因學、臨床評定和治療方面均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
在臨床精神病學領域,我所著重於精神藥物臨床研究、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研究和以各類主要精神障礙為中心的臨床與應用研究,包括老年期精神障礙早期診治及神經生物學標記物研究,精神分裂症早期診斷與干預研究,酒精依賴、進食障礙等精神衛生問題的治療與干預模式研究,HIV/AIDS感染相關精神行為障礙的神經心理學與行為學研究以及精神衛生政策研究。
醫院秉承北大和北醫的優秀教學傳統,以朝氣蓬勃、學風嚴謹的教師隊伍承擔北京大學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人員和進修生的全部精神病學教學和教學改革任務。我所2002年被批准為精神病學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每年舉辦大量培訓班,為全國精神衛生領域培訓各項人才。作為WHO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以及全國首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中惟一的精神科基地,我院緊隨國際專業培訓潮流,不斷開創中國精神科醫療、護理培訓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創建品牌培訓項目,組織完成國家衛生技術資格考試委員會的有關任務,負責國家專科醫師培訓制度的有關課題。
隨著醫院招收研究生數量逐年增加,現在在讀研究生已超過百人,成為我所各項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的生力軍。我所每年為全國各地輸送數十位獲得學位的碩士和博士,這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很多成為了地方或所在院校的領導、學科骨幹乃至帶頭人。
隨著政府和相關業務部門對公共精神衛生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衛生部於2002年6月7日批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立精神衛生中心,掛靠在本所。
近年來,醫院在《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02-2010)》、《關於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國精神衛生工作體系發展指導綱要(2008-2015)》、《國家精神衛生法》、《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範》等重要政策、法規和規範的制定中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持。為了整合所內資源更好地開展公共精神衛生的服務與研究,本所了成立公共衛生事業部。自2004年起,掛靠在我所的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承擔著全國最大的精神衛生服務模式改革項目“中央補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的設計、組織、培訓、評估和督導工作,藉此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初步形成了以醫院為基礎的社區服務模式、隊伍和工作機制,推進了地方精神衛生工作的發展,促進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同時,通過國際交流,與美國、澳大利亞、挪威、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精神病學會等國家和組織開展了公共衛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並在近年的公共突發事件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09年3月,北京大學任命醫院新一屆行政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