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第一中學

福建福州的公立中學

平潭一中的前身為始創於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的毓賢小學初中班(此前為清光緒32年即1906年美國“美以美基督教教會”(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創設的毓賢女子學堂)。開辦初期,學生僅有20多位,校長或主持人均由外籍女佈道士擔任。

歷史沿革


1931年秋,毓賢小學初中班與創建於1917年的開宗小學初中班合併,取名“嵐華初中”(原有的小學部也合併成立嵐光小學)。校址設在城關南炮台(今實驗小學),1937年8月遷往開宗小學所在地北炮台(今城北小學)。1939年夏,日本侵華的戰火燃及平潭,嵐華初中被迫流離轉徙於福清縣的東張香山寺、樓錦村等地。1941年夏,福清淪陷,教會當局將10所教會創辦的初級中學合併,取名“衛理聯中”,統遷順昌縣元坑村。次年秋,閩海各縣克複,“衛理聯中”隨之解散,各校返回原地複課,唯平潭孤懸海外,敵偽殘餘勢力仍不斷騷擾入侵,“嵐華”一時未能復校,將男女學生分別寄讀於福清的明義,毓貞兩所私立學校。1943年,又將明義學校的嵐華學生寄讀於龍田鎮的融美初中。翌年秋,平潭地方稍靖,“嵐華”學生方返回本縣上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平潭縣人民政府於1951年10月25日接管嵐華初中,改校名為“平潭初級中學”。1956年9月改稱為“平潭第一中學”,並增設高中班。“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上課時斷時續,教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1970年9月,學校下放給當時的“紅心公社”,改名為“紅心公社中學”;次年10月,學校由縣“革委會”宣教組接管,又更名為“平潭紅心中學”。至1977年,開始恢復“平潭第一中學”名稱。

教學成果


平潭一中歷史悠久,辦學業績輝煌。自創辦以來,共培養出25000多名初、高中畢業生,1978年平潭一中列為莆田地區重點中學,1980年評為省級重點中學,1994年經省教委驗收合格,被授予省二級達標校稱號。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平潭第一中學
平潭第一中學

辦學規模


1999年起,在各級領導關心支持下,該校掀起了新一輪的創業高潮,學校開始大規模校園建設。征地40畝,校園面積擴大了將近一倍,新建教學主樓、綜合實驗樓、塑膠田徑場、學校大門以及校園綠化等,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平潭一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居福州市同類學校上游水平。初中在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背景下,因材施教。
平潭一中現有初中部,共70個教學班,教職工180人,在校學生4000多人,校園面積90畝,是國家規範化考點和省文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