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鎮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轄鎮

龍田鎮,隸屬於福建省福清市,位於福清市龍高半島中部,與海口、江鏡、港頭接壤。舊名“牛田”,源於南宋時蒙古族鐵騎南下,江浙一帶平民為逃避戰禍遷居龍田,為南宋朝廷牧馬放牛,逐漸形成集鎮,故得此名,解放后改名為“龍田”。

轄40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是福清市人口最多的鄉鎮。龍田歷來是福清龍高半島的商貿中心,是福州市二十個商貿旺鎮之一。群眾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第二、第三產業。龍田鎮人民已完全脫困,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目標。曾先後榮獲全國“全民健身先進鄉、全省“十好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被評為省、福州市“先進基層黨委”,連續二年被評為福州市“標兵單位”。

2017年,龍田鎮行政區域面積11765公頃,常住人口140550人。2019年10月,龍田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龍田鎮
龍田鎮
龍田鎮以駐地龍田為名。是福清五大古鎮之一。
1956年設龍田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9月改龍田鎮。
1996年,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11.3萬人,轄友誼、際塘、後面、南山、聞讀、下溪、上蒼、前坑、西蕉、海濱、上薛、坂頭、西坑、東峰、赤坑、茶腰、東營、珍塘、北庄、下一村、上一村、山頭、山利、三村、二村、東施、積庫、玉瑤、厝場、東歐、南西亭、西華、東庭、山前、東華、嶺前、錦美、樹下、后林、玉豐40個行政村和龍田居委會。
2010年常住人口111956人(六普)。
龍田鎮是個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相傳南宋時蒙古族鐵騎南下,江浙一帶平民為逃避戰禍遷居龍田,為朝廷牧馬放牛,逐漸形成集鎮,古稱“牛田”。明朝嘉靖42年(公元1562年)抗倭名將戚繼光曾率兵在此地打了大勝仗,因鎮下街有登龍門、龍舟塘,故改名“龍田”。1949年成立龍田區,1959年與江鏡、港頭撤區並鄉后,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建制鎮。
宋朝興建的福廬山
宋朝興建的福廬山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龍田鎮地處福清市龍高半島中部,位干東經119°27′、北緯25°36′。面積88平方公里,東北與平潭縣隔海相望,西南與江陰半島為鄰,北部、西部與海口、上逕毗鄰,東南部與港頭、江鏡接壤。鎮區距省會福州77公里,距特區廈門市264公里,距閩南金三角泉州市158公里,距著名風景區石竹山27公里。
龍田鎮
龍田鎮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龍田屬南亞熱帶氣候區,氣溫高,雨水多,季雨強,日照足,年平均氣溫19.7℃,全年平均總降雨量為1161毫米。

水資源

全鎮共有東張水庫主幹渠14.2公里、支渠6條37.5公里。

土地資源

龍田鎮自然資源豐富,其中耕地面積近3.9萬畝,山地面積3.6萬畝,灘塗面積4.2萬畝,海岸線總長26.3公里,海水養殖面積達2800公頃。

行政區劃


下轄村
坂頭村、聞讀村、西焦村、赤坑村、西坑村、東峰村、山頭村、西亭村、北庄村、玉瑤村、錦美村、嶺前村、樹下村、玉峰村、山前村、東庭村、后林村、積庫村、東營村、東施村、東歐村、西華村、東華村、厝場村、山利村、茶腰村、海濱村、珍塘村、上一村、下一村、二村村、三村村、上薛村、前坑村、南山村、後面村、上蒼村、下溪村、友誼村、際塘村。
名稱電話區號
坂頭村0591
聞讀村0591
西焦村0591
赤坑村0591
西坑村0591
東峰村0591
山頭村0591
西亭村0591
北庄村0591
玉瑤村0591
錦美村0591
嶺前村0591
樹下村0591
玉峰村0591
山前村0591
東庭村0591
后林村0591
積庫村0591
東營村0591
東施村0591
東歐村0591
西華村0591
東華村0591
厝場村0591
山利村0591
茶腰村0591
海濱村0591
珍塘村0591
上一村0591
下一村0591
二村村0591
三村村0591
上薛村0591
前坑村0591
南山村0591
後面村0591
上蒼村0591
下溪村0591
友誼村0591
際塘村0591

人口民族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14493
58321
56172
家庭戶戶數27706
家庭戶總人口(總)109338
家庭戶男55308
家庭戶女54030
0-14歲(總)32094
0-14歲男17441
0-14歲女14653
15-64歲(總)74667
15-64歲男37253
15-64歲女37414
65歲及以上(總)7732
65歲及以上男3627
65歲及以上女410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05727

交通


各級道路
各級道路
龍田鎮地處龍高半島中部,是福清市龍高一帶的交通樞紐。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擁有龍福(福清)、龍江(江鏡)、龍漁(漁溪)和龍高(高山)4條主幹公路。省道真大公路縱穿境內,市道海港公路橫穿鎮區西部。北去15公里即達福清市區,西出20公里可接福廈公路,東沿真大線可直達平潭縣城,南去30公里可到江陰碼頭,距元洪碼頭、長樂國際機場近在咫尺。

社會


基礎設施

基建
基建
堅持以規劃指導建設,邀請天津大學規劃設計院對龍田鎮區和工業區規劃進行了編製調整,邀請福建省環境規劃設計院編製了龍田環境發展規劃。把龍田鎮定位為以工業和商貿為主的省級重點濱海中心城鎮,鎮中心規劃區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鎮區9平方公里,工業區3平方公里。城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道路方面,建設了工業一路、工業二路、福南路、上薛至聞讀道路等12條總長近40公里的高等級水泥路,構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供水方面,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日供水2萬噸的自來水廠。通訊方面,完成了32000門程式控制電話擴容工程。電力方面,投資1200萬元,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投資3000萬元,新建城東110千伏安變電站,確保了工業區發展的用電需要。實行舊城改造與新村建設並舉,先後實施了新市巷、茹栽巷、后斗巷舊城改造工程,共拆遷舊房20萬平方米,新建商住樓25萬平方米,建成龍輝街、新市巷、后斗巷等一批商貿走廊;投資5000萬元,建設佔地150畝的福廬花園,共建設150幢農村別墅式住宅,被評為“省級村鎮優秀住宅小區”;實施“新、亮、綠”工程,人居環境不斷優化。

教育

龍田公辦學校
龍田公辦學校
龍田鎮現有普高2所,分別是福清三中和福清龍西中學(高中部),福清三中已於2015年11月成為福清市繼福清一中福清華僑中學、福清二中后的第四所“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學校,龍西中學目前則仍是福建省三級達標校。初級中學共有3所,分別是福清龍田初級中學、福清龍東中學以及福清龍西中學(初中部)。中心小學3所,村級完小35所,幼兒園7所,市級醫院1所,衛生院1所,文化站l個,文化娛樂場所25個,有線電視差轉檯1座,有線電視覆蓋面達100%。全鎮擁有基層文化室(含老年人俱樂部)8個,業餘閩劇團5個、銅管樂隊8隊、各類體育協會45個。

經濟


龍田鎮歷來是福清龍高半島的商貿和物質集散中心,是福州市二十個商貿旺鎮之一。群眾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第二、第三產業。2009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1.178億元,占福清市的10%。其中工業總產值42.16億元,農業總產值9.01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1.6億元,同比增長18.3%;固定資產投資13.25億元,同比增長42.5%;內資實際到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21500萬元、310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3億元,財政總收9384.85萬元,同比增長43%,其中中央級收入3502萬元,地方級收入5883萬元。
工業目前形成了水產加工業、鋁合金型材加工、化工、鞋包加工等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36.1億元。龍田鎮經濟發達,是龍高半島上一座經濟強鎮和商貿重鎮,相繼被列為全國重點鄉鎮、福建省城鎮體系建設專項規劃中心鎮、全省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福州市次中心城鎮。

文化


特產美食

花蛤,屬貝類,生長在淺海泥沙中,具有肉鮮味美、營養豐富等特點,是家庭食用、宴賓請客之佳品。龍田鎮東營素有“花蛤之鄉”的美稱。全村有養殖專業戶120多家,聯產體22家,年產量可達1500噸,年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產品銷往全省各地以及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龍田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