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前清秘史的結果 展開

前清秘史

李亞平編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圖書

《帝國政界往事前清秘史》是200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亞平。

章節


引子
一 努爾哈赤速寫
二 李成梁:努爾哈赤的殺父仇人和庇護神
三 戰爭真的開始了
四 廣寧之戰
五 后金剋星袁崇煥
六 充滿謎團的汗位繼承
七 這個汗王不簡單
八 炮轟皇太極
九 袁崇煥一錯再錯
十 岳飛以後的最大冤案
十一 洪承疇:大明與大清的兩朝重臣
十二 皇太極:大清王朝的奠基者

內容簡介


和那些古代游牧民族的英雄們如成吉思汗等比較起來,如果要找出努爾哈赤究竟有什麼長處,大約只能說,他很幸運,因為他有兩個優秀的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假如不是因為這兩個兒子,他和他的八旗制度可能像“四長制”、“大人會議”之類一樣,早就煙消雲散在歷史的塵埃裡面了。
真正值得深入考究的是:為什麼大明帝國——一個如此成熟、富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饒、自我感覺又如此之好的國家,怎麼就會被一個人口還不到自己的百分之一、文化發展剛剛離開漁獵時代、起家於窮鄉僻壤的半原始部落,搞得如此之狼狽,最後竟至萬劫不復?

入主中原


簡介

和那些古代游牧民族的英雄們如成吉思汗等比較起來,如果要找出努爾哈赤究竟有什麼長處,大約只能說,他很幸運,因為他有兩個優秀的兒子——皇太極和多爾袞。假如不是因為這兩個兒子,他和他的八旗制度可能像“四長制”、“大人會議”之類一樣,早就煙消雲散在歷史的塵埃裡面了。
真正值得深入考究的是:為什麼大明帝國——一個如此成熟、富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饒、自我感覺又如此之好的國家,怎麼就會被一個人口還不到自己的百分之一、文化發展剛剛離開漁獵時代、起家於窮鄉僻壤的半原始部落,搞得如此之狼狽,最後竟至萬劫不復?

媒體評論

到死也沒有完成從一個部落酋長到一位政治家的轉變,更遑論偉大的政治家了。
——努爾哈赤
當努爾哈赤日益強大起來時,這位英雄卻在大明朝萬曆十年之後撲朔迷離的政局中,如美人遲暮般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
——李成梁
這樣的文武全才,如果不是絕無僅有,在當時的貝勒老爺里也不多見。
——皇太極
此公脾氣火爆,性情剛愎白用,盛氣凌人,但[有蓋世才]。這種性情的人,若是生在李世民的時代,大約能夠成為凌煙閣上的千古名臣。可惜,他偏偏生在了窮途末路的大明晚期。於是,他就成了敵對者眼中最好的靶子。
——熊廷弼
一個飽讀聖賢之書、充滿家國情懷、有勇有謀、有為有守、急公好義、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聖徒一類人物。他的失敗,是敗在了皇太極、崇禎皇帝、他的同事,和帝國制度與政治文化傳統聯合起來絞殺的政治迷局之中。
——袁崇煥
公正客觀地說,兵力人數超過了皇太極的洪承疇,實在是敗在了自己的國家而不是敵人手中。他的變節投降,甚至應該被看成是棄暗投明。
——洪承疇

歷史拐角


基本信息

作者:李亞平著
前清秘史[李亞平編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圖書]
前清秘史[李亞平編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圖書]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4-1
版次:2
印刷時間:2008-4-1
定價:28元
ISBN:9787200070217

概述

大清帝國政治制度由軍事貴族共和制向集權專制的轉變,由努爾哈赤埋下伏筆,由皇太極發端,由多爾袞、順治、康熙加快了腳步,由雍正皇帝完成,並在雍正與乾隆父子手中,以最終取消八王——王公大臣議政制度為標誌,與帝王政治傳統完全合流,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真正的專制暴政。
從此,這個王朝發生的故事,和歷朝歷代比較起來,在政治上便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恰如米蘭·昆德拉所說:這裡不會變得更好,也不會變得更壞,只能變的更可笑了。
章節
引子
一 多爾袞的愛恨情仇
二 崇禎:要了面子,亡了國家
三 一片石之戰——中國歷史的拐點
四“龍性難櫻”的少年天子
五 孝庄太后:魅力無窮,心機無限
六 玄燁親政
七 年輕皇帝的大手筆
八 攘外安內
九 運天下於股掌之中
十 成功的皇帝,失敗的父親
十一 康熙大帝的多重人格
十二 謎一樣的雍正
尾聲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