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門鎮

海南省瓊海市轄鎮

潭門鎮,隸屬海南省瓊海市,地處瓊海市東部沿海,南鄰博鰲鎮,西接嘉積鎮、北壤長坡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9.5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潭門鎮戶籍人口32849人。截至2020年6月,潭門鎮轄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嘉潭路1號。

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漸成集市稱九吉市。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前後改稱潭門港,同時稱潭門市,屬瓊東縣管轄。
1950年4月,海南解放,同年5月,成立潭青鄉(即潭門、青葛)。
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
1962年,撤銷東風公社,成立潭門漁業公社。
1983年,改設潭門區。
1987年,改為潭門鎮。
2002年,撤併潭門鎮和福田鎮為潭門鎮。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潭門鎮地處瓊海市東部沿海,南鄰博鰲鎮,西接嘉積鎮、北壤長坡鎮,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9.5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8年,轄有潭門、長坡、福田。
1962年,下轄潭門、草塘、林桐、墨香、舊縣、龍江(即日新)6個生產大隊和55個生產小隊。
1983年,轄有6個管區,55個村民委員會。
1987年,轄有潭門、草塘、墨香、林桐、舊縣、日新6個村民委員會和97個村民小組。
2011年末,轄福田、北埔、鳳頭、社昌、金雞、蘇區、西村、多畝、舊縣、潭門、日新、草塘、林桐、墨香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20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潭門鎮轄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嘉潭路1號。
潭門鎮區劃詳情
日新村潭門村舊縣村林桐村草塘村
墨香村金雞村北蛹村鳳頭村蘇區村
社昌村多畝村西村村福田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潭門鎮轄區總人口31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00人,城鎮化率8.06%。另有流動人口2500人。總人口中,男性16400人,佔52%;女性15100人,佔48%;14歲以下6350人,佔20.15%;15~64歲18800人,佔59.7%;65歲以上6350人,佔20.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1100人,佔98.7%;2011年,人口出生率15.87‰,人口死亡率5.17‰,人口自然增長率1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1.96人。
截至2018年末,潭門鎮戶籍人口3284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潭門鎮財政總收入1089.5萬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68.2萬元,比上年增長46%,政府性基金收入21.3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42.9萬元,增值稅46.8萬元,企業所得稅38.8萬元,個人所得稅55.2萬元,土地增值稅162.1萬元。
截至2018年末,潭門鎮有10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23個。
2018年,潭門鎮社會總產值39.74億元,其中第三產業產值11.01億元,同比增長14.6%。

第一產業

農業
2011年,潭門鎮有耕地面積2.23萬畝,人均0.71畝,以種植稻穀、蔬菜為主。
2011年,潭門鎮農業(含漁業)總產值達到7.81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5%。
潭門鎮的糧食作物以稻穀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6萬噸。
潭門鎮的經濟作物為蔬菜、辣椒種植為主。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4.2萬噸。
潭門鎮的畜牧業以飼養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6萬頭,年末存欄1.12萬頭;家禽年飼養量300萬羽。
潭門鎮已有300年的遠海捕撈作業歷史,2011年末,全鎮共有漁船287艘,其中”四沙”作業漁船164艘(排水量50噸以上),其中,在南沙作業漁船98艘。從業漁民6000多人,四沙作業漁民2800人,捕撈業年產值約3.8億元。主要捕撈海鮮品種有魚蝦、螺貝、海參類等。全鎮水產養殖面積達8280畝,其中海水養殖1845畝,淡水養殖6435畝,海水養殖品種主要有龍膽斑、青斑、東風螺南美白對蝦,淡水養殖品種主要有羅非魚、羅氏沼蝦
2011年,潭門鎮漁業總產量3649噸,產值6400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
潭門鎮的工業以貝殼加工、造紙、藤製品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0.94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4%。擁有工業企業110多家,職工41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45億元,比上年增長8%。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潭門鎮有商業網點210個,職工856人。
2011年,潭門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7億元。
金融
2011年末,潭門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1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8%。
電信業
2011年,潭門鎮電信業務收入620萬元。
郵政業
2011年,潭門鎮郵政業務總量270萬元,其中純收入120萬元。

文化


● 名稱來歷
潭門鎮因在出海處有一處深似潭的港門得名。

交通


2011年,潭門鎮境內有342縣道,南距海南東環鐵路博鰲站15千米。
2011年末,潭門鎮日發公共汽車80班次,日均客運量1600餘人次。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潭門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665人,專任幼師30人;小學10所,在校生2005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05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潭門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潭門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4個,各類文化專業戶5戶,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3.7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0人,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潭門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8個,門診部(所)2個,固定資產總值14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8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0人。
2011年,潭門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萬人次。14個村村民中有3.12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

2011年末,潭門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28.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5%。

社會保障

2011年,潭門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戶,人數18人,支出5330元,月人均300元;醫療救助24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11人次,共支出7.29萬元,比上年增長3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4戶,人數452人,支出87.9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長1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1.6萬元,比上年增長12%。敬老院1家,床位3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2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1688人,參保率98.6%。

基礎設施

● 廣播電視
2007年,潭門鎮有線電視站併入中國有線海南公司。
2011年末,潭門鎮有有線電視用戶3000戶,入戶率59.3%。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潭門鎮有郵政局2處。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1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000戶,電話普及率66.7%;行動電話用戶3500戶,網際網路用戶2000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潭門鎮飲水主要來自境內的合水水庫和嘉積自來水廠。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600排水管道5000米。
● 供電
2011年末,潭門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潭門鎮的街道都已經實現了綠化,綠化面積達1.2萬平方米。

獲得榮譽


潭門鎮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南沙漁業開發先進單位、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潭門鎮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6年10月,潭門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9年10月,潭門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潭門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