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報修院
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築
領報修院(SEMINARIUM ANNUNTIATIONIS),又稱為白鹿上書院、上書院,位於中國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鎮回水村(一稱書院村),是一處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築,始建於1895年,是一所成都市教區培養天主教傳教士的神哲學院。2006年,成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汶川地震中損毀嚴重,大部分已經坍塌。
領報修院三面環山,地理坐標為北緯31°7′23″,東經103°52′58″,海拔805米,有良好的自然環境。1989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教於18世紀中葉傳入四川,彭州即受到深刻的影響,成為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的一部分。領報修院則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培養教職人員的神職學院,有上書院和下書院兩處,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區的宗教中心之一。
據有關資料,領報修院於1895年動工,至1908年竣工,歷時13年(一說為1907年動工,1910年竣工,歷時3年)建成。據考,系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院長白歷山神父(PERRODIN Alexandre)及陸神父(ROUSSEAU Léon)設計主持,出資招募中國工匠興建。
修院東臨白鹿河,佔地面積近2.5公頃。建築群坐西朝東,依山就勢,由主體和附屬房屋構成,建築系典型的中國近代仿西式磚木混合結構。經勘測核實,可確認的始建竣工建築面積6740平方米。其主體建築,平面呈口字形,由禮拜堂、西樓(當地稱后廳)、南北樓(當地稱耳房)、東樓(當地稱前廳)圍合成中心600餘平方米的內庭(當地稱大院壩),東樓前則為外院(當地稱平壩)。西樓居中建禮拜堂,是組群的核心。從內院看,禮拜堂兩側向外各連西樓四間,然後分別折轉向東,成南北樓各五間,再分別自南北樓東端折向中軸共成樓九間併合攏,遂圍合成封閉的內庭。四面樓中,東樓因地勢而部分建成三層,其餘均為二層。建成后,修院曾遭自然災害破壞,功能也幾經改變。
1908年全貌
1928年,泥石流災害將禮拜堂後堂及西樓沖毀,其後禮拜堂僅存殘狀,西樓未再重建。隨後,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修院建築有因初建時對地基重要性、結構技術、材料工藝缺乏科學認識,導致結構強度不足而出現的局部變形破壞;也有因自然和其他破壞因素導致結構材料老化、損傷,使其由完好狀態變為處處傷殘的狀態;更有局部遭受的火災損傷。在這個過程中,也有過局部的修繕和較為隨意的支撐加固。
修院建成后,培養了大批的神職人員。群樓的上層即是修生的單人寢室,下層則是教室、辦公室、廚房、麵包房等功能用房。當今四川五大教區(成都、樂山、南充、宜賓、西昌)的老一輩主教、神父均由此畢業。
1928年坍塌后重建的領報修院
1933年改為神哲學院,成為當時培養全川乃至中國西南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場所。
1934年,領報修院遭泥石流襲擊而損毀,之後由於沒有得到修復,領報修院停止使用。
1949年後上書院曾作為白鹿小學校舍,而下書院則改建為白鹿中學,僅存一座當年的砌石橋——且因地震而殘斷的橋標示著歷史的往事。
1989年10月23日彭州市人民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2006)19號文公布白鹿領報修院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領報修院在汶川地震前的場景
為迎接2008年5月24日白鹿領報修院建院100周年,成都教區在汶川地震之前一直在籌備領報修院建院百年大慶。計劃籌建四川天主教博物館、教會展覽廳。
汶川地震后的領報修院
經過清理后,現場可見的建殘存體有以下幾部分。東樓(前廳)前弧形台階;東樓的地下層,包括北端四孔坍塌的券廊和其背後的數間地下窖室;東南角約三間樓房屋蓋以下的部分結構牆體;西樓(后廳)中央禮拜堂正面山花以下部分的牆體和後面的部分牆體;其他幾處高度2米以下高低不等的殘柱墩和殘牆;首層建築台基;少量附屬房屋的殘牆。其餘均在地震中塌落。
台基和場地有多處明顯的地震沉降變形和裂縫;殘存的地上地下隔牆和外壁擋土牆牆體上結構破壞縫比比皆是。在部分地下層殘存的牆身上,同時存在震前即有的鼓脹變形現象和後來靠塊石堆積支扶維繫牆體穩定的措施。反映出因結構欠科學而產生已久的損傷。由破壞現象和結構模擬驗算所能推斷的破壞成因中的工程因素大致是:其一,對靜力荷載而言,書院建築始建時即存在結構不合理和隱患;其二,因歷史原因,建築結構不具抵禦地震的能力;其三,建築物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質量未得到充分重視,地質強度的不均勻性也導致了破壞的加劇。
領報修院文物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修院記錄了外來宗教文化在特定地區的影響和發展歷程;完整地保留了特定歷史時期的重要歷史文化信息,因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
(2)建築外部造型具有法國南部建築的特徵,內部屋蓋的木樑架則是當地傳統修造形式。這種中西結合的建築形式,造就了見證中西建築文化融合的實物,具有地方建築歷史、建築技術發展史方面的實證價值。
(3)建築結構、建造工藝,乃至結構和其他方面的工程缺陷,以及這種缺陷導致的變形損壞等現象,真實反映出特定時期、特定地域對於工程技術的認識水平和建造技術水平。反映了當地建築技術發展的一環。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4)法式風格建築修造,將國外建築藝術引入了中國腹地,引發特定區域人群對外來建築藝術的認知,促進了人群審美方面的發展。同時,群山環抱的優美自然環境中的優雅建築,也不同於以往的景觀。因而它又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以上的價值是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即已保有的。隨時代發展,建築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價值:
① 新的旅遊景觀,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達上萬人次;
② 婚紗攝影的稀少、真實、優美、異域情調的背景;
③ 在一定地域內獨有的歷史地標;
④ 寄託當地民眾感情的場所;
⑤ 潛在的帶動山區經濟發展的文化資源。
凡此,均可認為是陸續派生的價值。其他的還有:記錄了泥石流的危害、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政治風雲的變幻、直至地震對這樣的歐式建築的毀壞。在若干價值中,核心的價值是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時即已存在,且作為確定依據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其他的可以認為是附加價值、次要價值。而這些價值大都是通過物質形態的建築進行解讀、進行揭示的。尤其是其核心價值,更是依附建築而存在。
整個領報修院是個典型的四合院,規模宏大,高聳的白色法式禮拜堂,雕花的護欄,圓拱形的窗欞,弧形的台階,置身其間,來訪者無不讚歎,恍若身處異國。大教堂的牌坊高聳,獨矗於四合院之間,有直插雲霄之感。牆體用厚厚的大理石堆砌,內部為木架結構,並有筒形的拱券頂構造。教堂前部由祭台、祭房、廂房組成,呈拉丁十字形,窗戶以彩色玻璃裝飾,實為羅馬式教堂建築和哥特建築的混合體。四合院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計有60餘間房屋,作為修生單人寢室用。下層則是教室、辦公室、廚房、麵包房等等,全系木質結構。
坐西向東,由正堂、南北耳房和西樓(包括禮拜堂)構成四合院布局,具有獨特的羅馬式與歌特式混合建築風格。上書院修建在“學堂山”半山腰的山坳里。白色的立柱和灰黑色的屋瓦,顯示書院別具一格的西式建築風格。正門的門檐鐫刻著一排法文和完工的年份——1908,法文含義是“聖母領報修院”。上書院的主建築高大挺拔,共有4層,法式的穹頂、過廳,四圍有兩層共8間學慣用的教室和許多單間的修士、學員的卧房,地下還有儲藏室。
領報修院
同時,有關方面曾啟動上書院的保護性開發工作。前期曾請來四川蜀西地質工程勘測院的專家,完成了對上書院地區地質災害的勘測及白鹿鎮的地形圖繪製等工作。為了儘快形成接待能力,曾擬啟動輻射景區的打造,輻射景區將包括上書院外圍、下書院、白鹿河兩岸以及6公裡外的塘壩子等地。通過借用市場資源,引資包裝,強化景區資源的整合,讓百年上書院真正迎來旅遊的春天。
技術性依據的翔實與否,是決定修復效果能否準確再現“原貌”的關鍵。
最直接的依據就是最可靠的依據。對於修院而言,地表的殘存體和坍落的構部件都是這樣的實物依據。這些依據包括:建築台基、地表殘存結構和門窗、坍落的樓層梁板、屋架和椽瓦、各種模製的花磚、各種堆塑的花飾、欄桿等。經過現場的清理、核對、記錄、排比、分析、數據整理后,所完成的測繪成果將作為第一手設計依據。
第二,震前由文物部門組織測繪的實測圖紙。經過與現場遺跡各種數據校核后,做為重要依據。
第三,倒塌前各時期的歷史照片,包括整體的、局部的,也是可靠的造型依據。
第四,同時期、同類型、同風格的其他建築實物和資料,可以作為重要參考依據,作為細部難以從其他資料找尋依據時的補充。
第五,相關史料。
根據國家地震局發布的有關文件,領報修院所處地的建築抗震設防標準較原來有所提高,這對於人的生命安全和建築物安全確是必須的。但按原來建築結構和造型修復的修院建築,無法滿足抗震的需要。修復設計採取增加必要抗震結構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按抗震加固結構體布置位置的區別,可以分為 嵌入式和 依附式兩種結構方案。嵌入式方案,是指加固結構的柱、梁等嵌入牆體中,不暴露在室內外的一種處理形式。結構材料採用鋼筋混凝土。依附式方案,是指在建築外牆內側貼牆建構一個抗震的框架,而將原來形式的建築作為一個殼依附在框子上。這種形式按抗震加固結構都暴露在室內,豎向結構材料選用鋼筋混凝土,水平結構材料選用鋼材。
修復方案比選
後者,加固結構暴露在室內,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到加固結構和原結構兩個結構體系的並存,清楚昭示為防禦地震所做的努力。添加部分具有較好的可識別性,且對原來結構和其他結構部件材料做法的改變很小。但加固結構對使用空間有所影響。另應說明的是,後者不完全採用鋼構加固,是出於後期維護方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