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興晨
梁興晨
梁興晨,1934年生,山東省泰安市粥店村人。中共黨員。大專畢業。
歷任中學教師,泰安縣文化局幹事,泰安專區文聯籌委會副主任,《山東文學》小說散文組組長,《新聊齋》副主編,《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山東卷》主編,文藝百家社社長、主編,編審。山東省文聯第五、六屆委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第二屆理事。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典型演義》,電影文學劇本《歷史的眼睛》等。《合家》獲1957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典型演義》獲1981年省文學獎,《竹林仙子》獲省民間文學獎。
梁興晨出生於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其父是鄉村中醫,終年為鄉鄰義診,對民情鄉俗非常熟悉,這對梁興晨以後的寫作生涯頗有助益。解放后,梁興晨才得到求學的機會。1954年,高中畢業前夕,梁興晨因品學兼優被國家選拔准予報考“留蘇預備生”,但因體檢不合格未能報考,只好回到老家治病。在治療疾病期間,他發憤自學外語和文學,藉以撫慰因學業和理想挫傷了的心靈。然而,在當時的農村,尋找自學書籍和資料是極其困難的。在苦惱和彷徨中尋覓,於是寫信求助於在大學新聞系學習的兩位同學,一位回信熱情鼓勵,另一位卻劈頭澆來一瓢冷水,他告訴梁興晨,他現在的處境就像被生活的浪花濺到岸上的一滴水珠……告誡他“不要想得太高”。這一刺激使年輕的未來作家心潮難平。然而年輕的梁興晨卻感謝這位同學,他這話激勵出了一位年輕的作家。他埋頭兩年,自學了大學文科的主要課程和閱讀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自然,那時並沒有自學考試之類的規定,只渴望求到實用的知識而已。
蒼天不負苦心人。1957年12月,23歲的梁興晨,處女作《合家》(短篇小說)在《前哨》月刊上發表后,作品一問世便在中國文壇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國著名現代文藝評論家田仲濟先生首先著文評論,中央廣播電台全文播放,受到文藝界許多老師的熱情鼓勵,並被列入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選》。自此青年作家梁興晨便增強了追求文學的信心和勇氣,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找到了自我。此後,不論是做教師、機關幹部,還是做編輯工作,業餘創作成了他生活的必需,於是相繼發表了許多中短篇小說、散文之類的作品。1965年秋,應邀參加了中國作協在北京西山舉辦的文學講習班,受到了張天翼、李季等一些文學前輩的教誨,開闊了其文學視野。
1963年初,從泰安縣文教局調到專署文聯籌委會,負責籌建文聯。正當地區文學事業和個人創作剛剛露出曙光的時候,文學夢被一場“文革”風掃得凈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青年作家梁興晨更增強了追求文學的信心和勇氣,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找到了自我,重新恢復了創作和編輯生涯。
1981年調到《山東文學》任小說散文組組長,受聘《小說月報》特約記者和編審。其間,全國文藝創作空前活躍,我省文學新人不斷湧現、佳作紛呈斗妍。由於同仁的共同努力,先生親自編髮的小說、散文等,連續三年獲全國大獎。當編輯雖為別人“做嫁衣”,但這衣裳光彩照人,梁先生卻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隨著形勢的發展。
1985年,梁先生和省民間文藝研究會的負責同志籌劃創刊了《新聊齋》雜誌,創刊的初衷,是力求在民族文化的海洋中採拾珍珠;民間文學被譽為文學之母,因而也開拓一個文學創作園地。
20世紀80年代初,國務院有關部委為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傳統,做出了編纂文學藝術《十大集成》志書的決定。全國300餘卷,每省10卷,並定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喻為民族文化建設的“萬里長城”工程。梁興晨先生又被請到編纂民間文學3套集成的崗位上。組織人員、採錄篩選、分類編輯……任務浩繁而艱巨。山東是個大省,民族文化蘊藏極其豐富。誰知,一涉足到這浩瀚的民族文化海洋中,梁先生亦興趣盎然,一晃竟漫遊了十幾年,至今不但爬不上岸來,而且還必須繼續游下去。在這期間,梁先生共編選了七八個分類專集出版,成績斐然。如今梁先生早已過了花甲,正向古稀行進,看來他仍會沿著“本分做人,認真做事”之信條走下去了。
20世紀80年代末,山東省文聯和省作協分開。原有的幾個刊物大都屬作協。省文聯新創辦了一個綜合性的文藝刊物——《文藝百家》雜誌,梁興晨任社長兼主編,直到退休。退休后,依然編纂國家卷。對於這個任務,梁先生自嘲說:“真乃不用揚鞭自奮蹄”了。
梁先生常想:本分,乃人格與尊嚴;認真,才能做成一點事。但事情往往有它的兩面性:過於“本分和認真”,便是迂腐,謹小慎微脾氣也會屈,甚至難成大器。梁先生幽默地說我深知:我兩者兼而有之。
梁先生不但是個好作家、好學者,還是個好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