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木鎮

陝西省寶雞市鳳縣轄鎮

平木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縣,地處鳳縣東部,東與太白縣靖口鎮接壤,南與坪坎鎮交徠界,西與河口鎮毗鄰,北與寶雞市渭濱區高家鎮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長30.9千米,總面積198.37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平木鎮下轄8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平木鎮戶籍人口9080人。2011年,平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08.7萬元,貿易成交易額達140多萬元。常住人口5815人(2020年)。

歷史沿革


1958年建衛星公社,1961年更名平木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43.6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東庄、白蟒寺、寺溝、上河、平木、蜈蚣嶺、石板溝、硬溝門、平嶺、寺河、燒鍋莊、楊河、劉家莊、齊心14個行政村。1997年,平木鄉改為平木鎮。
因相傳司馬懿命兵毀平武侯疑墓冢而名“平墓”,后將“墓”雅化為“木”。
平木鎮
平木鎮
清屬永興里。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屬東小路。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東小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稱靖口聯保處。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稱靖口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成立靖口區公署(后改為平木區公署)。
1958年9月,設衛星公社。
1961年6月,更名為平木公社,轄14個生產大隊66個生產隊。
1966年9月,更名為東方紅公社。
1970年6月,恢復平木公社。
1984年3月,改平木公社為平木鄉,轄14個行政村,73個村小組。
1997年7月,改平木鄉為平木鎮。

行政區劃


2007年11月,撤銷石板溝村並人西山村,撤銷平嶺村並人寺河村,撤銷齊心村併入劉家莊村,撤銷硬溝門村(2003年移民)。撤銷4個村,撤銷6個村民小組,合併1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轄東庄、白蟒寺、寺溝、上河、平木、西山、寺河、楊河、燒鍋莊、劉家莊10個行政村;下設5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平木鎮下轄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平木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30106200121平木村
610330106201220東庄村
610330106202220白蟒寺村
610330106207122西山村
610330106208220寺河村
610330106209220燒鍋莊村
610330106211220楊河村
610330106212220劉家莊村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10330106:200121平木村,201220東庄村,202220白蟒寺村,203220寺溝村,204220上河村,207122西山村,208220寺河村,209220燒鍋莊村,211220楊河村,212220劉家莊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轄區總人口97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60人,城鎮化率11.9%。總人口均為漢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0.16人。
截至2018年末,平木鎮戶籍人口9080人。
2021年8月17日,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平木鎮常住人口數為5815人。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平木鎮地處秦嶺南麓中低山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地形主要為山間寬谷盆地。主要山峰有石界梁,境內最高峰石界梁位於齊心村,海拔2700米;最低點硬溝門位於平木村,海拔1100米。

氣候特徵

平木鎮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多雨溫熱,冬季乾旱稍寒,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0.6℃,無霜期年平均18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40小時,年總輻射為104.9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為688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7月最多。

水文

平木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楊家河、黃牛河、莫家河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黃牛河,從東庄至西山村硬溝門流經境內東庄、白蟒寺、平木、西山等村,境內流長22.6千米,流域面積232.5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莫家河、楊家河等。

自然資源


平木鎮自然資源主要有:林地14萬畝,主要為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樹種以油松、銳齒櫟、華山松紅樺等為主;有野生動物28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羚羊等,二級國家保護動物有黑熊、黃羊、蘇門羚、青羊、錦雞、大鯢等。

經濟


綜述

2011年,平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439.6元。
鎮黨委、鎮政府按照鎮十二次黨代會和十六屆一次人代會確定的“果椒大鎮、畜牧強鎮,三產富鎮、生態示範鎮”的發展戰略,不斷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使全鎮的農村產業化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到去年底,全鎮累計栽植花椒380萬株,其中掛果110萬株,建成千畝花椒示範園9個,花椒年產量60萬斤,僅此一項,群眾增收600元;畜牧養殖存欄1.64萬頭,年畜牧產值1780萬元;藥材留存2120畝,年銷售收入90萬元;實施天保管護面積13.3萬畝,退耕還林10900畝,被寶雞市命名為生態示範鎮。200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30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凈增297元,達到1708元。
2005年,我們將繼續實施“四鎮”戰略,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為目標,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以爭創國家級花椒示範墓地為目標,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為建設和諧健康發展的新平木而努力。

第一產業

2011年,平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08.7萬元,比上年增長18.3%,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平木鎮糧食生產3015噸,其中小麥90噸,玉米2559噸,豆類93噸,薯類27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瓜果、藥材等。2011年,平木鎮蔬菜種植面積8200畝,產量10860噸;中藥材種植面積3139畝,總產量78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平木鎮生豬飼養量15560頭,年末存欄7320頭;羊飼養量3630隻,年末存欄1830隻;牛飼養量1584頭,年末存欄1204頭;家禽飼養量6.8萬羽,上市家禽3.8萬羽。畜牧業總產值0.6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6%。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累計造林7.3萬畝,其中防護林6.7萬畝,經濟林0.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13萬株,林木覆蓋率75.8%,活立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2011年,平木鎮水果種植面積8249畝,產量931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其中蘋果9300噸。漁業以池塘養殖為主,2011年,平木鎮漁業總產值4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21%。2011年,平木鎮大型農業機械1246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大紅袍花椒,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紫甘藍、菜花等。

第二產業

徠2018年,平木鎮有工業企業3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有商業網點51個,從業人數75人,2011年,平木鎮貿易成交易額達14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4.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22億元,比上年增長5.3%。金融企業1家,信用社累計發放各項貸款2950.6萬元,比上年增長13%;信用社各類存款餘額5266.0萬元,比上年增長12.5%。
2018年,平木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0個。

交通


平木鎮境內鳳(州)太(白)公路過境,境內長18千米,通村公路86千米,年貨運量2.3萬噸,年客運量12.8萬人次。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2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0米;道路鋪裝面積0.58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56平方米;城鎮橋樑1座,總長度0.06千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70平方米;圖書室11個,建築面積220平方米,藏書1.2萬餘冊。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97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1所,在校生558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平木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28萬元。

衛生醫療

截至2011年末,平木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其中鎮中心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9個。執業醫師13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病床24張、醫療設備6台。2011年,平木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3萬人次。2011年,平木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720人,參合率100%。

基礎設施

平木鎮交通、通訊發達,文化、衛生設施齊全。到2004年底,全鎮13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三通”,固定電話入戶1111戶,佔全鎮總戶數的46.2%;新建移動通訊基站4個、信號覆蓋10個村60個村民小組;有線電視入戶1334戶,佔總戶數的55.5%;實施能源建設9個村,621戶群眾用上了乾淨衛生的戶用沼氣。截止2004年底,全鎮共有中小學10所,在校學生1450名,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醫院,衛生所12個,醫護人員28名,病床數13張。鎮域內電力,商業、郵電,金融機構較為齊全。

政治


平木鎮黨政班子團結,運轉正常。鎮黨委共有9名成員,其中黨政領導7名,專職委員2名。7名領導中,大學文化程度的4名,中專、高中3名;最大年齡46歲,最小37歲,平均年齡40歲,結構合理。全鎮有黨支部17個,黨員3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