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

陝西省寶雞市鳳縣轄鎮

河口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縣管轄,河口鎮地處秦嶺腹地,位於鳳縣東北部,距縣城32公里,東與平木鎮相連,南與留鳳關鎮坪坎鎮交界,西與鳳州鎮、紅花鋪鎮接壤,北與黃牛鋪鎮毗鄰,因地處安河、候家河、洞溝河三水交匯之處,昔稱“合河口”,后改今名,於1985年4月建鎮,鎮政府駐地河口村,全鎮轄14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7664人(2020年)。總面積404.40km²。

河口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6.1千米,總面積404.40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河口鎮下轄9個行政村。2011年,河口鎮農業總產值達到6009.3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7.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20億元。

歷史沿革


因地處安河、侯家河、洞溝河三水交匯的河口而得名。
清光緒年間屬東小路轄。
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東小區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河口聯保處。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為河口鄉公所。
1949年11月,屬三、四區區公所管轄。
1953年12月,屬河口區公所管轄。
1958年6月,設東風公社。
1959年1月,改為河口公社,轄12個生產大隊、63個生產隊。
1984年4月,改河口公社為河口鎮,轄12個行政村、64個村民小組。
2007年11月,撤銷老廠村併入陳家岔村,撤銷常樹溝村併入河口村,撤銷羅家莊村併入黃牛嘴村,撤銷土橋村併入侯家河村,撤銷太陽升村併入安河寺村。撤銷3個村,合併16個村民小組。
2011年7月,岩灣鄉併入河口鎮。
河口鎮
河口鎮

行政區劃


河口鎮城鎮規劃區1.5平方公里,鎮內交通便利,位置優越,駐地派出所、法庭、郵政、金融、電力、醫院、學校等機構健全,供水、通訊、有線電視等設施完善,功能齊全,駐鎮有國營林場,縣屬企業水泥廠、八卦廟金礦及鄉鎮企業21家,個體工商房143戶。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轄下壩、河口、黃牛咀、安河寺、東溝河、侯家河、陳家岔、陳家老、唐溝、核桃壩、石埡子、岩灣、韓家莊、沙壩14個行政村;下設8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河口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河口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30104200121河口村
610330104201122下壩村
610330104202220黃牛咀村
610330104204220安河寺村
610330104209220陳家岔村
610330104211122岩灣村
610330104212220沙壩村
610330104214220石鴨子村
610330104215220核桃壩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口鎮地處鳳縣東北部,東與平木鎮相連,南與留鳳關鎮、坪坎鎮交界,西與鳳州鎮、紅花鋪鎮接壤,北與黃牛鋪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6.1千米,總面積404.4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458.14平方千米,佔99.7%;水域1.38平方千米,佔0.3%。

地形地貌

河口鎮地處秦嶺腹地,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地形主要為秦嶺褶皺帶。主要山脈有夫子嶺、關嶺梁、張家山、秦嶺梁等,最高峰秦嶺梁位於沙壩村,海拔2470米;最低點孟家店位於下壩村,海拔1100米。

氣候特徵

河口鎮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溫日較差大,小氣候頻繁。多年平均氣溫11.1℃,極端最低氣溫-16.5℃,極端最高氣溫37.3℃,最低月均氣溫-4.5℃,最高月均氣溫26℃。生長期年平均284天,無霜期年平均3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5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82.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16天,最多達138天(1967年),最少為93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939.4毫米(195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22.3毫米(1969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7月最多。

水系水文

河口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安河、車道河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安河,從陳家岔至下壩村,流經境內陳家岔、侯家河、河口、下壩村等,境內流長45.1千米,流域面積41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05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河口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鉛、鋅、金、銅、鐵、銻、煤、石墨、石灰石、水晶石、雲母石等。其中鉛鋅儲量100多萬噸,鐵礦地質儲量128.78萬噸。非金屬礦(主要有石灰石、石墨)儲量在260萬噸以上。
河口鎮有林地40.5萬畝,其中針葉林3.8萬畝,闊葉林18.2萬畝,其他為混合葉林。
河口鎮有野生動物有28種,主要有錦雞、羚羊、林麝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轄區總人口1165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5人,城鎮化率4.8%。另有流動人口653人。總人口中,男性6184人,佔53.04%;女性5475人,佔46.96%;14歲以下1304人,佔11.20%;15—64歲9335人,佔80.05%,65歲以上1020人,佔8.75%。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11641人,佔99.8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37人。
截至2018年,河口鎮戶籍人口11082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口鎮常住人口7664人。

經濟


河口鎮地處秦嶺腹地,因獨特的地形和地質構造,賦予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鎮海拔最低為1180米,最高為1580米,境內農業用地3490公頃,可開發利用的荒坡、荒地3000多公頃,草場300公頃;林地4400多公頃,經濟林、用材林多達22種,活木蓄積32萬立方米;藥用植物10餘種。已初步控明金屬礦有鉛、鋅、金、銅、銻,非金屬有煤、石灰石、水晶石,雲母石等。尤其是鉛、鋅、鐵礦品位高,儲量大,開發利用前景可觀。農特產品眾多,盛產藥材、花椒、核桃、生漆等。集鎮貿易歷史悠久,每月公曆2、5、8為逢集之日,每年農曆二月二為傳統的山貨交易古會,農特產品眾多,遠近聞名,商賈雲集,交易活躍,市場繁榮。

綜述

2011年,河口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121.1元。
2018年,河口鎮有工業企業45個;其中,規上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河口鎮農業總產值達到6009.3萬元,比上年增長22.4%,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河口鎮糧食生產4139噸,人均355千克。其中小麥761噸,玉米2980噸,豆類52噸,薯類34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瓜果、藥材等。2011年,河口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39畝,產量29噸,其中油菜籽產量13噸;蔬菜種植面積13850畝,產量17517噸。中藥材種植面積11560畝,產量3697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河口鎮生豬飼養量5.5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羊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0.8萬隻;牛飼養量0.8萬頭,年末存欄0.6萬頭;家禽飼養量8.5萬羽,上市家禽6.6萬羽。2011年,河口鎮生產肉類1430.69噸,其中豬肉973.28噸,牛肉210.00噸,羊肉98.40噸;禽肉158噸。畜牧業總產值0.3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1.6%。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累計造林10.7萬畝,其中防護林9.2萬畝,經濟林1.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60.5萬株,林木覆蓋率75.5%,活立木蓄積量178萬立方米。2011年,河口鎮水果種植面積4288畝,產量1818噸,主要品種有蘋果,其中蘋果1800噸。2011年,河口鎮大型農業機械1216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大紅袍花椒,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蘋果、蔬菜、土蜂蜜等。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7.1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6.40%。2011年,河口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1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1億元,比上年增長16.2%。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商業網點130個,職工260人。2011年,河口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5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30%。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291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853萬元。

交通


河口鎮境內鳳(縣)太(白)公路過境,境內長26千米。通村公路25千米。年客運總量9.8萬人次,貨運總量12.01萬噸。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84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45米;城鎮橋樑1座,總長度0.02千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文化站2個,建築面積608平方米;公共圖書室21個,建築面積825平方米,藏書2.8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46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刺繡、剪紙、民間編織等。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09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2所,在校生575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河口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1.5萬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河口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鎮中心衛生院2個,村醫療衛生室14個;病床77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7張。專業衛生人員32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河口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3萬人次。2011年,河口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04萬人,參合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