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下轄鎮

河口鎮,隸屬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位於鉛山縣境北部,東與鵝湖鎮為鄰,西與汪二鎮接壤,南與永平鎮、虹橋鄉毗連,北隔信江與新灘鄉相望。轄區面積為68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及12個行政村,下設121個居民小組和85個自然村。2019年末,河口鎮轄區常住人口7.11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5.41萬人,城鎮化率為76.11%。

河口鎮在歷史上與景德鎮樟樹鎮吳城鎮並稱為江西四大名鎮,保存著較完整的明清古街及大量贛派建築。

2018年末,河口鎮境內有工業企業45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家。

歷史沿革


河口鎮是座千年古鎮,古稱“沙灣市”,僅有二三家店鋪,為一個農村定期圩場。
明萬曆十年(1582),建鎮定今名。其時,河口鎮鎮區面積6平方千米,進入以河興商、以商興街的大發展時期,成為“技藝雜沓、舟車四齣、商賈雲集、五方雜處”的“八省碼頭”、中俄“萬里茶道”第一鎮、江西四大名鎮之一。
1949年5月4日,河口解放,成立中共河口市委、市人民政府,隸華東局東北區管轄;是年6月,復為縣轄鎮;7月,縣治所由永平遷河口。
1958年10月,成立河口鎮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撤社復為鎮,轄解放、民主、和平、聯合、復興、團結、勝利、城南8個社區和民和、清湖、韓家3個村。
2001年12月,福惠鄉、河口茶場整建制併入河口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0年,檀合村因省重點工程倫潭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需要,從天柱山鄉移民搬遷至河口鎮茶場附近。
2013年12月,檀合村正式划入河口鎮人民政府管轄,更名為河口鎮檀合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10月,河口鎮下轄5個社區及12個行政村:獅江社區、城東社區、城南社區、黃崗山社區、城西社區、清湖村、韓家村、虞家村、七里村、洋田村、柴家村、玉石村、高嶺村、鳳來村、洋洲村、汭口村、檀合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口鎮位於鉛山縣境北部,地理坐標為117º35´33″—117º43´45″,北緯28º13´08″—28º18´45″之間,東與鵝湖鎮為鄰,西與汪二鎮接壤,南與永平鎮、虹橋鄉毗連,北隔信江與新灘鄉相望。河口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4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28千米,總面積為6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64.38平方千米,佔94.68%;余為水域。

地形地貌

河口鎮鎮南為一帶丘陵,中部為衝擊平原,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最高點位於高嶺村的銅錢崗,海拔469米,最低點位於柴家村信江河南岸沙地,海拔43.1米。南部丘陵林木茂盛,主要是濕地松油茶、雜木等樹種,形成一道綠色長廊。

氣候

河口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年均氣溫17.9℃,無霜期約有255天,年降雨量1733毫米。

水文

河口鎮區東為鉛山河,由永平鎮從南向北奔流,過該鎮安洲村后入境,至鵝湖鎮鳳來村西南注入信江。信江從東向西流淌,穿流境北,至柴家村西奔汪二鎮。

人口


2017年末,河口鎮有常住人口6.79萬人。
2018年末,河口鎮有戶籍人口7.75萬人。
2019年末,河口鎮轄區常住人口7.11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5.41萬人。是年,人口出生率10.57‰,人口死亡率5.51‰,人口自然增長率5.06‰。

經濟


綜述

2017年末,河口鎮境內有企業343家,企業從業人數9620人。

工業

2017年末,河口鎮境內有工業企業4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
2018年末,河口鎮境內有工業企業4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

商貿

2018年末,河口鎮境內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42家。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7年末,河口鎮城鎮建成區面積達5.03萬公頃。
2019年末,河口鎮城鎮化率為76.11%。

交通

河口鎮境內有峰福鐵路、237國道穿境而過。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河口,因處於信江與鉛山河匯合處而名,鎮以政府所在地得名。

文物古迹

河口古街
河口古街全長5華里,分為一堡街、二堡街、三堡街和半邊街,保存有紙號、茶行、藥店等300多棟老字號古建及老宅民居。老字號的商鋪多為中西合璧,具有代表性的有百年藥店金利合、吉生祥、江西省銀行、清代郵政局、各地眾多會館等等。

榮譽稱號


2014年3月,河口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