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

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下轄鎮

河口鎮地處河口瑤族自治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雲南省東南端,跨東經103°24′-104°17′,北緯22°3′-23°02′之間,面迎北部灣海風,背靠大圍山為樑柱,東鄰南溪鎮,北毗瑤山鄉,東西兩面為南溪河、紅河所環繞,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老街、谷柳隔河相望。居滇越鐵路和昆河公路終點,是中越交通要道和我國打開南門、走向亞太的重要窗口及國家級口岸,是中越兩國邊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邊陲重鎮。全鎮總面積為190.02平方公里,國境線長56公里。

全境地形狹長,分佈在紅河、南溪河河谷地帶,北高南低,最低海拔為兩河匯合處76.4米,最高海拔為中寨回龍山1005米。年平均氣溫22.6°C,歷年最低氣溫18°C,最高氣溫42°C。年均降雨量為1700毫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適於各種熱帶水果香蕉,菠蘿、芒果、龍眼、荔枝和橡膠、柚木、肉桂等,是河口鎮的一大產業。礦產資源有石墨礦矽線石、銅礦等。

社會


基礎設施

2006年共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實施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實施了檳榔社區龍泉路防洪溝改擴建工程;二是建成了合群社區一條半衛生路;三是實施了城郊村辦公用房、排澇灌溉渠、蔬菜大棚、標準化豬廄、民房修繕、光纜閉路有線電視等的工程建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進一步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衛生
河口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和重大疾病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時間應急機制。在全鎮範圍內大力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廣泛動員全鎮人民群眾積極投入愛國衛生運動,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極大地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不良的衛生習慣;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落實農村計劃生育“獎優免補”政策;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實現人口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
截至2008年末,全鎮共有居民626戶1721人。其中:農業戶161戶728人。

城市建設

2014年河口鎮已基本實現城市化。
河口鎮[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河口鎮]
河口鎮[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河口鎮]

文化


截至2008年末,全鎮共有中學2所,小學3所,教師230人。其中,全鎮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57人,中學生857人,小學生1700人。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65%。全鎮建有文化站1個,文娛隊4支,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旅遊


河口面迎北部灣的海風,背靠大圍山樑柱,城區四季濃蔭,花果飄香,是一座具有熱帶、亞熱帶風光的城市。河口年平均氣溫22℃,最高氣溫40.9℃,最低氣溫l.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6℃,年平均降雨量1587.3毫米,降雨長達163天。夏日長,濕度大,雨量充沛,森林資源得天獨厚,南溪河兩岸都是熱帶原始溝穀雨林景觀,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尤以江河、溶洞景觀、瑤族風情著稱,現闢建南溪河省級風景區。鱉和黃魚是紅河的特產,在這裡還可以品嘗到一些越南的土特產和風味小吃。
河口跨境旅遊
河口縣河口位於雲南省的東南端,也是紅河州的東南端,因地處紅河與南溪河的交匯口,故名河口。河口是國家一類口岸,雲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中國西南地區進入東南亞最便捷的陸地通道之一。
中越公路橋橫跨南溪河、連通河口和越南老街,它於1999年修建,2000年1月8日竣工投入使用。中越鐵路大橋是滇越鐵路上連接中國與越南的跨國橋樑,是中越關係的歷史見證,它修建於1903年,1904年竣工,全長76米。
南溪河漂流河口的南溪河漂流極具挑戰性,它集冒險、健身、娛樂、休閑、遊山玩水等為一體,使遊客煥發歷險克難的勇氣和智慧,感受遊山玩水的痛快。南溪河是紅河的一條一級支流,發源於蒙自鳴鷲,由北向南,穿行在崇山峻岭間,在河口匯入紅河入越南。其最大流量在8月可以達到800多立方米/秒,最小在3月也有30立方米/秒左右。一般情況下,南溪河有的河段水急如萬馬奔騰,氣勢驚人,有的河段卻波緩如鏡,晶瑩平滑。南溪漂流的起漂點在南溪鎮北面的昆河公路旁,終點在河口中越大橋,全程32公里,其中壩吉至河口一段8公里為中越界河。南溪河32公里的漂流,可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約五六公里,水急灘險,集中了6個險灘和40多個急灘,此起彼伏,驚險刺激。中段波平水緩,徜徉其中,心曠神怡。下段八九公里,是中越邊界河。漂流的工具是可乘坐12人的特製的橡皮汽艇,安全舒適。漂流時間3小時左右。漂流開始后,橡皮汽艇將依次經過“牛郎灘”、“軍艦石灘”和整個漂流中最激動人心、最驚險刺激的“石門關”,而後進入平緩的河面,沿岸可以欣賞迷人的南國風光。青山如黛,碧水長流。兩岸蒼翠的叢林中,不時可以看到穿梭而過的汽車和火車。穿過中越大橋,就到了漂流的終點,遊客可以上岸沖洗和更衣。

交通


蒙河鐵路終點,翠綠欲滴的四連山下,一座具有亞熱帶風光的邊境城鎮就是河口瑤族自治縣的所在地--河口市。河口市隔河與越南的老街相望,是雲南重要的邊貿城市之一。河口有高等級公路和蒙河連接昆明、河內。它距箇舊市200多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蒙河、公路的終點,泛亞鐵路的必經之地,這條鐵路是雲南與東南亞國家目前唯一的國際鐵路。,成為雲南與東南亞通商貿易的商埠,越南商品一條街商賈雲集,生意興隆,是中越邊境的重要貿易城市。

行政區劃


2014年,全鎮轄5個村(居)民委員會:壩灑村、北山社區、檳榔社區、城郊村、合群社區,7個村(居)民小組。
河口鎮
河口鎮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河口鎮
河口鎮
河口鎮地處河口瑤族自治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雲南省東南端,跨東經103°24′-104°17′,北緯22°3′-23°02′之間,東鄰南溪鎮,北毗瑤山鄉,東西兩面為南溪河、紅河所環繞,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老街、谷柳隔河相望。居滇越鐵路和昆河公路終點,是中越交通要道和我國打開南門、走向亞太的重要窗口及國家級口岸,是中越兩國邊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邊陲重鎮。全鎮總面積為190.02平方公里,國境線長56公里。

氣候特徵

河口鎮是河口瑤族自治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國家一類沿邊開放口岸—河口口岸所在地,位於雲南省東南端。最高海拔1005米,最低海拔76.4米,年平均氣溫22.6℃,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相對濕度80%,屬熱帶季風雨林氣候。東西兩面,南溪河、紅河環繞,與越南的老街省省會老街市隔河相望,國境線長56公里,是我國“南方絲綢之路”的第二條通路。
年平均氣溫22.6°C,歷年最低氣溫18°C,最高氣溫42°C,屬熱帶季風雨林氣候。年均降雨量為1700毫米。

地形地貌

全境地形狹長,分佈在紅河、南溪河河谷地帶,北高南低,最低海拔為兩河匯合處76.4米,最高海拔為中寨回龍山1005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4年,全鎮土地總面積19002.24公頃,其中農用地16099.3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4.72%;建設用地1278.3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73%;其他土地1624.5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55%。

礦藏資源

礦產資源有石墨礦、矽線石、銅礦等。

人口民族


2014年,全鎮總人口為28284人,其中非農人口27333人。

經濟


綜述
河口鎮
河口鎮
2008年,全鎮經濟總收入2259.8萬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265.4萬元,糧食總產量16.7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55公斤。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收入6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39元。
2014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5844萬元,工業總產值3608萬元,農民人均所得達17130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2521畝,糧食總產量達55.37萬公斤。
第一產業
2014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5844萬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2521畝,糧食總產量達55.37萬公斤。
第二產業
201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60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