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轄鎮

河徠口鎮,隸屬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東接皋蘭縣,南瀕黃河,西連達川鄉,北鄰永登縣。區域面積114.91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14312人。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皋蘭縣第四區。1949年10月,為皋蘭縣湟惠區河口鄉。1955年11月,划入蘭州市,成立河口區。1957年2月,設立河口街道。1958年8月,改西固公社河口大隊。1961年6月,析出成立河口公社。1962年1月,成立達川公社。1982年,河口撤公社建鄉。 2015年,撤鄉改鎮。 2020年6月,河口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

2018年,河口鎮有工業企業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家。

歷史沿革


清代,屬皋蘭縣西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皋蘭縣第四區。
1949年10月,為皋蘭縣湟惠區河口鄉。
1955年11月,划入蘭州市,成立河口區。
1956年8月,河口區併入西固區。
1957年2月,設立河口街道。
1徠958年8月,改西固公社河口大隊。
1961年6月,析出成立河口公社。
1962年1月,上車、岔路、河嘴、吊庄4生產大隊劃出成立達川公社。
1982年,河口撤公社建鄉。
2015年,撤鄉改鎮。
河口古鎮
河口古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口鎮東接皋蘭縣,南瀕黃河,西連達川鄉,北鄰永登縣。區域面積114.91平方千米。

政治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西固區河口鎮積極響應,全力抓好“三農”工作。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組織作用,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切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二是以成立專業合作社為形式,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依託基地建設,逐步構建“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重點在紅棗、西甜瓜、胡蘿蔔、番茄、養殖業上狠下功夫,建立大灘村西甜瓜專業合作社;三是以關注民生為重點,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積極幫助農戶修繕水渠、硬化鄉村道路,開展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全鄉農村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河口鎮下轄河口1個居民委員會,張家台、八盤、河口、崗鎮、青楊、石圈、鹹水、大灘8個村民委員會。
2020年6月,河口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河口社區、河口村、青楊村、石圈村、崗鎮村、鹹水村、八盤村、張家台村、大灘村,鎮人民政府駐河口北街148號。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河口鎮轄區總人口1215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74人,城鎮化率21.2%。另有流動人口231人。總人口中,男性6268人,佔51.6%;女性5885人,佔48.4%;14歲以下1569人,佔13%;15~64歲9424人,佔77%;65歲以上1160人,佔1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073人,佔99.3%;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共80人,佔0.7%。
2017年,河口鎮常住人口14569人。
2018年,河口鎮戶籍人口14312人。
河口鎮永登縣
河口鎮永登縣

經濟


2011年,河口鎮有耕地面積0.9萬畝,人均0.8畝。農業總產值0.7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980.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867畝,產量1467噸,主要品種有大蔥、西紅柿、洋蔥等,其中大蔥1680噸,西紅柿6647噸,洋蔥909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羊飼養量年末存欄0.4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7萬羽。
2011年,河口鎮工業初步形成了以生物科技、化工、建築材料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3.9億元。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109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億元,比上年增長19%,財政總收入530萬元,比上年增長11.7%。
2018年,河口鎮有工業企業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家。
河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鄉政府狠抓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無公害精細蔬菜2000餘畝,全鄉養殖特別是養牛業發展形勢良好,鄉鎮企業形成了集農業、工業、交通業、商飲服務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農村經濟結構,成為河口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利用閑置場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工程機械、客運車輛交易項目,投資720萬元,建成甘肅易通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達900萬元,利稅175萬元,企業經濟效益顯著。
2008年,西固區河口鎮先後完成河口、青楊、崗鎮、石圈、張家台、大灘六個村人飲工程建設,解決了全鄉8000餘人吃水難問題。河口鎮投資172萬元,建成河口鎮安全人飲供水站,解決了河口、青楊、崗鎮、石圈四個村飲用水困難,並成立了河口鎮安全用水管理協會。青楊、石圈運行正常;崗鎮、河口因村級自用管線嚴重老化,待管網更新后可立即投入使用。投資49萬元,完成了大灘村安全人飲凈化水入戶工程;投資10萬元,維修和更換人飲管道,保證了張家台村人飲用水。同時,為確保安全用水,投資1.8萬餘元,對各村蓄水池井蓋進行了水泥加築,加強了飲用水安全防範。
2008年入夏以來,西固區出現了惡劣天氣,對西固區部分鄉鎮的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河口鎮是西固區遭受惡劣天氣較為嚴重的一個鄉,為了減少惡劣天氣對當地農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河口鎮一方面進行廣泛宣傳,做好預防,定期召開會議,精心部署,合理安排預防工作,組織鄉村幹部深入村舍,積極宣傳惡劣天氣的危害性,提醒村民及早預防,特別防止洪水,洪澇沖毀耕地、淹沒農作物的危害。另一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結合鄉情,把握全局,進行研究,從組織領導、資金投入、應急措施等方面著手,認真制定了應急預案,以免給農業生產帶來更大的損失。另外,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提高生產補救能力,對已經造成損失的鄉村積極入戶,調查了解,摸底上報,同時對困難群眾給予一定的經濟救助,盡量減少農業損失。

交通


2011年,河口鎮有甘青、甘新、蘭海3條高速公路過境。
河口南站
河口南站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河口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農家書屋8個,體育場地2處。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4.5%。

教育

2011年末,河口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72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6所,在校生646人,專任教師10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46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河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衛生所8個;病床15張,固定資產總值19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7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河口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3戶,人數618人,支出116.6萬元,比上年增長0.9%;城市醫療救助96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4戶,人數597人,支出50萬元,比上年增長18.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5人,支出3.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2萬元,社區服務設施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其他服務設施5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684人,參保率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