箇舊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市

箇舊市是中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市,位於東經102°54′至103°25′、北緯23°01′至23°36′之間。“箇舊”是以彝語“果作”的音譯演化而來的,意即種蕎子、吃蕎飯的地方。

箇舊距省城昆明280公里,離越南200公里。全市國土面積1587平方公里,總人口45.3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95萬人,城市化水平達68.30%,城市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18萬人。境內世居彝、壯、回、苗、傣、哈尼等少數民族共12萬多人。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84363人。

箇舊是以生產錫為主並生產鉛、 鋅、銅等多種有色金屬的冶金工業城市,是中外聞名的“錫都”。當地以產錫著名,開採錫礦的歷史有約2000年,是中國最大的產錫基地,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產錫基地。

箇舊是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武術之鄉、全國綠化先進城市,並在雲南省最先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歷史沿革


西漢屬益州郡賁古縣。東漢屬益州益州郡賁古縣。
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賁古縣。西晉屬寧州興古郡賁古縣。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梁水郡賁古縣。北朝周屬南寧州。
隋隸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劍南道黎州,唐南昭國屬通海都督,宋大理國隸秀山郡。
元至元十三年(1276),設蒙自縣,屬臨安路,箇舊是蒙自縣屬五鄉中的一鄉,同時也是蒙自十二里中的上六里之一,稱箇舊里。
明朝為一林庄,歸臨安府蒙自縣所轄。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箇舊設廠稱“箇舊廠”,專收錫、銀課稅。
光緒十一年(1885),設箇舊廳,建立衙署,專管礦務。
民國18年(1929),廢道后直屬雲南省。
民國31年(1942)屬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
民國37年(1948)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
民國38年(1949)第五區駐地遷箇舊縣。
1950年屬蒙自專區。1950年1月27日,箇舊縣在紅河兩岸的和鄰鄉劃歸新設立的新民縣。
1951年1月10日,政務院批准:撤銷箇舊縣,設立箇舊市,屬雲南省轄。其轄區以礦區為主,並將原箇舊縣的寶華區、天錫區及上方區之一部劃歸礦區,蒙自縣屬的大屯區之一部划入,箇舊縣舊屬的雲河區併入蒙自縣。
1958年9月16日,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地由蒙自縣遷至箇舊市。
1958年10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1次會議決定:撤銷蒙自縣,將原蒙自縣全部地區劃歸箇舊市。撤銷開遠縣,將原開遠縣的六區全部和七區的4個鄉、五區的1個鄉劃歸文山縣,其餘地區劃歸箇舊市。 
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恢復原併入箇舊市並撤銷的開遠、蒙自2縣建制,其行政區域仍照原撤併前不變,開遠、蒙自2縣由箇舊市領導。
1961年2月14日,國務院批複:將原由箇舊領導的開遠、蒙自2縣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領導。
1988年,箇舊為雲南省計劃單列市,行使地州級經濟管理權。2003年1月29日,紅河州政府駐地由箇舊市遷移至蒙自縣。
1997年,箇舊市轄1個街道、8個鎮、4個鄉:城區街道、沙甸鎮、錫城鎮、雞街鎮、大屯鎮、乍甸鎮老廠鎮卡房鎮蔓耗鎮、賈沙鄉、保和鄉、倘甸鄉、黃草壩鄉。
2001年,全市轄1個街道、8個鎮、4個鄉:城區街道、錫城鎮、雞街鎮、大屯鎮、乍甸鎮、老廠鎮、卡房鎮、蔓耗鎮、沙甸鎮、倘甸鄉、賈沙鄉、保和鄉、黃草壩鄉。
2003年4月25日,撤銷箇舊市黃草壩鄉、蔓耗鎮,合併設立蔓耗鎮,鎮政府駐原蔓耗鎮政府駐地。
2005年,箇舊市撤銷雞街鎮、倘甸鄉和乍甸鎮,合併設立雞街鎮,鎮政府駐原雞街鎮政府駐地。 
2019年,雲南省箇舊市撤沙甸鎮、大屯鎮,設沙甸街道、大屯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箇舊地處雲貴高原的南端,位於東經102°54′至103°25′、北緯23°01′至23°36′之間,市區地處陰、陽兩山之間。面積1587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年平均氣溫16.4℃,最冷月(1月):10.1℃,最熱月(7月):20.5℃,被稱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地形狀況

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0米,市區海拔1688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箇舊的地下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錫、銅、鋅、鎢等有色金屬儲量達650萬噸,其中錫的保有儲量90多萬噸,佔中國錫儲量的1/3。此外還有鈹、鉍、鎵、鍺、鎘、銀、金等稀貴金屬,霞石儲量約30億噸,為全國霞石儲量之冠。
箇舊不僅錫礦儲量豐富,其它有色金屬資源也十分豐富。箇舊的礦藏資源種類多達28種。
箇舊
箇舊

生物資源

箇舊由於海拔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
箇舊森林覆蓋率32.3%,有喬木420種,經濟林11種,竹子5種,野生藥材200多種,野生花卉270餘種,珍稀植物有雲南金花茶、望天樹、桫欏、董棕、雲南穗花杉、柄翅果、多歧蘇鐵等9種,珍稀動物有長臂猿、雲豹、麝、水獺、巨蜥等11種。其中,被稱為“生物活化石”的紅河多歧蘇鐵,為蔓耗熱帶雨林中所獨有。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2月,箇舊市轄3個街道、5個鎮、2個鄉。 
鄉鎮面積
城區街道12平方千米
沙甸街道15.1平方千米
大屯街道132.81平方千米
錫城街道 128.8平方千米
雞街鎮72.44平方千米
老廠鎮106.27平方千米
卡房鎮342.6平方千米
蔓耗鎮103.27平方千米
賈沙鄉316.5平方千米
保和鄉143.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84363人,其中:男性191415人,女性192948人。少數民族人口162892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42.4%。出生人口4324人,死亡人口5040人。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1萬人,比2016年下降0.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0.45‰、6.89‰、3.56‰,城鎮化率達74.2%。

經濟


綜述

2017年末,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43.4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31億元,增長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9.9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9.26億元,增長9.9%。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9%、53.4%和40.7%,第一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16億元,增長14.2%,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7.6%。
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19億元,增長20.1%。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95.72億元,增長25.3%;房地產開發投資23.28億元,下降21.6%。
第一產業投資額完成24.12億元,下降1.5%;第二產業投資額完成127.2億元,增長11.2%;第三產業投資額完成167.68億元,增長32.3%。
交通運輸業完成投資5.38億元,下降16.1%;工業投資(不含電力)完成126.38億元,增長18.2%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18.2億元,下降1.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5億元,增長6.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47億元,增長17.6%。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289.83億元,比年初增長14.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72.03億元,比年初增長7.3%。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222.52億元,比年初增長13.2%。

第一產業

2017年末,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5.54億元,增長6.3%;實現農業增加值14.69億元,增長6.3%。
全年糧食產量達7.79萬噸,增長0.1%;肉類總產量8.51萬噸,增長7.8%;牛奶產量3.06萬噸,增長6.3%;期末大牲畜存欄15.18萬頭,增長15.3%;期末生豬存欄49.3萬頭,增長6.9%;肉豬出欄77.72萬頭,增長5.7%。
全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0.8千公頃,減少耕地灌溉面積0.76千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30416萬瓦特,增長2.6%;農用大中型拖拉機1106台,小型拖拉機1534台,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150萬瓦特。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33萬噸,農村用電量8467萬千瓦時

第二產業

2017年末,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13.55億元,增長8.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採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7%;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
全市資質建築業企業(不含外地在本地從事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0.34億元,增長18.5%

第三產業

2017年末,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63億元,增長12.4%。
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6.66億元,增長12%;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4.97億元,增長13.1%。
公有經濟實現零售額37.33億元,增長11.7%;非公有經濟實現零售額44.3億元,增長12.9%。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1.3%,比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3%,比去年上漲1.5個百分點。
全年市屬企業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57萬美元,增長8.8%。其中出口完成119萬美元,下降77.4%;進口完成738萬美元,增長1.8倍。
截止12月,招商引資投資5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上報12個,3000萬元以上新簽約項目上報11個。實際引進省外到位資金87.07億元,其中工業項目省外到位資金42.33億元
全年接待海外遊客2099人次,增長11.1%。旅遊外匯收入122.37萬美元,增長23.0%。接待國內遊客379.81萬人次,增長33%。國內旅遊收入41.07億元,增長73.4%。全市旅遊業總收入41.15億元,增長73.3%。

交通


箇舊市高等級公路和窄軌鐵路直達昆明,南至緊鄰越南的邊境重鎮河口,境內公路網四通八達。
箇舊市轄區內的公路狀況為:北、東面的倘甸、沙甸、雞街、大屯一帶以326線(昆河公路)、323線作為骨架支撐相互連接並與開遠、蒙自、建水相通,是箇舊通往昆明和內地的主要通道。
箇舊西南部的賈沙、保和、卡房、老廠一帶因地勢偏僻、公路等級低、交通條件差。
到2002年底,箇舊境內共有公路276條(段),總里程達1375.762公里。其中:省管公路10條(段),計287.63公里;管轄公路1條(段)47公里;市管公路265條(段),計1041.21公里。市管公路包括縣道3條(段)計73.8公里,鄉道222條(段),計768.91公里,專用道40條(段),計198.42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箇舊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2017年末,全市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公路運輸總周轉量9.11億噸公里,增長13.5%。

社會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全市有完全中學4所,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普通小學136所(含教學點)。全市高中招生1913人,在校學生5974人;初中招生4851人,在校學生13599人;小學招生5330人,在校學生32850人。幼兒園61所,在園幼兒13094人。2017年高考上線人數1972人,上線率92.67%。 

科技事業

2017年末,全年共組織申報國家、省、州級科技計劃項目27項,其中省級26項,州級1項。全市共有13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文化事業

2017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群眾藝術館1個,文物管理所1個,文物保護單位46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達30.8萬冊。全市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9.5%和99.4%。 

醫療事業

2017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276個,床位3625張,衛生技術人員3956人,執業(助理)醫師1290人。 

體育事業

2017年末,全市有群眾體育協會組織8個,共建成67條健身路徑。 

居民生活

2017年末,全市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39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8元,增長9.3%。 

勞動就業

2017年末,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014人,年末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9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14%。 

社會保障

2017年末,全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8000人。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人數113300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266815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4308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9030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4020人。
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53745.9萬元,建檔立卡脫貧人口2903人,未脫貧人口5596人。
全年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0個,提供床位 725張;社區服務機構91個,提供床位709張,收養救助人數546人。全市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602人,共支出城鎮低保資金11973萬元;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431人,共支出農村低保資金1727.71萬元。 

環境保護

2017年末,全年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天數365天,達到二級的天數351天,建成區環境雜訊達標區5個,環境雜訊達標區覆蓋率47.92%。全市森林覆蓋率為34.32%。

旅遊


老陰山景區曼耗風景名勝區飛霞洞黑馬井漢墓群
倘甸新石器文化遺址金湖文學林丫沙底溫泉渡假假區
寶華公園尼格藍色溫泉合田民俗村金湖文化廣場
綠水河熱帶雨林戈賈森林公園沙甸大清真寺龍園水上娛樂中心

特色食品

斗姆閣滷雞油淋鴨水泡梨木瓜涼水
鬼火綠小米辣系列嚕沙梨米線紫米露冷飲系列
燒豆腐小卷粉特色自釀酸奶黃萢、白萢

獲得榮譽


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雲南省園林城市
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