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楓林
苗楓林
苗楓林(1931.10~2013.01.12),男,漢族,原名苗豐麟,筆名林泉,山東省威海市人,相當大專學歷。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山東省委原常委,第五屆山東省委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公文學學科奠基人和中國公文寫作研究會創始人。2013年1月12日,苗楓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2010年苗楓林在全國第十二屆公文學術年會上
1956年,就讀於中央團校並留校任教,先後任中央團校教員、黨支部副書記。
1985年11月起,先後任山東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社科聯主席,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黨組副書記。
198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003年12月,離職休養。
山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
山東大學教授;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苗楓林
中國公文寫作研究會會長;
中華詩詞學會顧問;
山東省詩詞學會會長;
山東省老年學會會長。
苗楓林
2013年1月15日下午,苗楓林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濟南殯儀館舉行。
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送了花圈。
濟南殯儀館第一告別廳莊嚴肅穆,苗楓林同志的遺體安放在鮮花簇擁的大廳中央,上面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紀委和濟南軍區、省軍區、省武警總隊的領導同志姜異康、姜大明、劉偉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陳光林,濟南軍區老同志宋清渭,省直機關黨政幹部代表,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各市和各界群眾代表,苗楓林同志的生前友好及家鄉代表等,前往殯儀館為苗楓林同志送別,並對其親屬表示慰問。
中央部門和老同志宋法棠、陳建國、吳愛英、韓寓群、張全景等,省里的老同志蘇毅然、梁步庭、趙志浩、李振、陸懋曾、李春亭、韓喜凱等,通過不同的方式對苗楓林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對其親屬表示慰問。
苗楓林同志的遺體1月15日火化,骨灰安放在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
作品
著有專著《中國公文學》。
編著有 《中國用人思想史》《中國古代心戰》《步履集》《孔子文化大全》《世界改革史》《中國古代名物大典》《國家公務員寫作辭典》《當代公文寫作》等。
另有歷史電視劇劇本《墨子》。
作品述評
不戰而屈人之兵——讀苗楓林《中國古代心戰》
《中國古代心戰》
心理戰自古有之,它伴隨著戰爭的歷史而發展。中國是一個戰史記載十分久遠的國家,心戰作為一種思想和實戰,幾乎同中國的戰史一樣悠長。心戰代表了中國古代兵道的智慧,是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有效手段。歷代兵家都主張把心戰置於軍事鬥爭的首要位置。早在2500多年前,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兵書之中,就已蘊藏著豐富的心戰思想:“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務先服其心”;“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提出:“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等,至今仍是古今中外軍事家和政治家在戰爭問題上追求的大境界。作者在《中國古代心戰》中系統發掘、整理了我國古代豐厚的心戰遺產,從現代心理戰的角度闡釋、解讀了中國古代著名戰爭中的心戰得失。這部書能使人真切感受到現代心理戰並非人類戰爭史上的元點,人類自從有戰爭起,就有與其戰爭形態相匹配的心理戰模式存在。
與殺戮相加的兵戰相比,心戰優於兵戰。中國古代心戰從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明清,其間既有心戰的理論也有心戰的實踐,其內容豐富,鬥爭藝術高超,經驗教訓值得總結和反思。作者在寫作《中國古代心戰》書稿時,涉獵了中國古代兵書百餘部,瀏覽了重大戰役3600多例,所列心戰戰例具體生動、豐富深刻。這些被我們先人稱為“心戰”、“攻心戰”的諸多戰例,至今還放射著智慧的光芒。它告訴我們這樣一些道理:“兵本與不殺,武在於止戈”,心戰的精華就是最大限度的減少殺戮;沒有心戰支撐的兵戰,是缺乏靈魂的心戰,沒有兵戰顯示威武的心戰,不過是田疇草人;曠古至今,世界任何地方,沒有不受心戰干預的戰爭,凡推崇和實施心戰者,無一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得人心者得天下”,達到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之目的。
學習掌握和運用好心理戰,會使我們在未來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歷史發展到今天,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軍事革命的進行,在未來國際鬥爭和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心理戰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許多國家已將其納入國家戰略,心理戰已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作戰樣式。這一點從全方位實施心理戰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可窺見一斑。科學技術越發展,戰爭越是現代化,心理戰的實施手段就越多樣。高新技術的迅速應用,使心理戰在媒介信息的傳遞、發送等方面更加快捷和便利,更趨信息化和電子化。加之作戰手段的多樣性和作戰行動的整體性以及戰場結構的層次性和複雜性,更顯著地加大了心理戰的強度。《中國古代心戰》一書對我國古代心戰進行積極地研究和有益探索,對於我們借鑒《孫子兵法》中豐富的心戰思想、原則和文法,研究信息化條件下心理戰的基本內涵、理論體系、主要類型、應用特點和作戰模式,對於做好新時期軍事鬥爭準備,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