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道周的結果 展開

黃道周

代表作《儒行集傳》

黃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世人尊稱石齋先生。為明末學者、書畫家、文學家、民族英雄。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今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人,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從莆田遷徙至漳州。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改庶吉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賞識。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1645年-1646年)時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首輔),因抗清失敗被俘。

隆武二年(1646年)壯烈殉國,享年62歲。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585-03-09

出生

1585年3月9日生於福建銅山。

1599

遊學廣東,被稱為“閩海才子”

1599年,14歲的黃道周遊學廣東,獲得“閩海才子”的讚譽。

1622

考中進士,入朝為官

1622年,38歲的黃道周中進士,與倪元璐、王鐸同科。先後任明天啟朝翰林編修、經筵展書官,崇禎朝翰林侍講學士、經筵展書官。

考中進士,入朝為官
1638

因指斥大臣楊嗣昌連貶六級

1638年因指斥大臣楊嗣昌等私下妄自議和,七月初五崇禎帝在平台召開御前會議,這場有名的辯論之後黃道周被連貶六級,調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1642

辭官歸鄉,專心著述

1642年楊嗣昌暴病而亡。崇禎回想起黃道周當初的預言,便下旨將黃道周復官,入京召見。此時河南已被李自成農民軍攻佔,關外大明領土也皆被清軍佔領,黃道周見朝廷昏庸無道,國運已盡,遂告病辭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結廬先人墓側,專心著述。

1645

擔任南明大學士,兵二部尚書

1645年,南京城破后,弘光政權滅亡,黃道周返回福建,到了福州。隆武帝封他為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

擔任南明大學士,兵二部尚書
1645

組織抗擊清兵

1645年,黃道周募眾數千人,僅有十幾匹馬,還有可以供應一個月的糧食,出仙霞關,抗擊清兵。

1646

被清兵俘獲遇害

1646年壯烈殉國,享年62歲。

人物生平


早年苦學

黃道周祖籍莆田文賦里雙牌鋪(今莆田山牌村),為唐朝桂州刺史莆田黃岸三十世孫、北宋樞密黃中庸二十一世孫、南宋潭州知府黃豐的十八世孫,其曾祖才從莆田遷徙至漳州。
萬曆十八年(1590年)學於銅山崇文書院,幾年後就善於寫文章。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周遊學廣東,獲得“閩海才子”的讚譽。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住在銅山海中塔嶼攻讀《易》。
萬里三十三年(1605年)開始與靈通山結緣。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開始致力於講學著作。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攜母遷居漳浦縣城。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28歲后在縣城東郊的東皋隱居,潛心撰書。

仕宦隱退

黃道周.
黃道周.
天啟二年(1622年)三十八歲的黃道周中進士,與倪元璐、王鐸同科。先後任明天啟朝翰林編修、經筵展書官,崇禎朝翰林侍講學士、經筵展書官。
崇禎九年(1636年),召復黃道周原官,遷左諭德,擢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充經筵日講官。
崇禎十一年(1638年)因指斥大臣楊嗣昌等私下妄自議和,七月初五崇禎帝在平台召開御前會議,這場有名的辯論之後黃道周被連貶六級,調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崇禎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撫解學龍以“忠孝”為由向朝廷舉薦黃道周。解學龍說:“我明道學宗主,可任輔導(相)。”崇禎一聽大怒,下令逮捕二人入獄,以“偽學欺世”之罪重治。由於幾位大臣力諫,改為廷杖八十,永遠充軍廣西。
崇禎十四年楊嗣昌暴病而亡。崇禎回想起黃道周當初的預言,便下旨將黃道周復官,入京召見。此時河南已被李自成農民軍攻佔,關外大明領土也皆被清軍佔領,黃道周見朝廷昏庸無道,國運已盡,遂告病辭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結廬先人墓側,專心著述。

抗清死節

黃道周像
黃道周像
明亡後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嚴冷方剛,不偕流俗”,楊廷麟曾力薦他充講官兼直經筵。南京城破后,弘光政權滅亡,回福建,至福州。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時清廷頒布剃髮令,江南人民求救於南明隆武朝廷,黃道周返鄉籌兵。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眾數千人,馬僅十餘匹,另有一月糧,出仙霞關,與清兵抗擊。夫人蔡氏嘆道:“道周死得其所了!”;十月初抵達廣信(今上饒),募得三個月兵糧,分兵三路,向清兵發起進攻,一路向西攻撫州(今臨川),另兩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寧,不久三路皆敗;十二月六日率隊向婺源出發,至童家坊,得知樂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時遇伏,道周被徽州守將張天祿俘獲,送至南京獄中,獄中吟詠如故,有詩云:六十年來事已非,反反覆復少生機。老臣擠盡一腔血,會看中原萬里歸。清廷派使洪承疇勸降,黃道周寫下這樣一副對聯:“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將史可法與洪承疇對比。洪承疇又羞又愧,上疏請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準。后絕食十二日,期間其妻蔡氏來信:“忠臣有國無家,勿內顧”。
隆武二年三月五日(4月20日)就義,臨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紙墨,畫一幅長松怪石贈人,並給家人留下了遺言:“蹈仁不死,履險若夷;有隕自天,捨命不渝”。訃訊傳至福京(今福州),南明紹武皇帝“震悼罷朝”,特賜謚“忠烈”,贈文明伯,並令在福州為黃道周立“閔忠”廟,樹“中興大功”坊;另在漳浦立“報忠”廟,樹“中興藎輔”坊,春秋奠祭。百年後,清乾隆皇帝為褒揚黃道周忠節,追謚“忠端”。

主要成就


藝術造詣

黃道周書法
黃道周書法
黃道周通天文、理數諸書。工書善畫,詩文、隸草皆自成一家,先後講學於浙江大滌、漳浦明誠堂、漳州紫陽、龍溪鄴業等書院,培養了大批有學問有氣節的人。世人尊稱石齋先生。
他被視為明代最有創造性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行書和草書,行筆轉折剛勁有力,體勢方整,書風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態,是黃道周行草書的主調。他以隸書鋪毫和方折行筆,點畫多取隸意;字雖長,但強調向右上橫勢盤繞,讓點畫變得綿而密,雖略帶習氣,但奇崛剛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形式語言,尤顯出其人剛直不阿的個性。其立軸代表作有行草書《贈蕨仲兄聞警出山詩軸》《聞奴警出山詩軸》等,兩作均加大行距,以連綿草書而成,有奮筆直下之勢,激情燃紙,振迅耳目,如聞鐘聲、蹄聲於道。他的楷書主要學習鍾繇,比起鍾繇的古拙厚重來,更顯得清秀、飄逸。黃道周善楷、行、草諸體書,又工隸書。他的楷書,如《孝經卷》《張溥墓誌銘》,字體方整近扁,筆法健勁,風格古拙質樸,十分類似鍾繇楷法。不同處是,鍾書於古拙中顯得渾厚,黃書則見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響。他的行草書,如《五言古詩軸》,大略類其楷書的體勢,行筆轉折方健,結字欹側多姿,樸拙的風格同樣接近鍾繇。他的隸書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點,不如楷書那樣古拙清剛。從黃道周書論中,反映出他對魏晉書法是比較傾心的,尤其對鍾繇、索靖等具有古樸書風的書法更為欣賞,而對其當代書法,如董其昌的書法,則並非如此。

個人作品


黃道周著作甚豐。有《儒行集傳》《石齋集》《易象正義》《春秋揆》《孝經集傳》等,後人輯成《黃漳浦先生全集》,現存詩兩千餘首,被俘后“見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詩,出自憂憤,最為感人。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五世祖黃啟裕
高祖黃廷堯
曾祖黃宗德
祖父黃世懋
父親黃季春
妻子林氏今東山前樓鎮岱南村人
長子黃中(?~1653),字仁表。任錦衣衛指揮使。永曆八年(1654年)死於兵
二子黃成(?~1653),字神表。任千戶。永曆八年(1654年)死於兵
三子黃和任尚寶丞
四子黃平任中書舍人

史籍記載


黃道周[明末學者、抗清名臣]
黃道周[明末學者、抗清名臣]
黃道周,字幼平,銅山人。天啟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為經筵展書官。故事,必膝行前,道周獨否,魏忠賢目攝之。未幾,內艱歸。
崇禎二年起故官,進右中允。三疏救故相錢龍錫,降調,龍錫得減死。五年正月方候補,遘疾求去。瀕行,上疏曰:
臣自幼學《易》,以天道為準。上下載籍二千四百年,考其治亂,百不失一。陛下御極之元年,正當《師》之上六,其爻云:“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陛下思賢才不遽得,懲小人不易絕,蓋陛下有大君之實,而小人懷干命之心。臣入都以來,所見諸大臣皆無遠猷,動尋苛細,治朝寧者以督責為要談,治邊疆者以姑息為上策。序仁義道德,則以為迂昧而不經;奉刀筆簿書,則以為通達而知務。一切磨勘,則葛藤終年;一意不調,而株連四起。陛下欲整頓紀綱,斥攘外患,諸臣用之以滋章法令,摧折縉紳;陛下欲剔弊防奸,懲一警百,諸臣用之以借題修隙,斂怨市權。且外廷諸臣敢誑陛下者,必不在拘攣守文之士,而在權力謬巧之人;內廷諸臣敢誑陛下者,必不在錐刀泉布之微,而在阿柄神叢之大。惟陛下超然省覽,旁稽載籍,自古迄今,決無數米量薪,可成遠大之猷,吹毛數睫,可奏三五之治者。彼小人見事,智每短於事前,言每多於事後。不救凌圍,而謂凌城必不可築;不理島民,而謂島眾必不可用;兵逃於久頓,而謂亂生於無兵;餉糜於漏邑,而謂功銷於無餉。亂視熒聽,浸淫相欺,馴至極壞,不可復挽,臣竊危之。自二年以來,以察去弊,而弊愈多;以威創頑,而威滋殫。是亦反申、商以歸周、孔,捐苛細以崇惇大之時矣。
帝不懌,摘“葛藤”、“株連”數語,令具陳。道周上言曰:
邇年諸臣所目營心計,無一實為朝廷者。其用人行事,不過推求報復而已。自前歲春月以後,盛談邊疆,實非為陛下邊疆,乃為逆璫而翻邊疆也;去歲春月以後,盛言科場,實非為陛下科場,乃為讎隙而翻科場也。此非所謂“葛藤”、“株連”乎?自古外患未弭,則大臣一心以憂外患;小人未退,則大臣一心以憂小人。今獨以遺君父,而大臣自處於催科比較之末。行事而事失,則曰事不可為;用人而人失,則曰人不足用。此臣所謂舛也。三十年來,釀成門戶之禍,今又取縉紳稍有器識者,舉網投阱,即緩急安得一士之用乎!凡絕餌而去者,必非鰌魚;戀棧而來者,必非駿馬。以利祿豢士,則所豢者必嗜利之臣;以箠楚驅人,則就驅者必駑駘之骨。今諸臣之才具心術,陛下其知之矣。知其為小人而又以小人矯之,則小人之焰益張;知其為君子而更以小人蔘之,則君子之功不立。天下總此人才,不在廊廟則在林藪。臣所知識者有馬如蛟、毛羽健、任贊化,所聞習者有惠世揚、李邦華,在仕籍者有徐良彥、曾櫻、朱大典、陸夢龍、鄒嘉生,皆卓犖駿偉,使當一面,必有可觀。
語皆刺大學士周延儒、溫體仁,帝益不懌,斥為民。
九年用薦召,復故官。明年閏月,久旱修省,道周上言:“近者中外齋宿,為百姓請命,而五日內系兩尚書,未聞有人申一疏者。安望其戡亂除凶,贊平明之治乎?陛下焦勞於上,小民展轉於下,而諸臣括囊其間,稍有人心,宜不至此。”又上疏曰:“陛下寬仁弘宥,有身任重寄至七八載罔效、擁權自若者。積漸以來,國無是非,朝無枉直,中外臣工率苟且圖事,誠可痛憤。然其視聽一繫於上。上急催科則下急賄賂;上樂鍥核,則下樂巉險;上喜告訐,則下喜誣陷。當此南北交訌,奈何與市井細民,申勃溪之談,修睚眥之隙乎。”時體仁方招奸人構東林、復社之獄,故道周及之。
黃道周《贈倪獻汝叔侄詩軸》
黃道周《贈倪獻汝叔侄詩軸》
旋進右諭德,掌司經局,疏辭。因言己有三罪、四恥、七不如。三罪、四恥,以自責。七不如者,謂“品行高峻,卓絕倫表,不如劉宗周;至性奇情,無愧純孝,不如倪元璐;湛深大慮,遠見深計,不如魏呈潤;犯言敢諫,清裁絕俗,不如詹爾選、吳執御;志尚高雅,博學多通,不如華亭布衣陳繼儒、龍溪舉人張燮;至圜土累系之臣,朴心純行,不如李汝璨、傅朝佑;文章意氣,坎坷磊落,不如錢謙益、鄭鄤。”鄤方被杖母大詬,帝得疏駭異,責以顛倒是非。道周疏辯,語復營護鄤。帝怒,嚴旨切責。
道周以文章風節高天下,嚴冷方剛,不諧流俗。公卿多畏而忌之,乃藉不如鄤語為口實。其冬,擇東宮講官。體仁已罷,張至發當國,擯道周不與。其同官項煜、楊廷麟不平,上疏推讓道周。至發言:“鄤杖母,明旨煌煌,道周自謂不如,安可為元良輔導。”道周遂移疾乞休,不許。十一年二月,帝御經筵。刑部尚書鄭三俊方下吏,講官黃景昉救之,帝未許。而帝適追論舊講官姚希孟嘗請漕儲全折以為非。道周聽未審,謂帝將寬三俊念希孟也,因言:“故輔臣文震孟一生蹇直,未蒙帷蓋恩。天下士,生如三俊,歿如震孟、希孟,求其影似,未可多得。”帝以所對失實,責令回奏。再奏再詰,至三奏乃已。凡道周所建白,未嘗得一俞旨,道周顧言不已。
六月,廷推閣臣。道周已充日講官,遷少詹事,得與名。帝不用,用楊嗣昌等五人。道周乃草三疏,一劾嗣昌,一劾陳新甲,一劾遼撫方一藻,同日上之。其劾嗣昌,謂:
天下無無父之子,亦無不臣之子。衛開方不省其親,管仲至比之豭狗;李定不喪繼母,宋世共指為人梟。今遂有不持兩服,坐司馬堂如楊嗣昌者。宣大督臣盧象升以父殯在途,搥心飲血,請就近推補,乃忽有並推在籍守制之旨。夫守制者可推,則聞喪者可不去;聞喪者可不去,則為子者可不父,為臣者可不子。即使人才甚乏,奈何使不忠不孝者連苞引櫱,種其不祥以穢天下乎?嗣昌在事二年,張網溢地之談,款市樂天之說,才智亦可睹矣,更起一不祥之人,與之表裡。陛下孝治天下,縉紳家庭小小勃溪,猶以法治之,而冒喪斁倫,獨謂無禁,臣竊以為不可也。
其論新甲,言:
其守制不終,走邪徑,托捷足。天下即甚無才,未宜假借及此。古有忠臣孝子無濟於艱難者,決未有不忠不孝而可進乎功名道德之門者也。臣二十躬耕,手足胼胝,以養二人。四十餘削籍,徒步荷擔二千里,不解扉屨。今雖逾五十,非有妻子之奉,婢僕之累。天下即無人,臣願解清華,出管鎖鑰,何必使被棘負塗者,祓不祥以玷王化哉!
其論一藻,則力詆和議之非。帝疑道周以不用怨望,而“縉紳”、“勃溪”語,欲為鄭鄤脫罪,下吏部行譴。嗣昌因上言:“鄤杖母,禽獸不如。今道周又不如鄤,且其意徒欲庇兇徒,飾前言之謬,立心可知。”因自乞罷免,帝優旨慰之。
黃道周繪《疎林水屋圖》
黃道周繪《疎林水屋圖》
七月五日,召內閣及諸大臣於平台,並及道周。帝與諸臣語所司事,久之,問道周曰:“凡無所為而為者,謂之天理;有所為而為者,謂之人慾。爾三疏適當廷推不用時,果無所為乎?”道周對曰:“臣三疏皆為國家綱常,自信無所為。”帝曰:“先時何不言?”對曰:“先時猶可不言,至簡用后不言,更無當言之日。”帝曰:“清固美德,但不可傲物遂非。且惟伯夷為聖之清,若小廉曲謹,是廉,非清也。”時道周所對不合指,帝屢駁,道周復進曰:“惟孝弟之人始能經綸天下,發育萬物。不孝不弟者,根本既無,安有枝葉。”嗣昌出奏曰:“臣不生空桑,豈不知父母?顧念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君臣固在父子前。況古為列國之君臣,可去此適彼;今則一統之君臣,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且仁不遺親,義不后君,難以偏重。臣四疏力辭,意詞臣中有如劉定之、羅倫者,抗疏為臣代請,得遂臣志。及抵都門,聞道周人品學術為人宗師,乃不如鄭鄤。”帝曰:“然,朕正擬問之。”乃問道周曰:“古人心無所為,今則各有所主,故孟子欲正人心,息邪說。古之邪說,別為一教,今則直附於聖賢經傳中,繫世道人心更大。且爾言不如鄭鄤,何也?”對曰:“匡章見棄通國,孟子不失禮貌,臣言文章不如鄤。”帝曰:“章子不得於父,豈鄤杖母者比。爾言不如,豈非朋比?”道周曰:“眾惡必察。”帝曰:“陳新甲何以走邪徑,托捷足?且爾言軟美容悅,叩首折枝者誰耶?”道周不能對,但曰:“人心邪則行徑皆邪。”帝曰:“喪固凶禮,豈遭凶者即凶人,盡不祥之人?”道周曰:“古三年喪,君命不過其門。自謂凶與不祥,故軍禮鑿凶門而出。奪情在疆外則可,朝中則不可。”帝曰:“人既可用,何分內外?”道周曰:“我朝自羅倫論奪情,前後五十餘人,多在邊疆。故嗣昌在邊疆則可,在中樞則不可;在中樞猶可,在政府則不可。止嗣昌一人猶可,又呼朋引類,竟成一奪情世界,益不可。”帝又詰問久之。帝曰:“少正卯當時亦稱聞人,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辨,順非而澤,記丑而博,不免聖人之誅。今人多類此。”道周曰:“少正卯心術不正,臣心正無一毫私。”帝怒。有間,命出候旨。道周曰:“臣今日不盡言,臣負陛下;陛下今日殺臣,陛下負臣。”帝曰:“爾一生學問,止成佞耳!”叱之退。道周叩首起,復跪奏:“臣敢將忠佞二字剖析言之。夫人在君父前,獨立敢言為佞,豈在君父前讒諂面諛為忠耶?忠佞不別,邪正淆矣,何以致治?”帝曰:“固也,非朕漫加爾以佞。但所問在此,所答在彼,非佞而何?”再叱之退。顧嗣昌曰:“甚矣,人心偷薄也。道周恣肆如此,其能無正乎?”乃召文武諸臣,咸聆戒諭而退。
是時,帝憂兵事,謂可屬大事者惟嗣昌,破格用之。道周守經,失帝意,及奏對,又不遜。帝怒甚,欲加以重罪,憚其名高,未敢決。會劉同升、趙士春亦劾嗣昌,將予重譴,而部擬道周譴顧輕。嗣昌懼道周輕,則論己者將無已時也,亟購人劾道周者。有刑部主事張若麒謀改兵部,遂阿嗣昌意上疏曰:“臣聞人主之尊,尊無二上;人臣無將,將而必誅。今黃道周及其徒黨造作語言,虧損聖德。舉古今未有之好語盡出道周,無不可歸過於君父。不頒示前日召對始末,背公死黨之徒,鼓煽以惑四方,私記以疑後世,掩聖天子正人心息邪說至意,大不便。”帝即傳諭廷臣,毋為道周劫持相朋黨,凡數百言。貶道周六秩,為江西按察司照磨,而若麒果得兵部。
久之,江西巡撫解學龍薦所部官,推獎道周備至。故事,但下所司,帝亦不覆閱。而大學士魏照乘惡道周甚,則擬旨責學龍濫薦。帝遂發怒,立削二人籍,逮下刑部獄,責以黨邪亂政,並杖八十,究黨與。詞連編修黃文煥、吏部主事陳天定、工部司務董養河、中書舍人文震亨,並系獄。戶部主事葉廷秀、監生塗仲吉救之,亦系獄。尚書李覺斯讞輕,嚴旨切責,再擬謫戍煙瘴,帝猶以為失出,除覺斯名,移獄鎮撫司掠治,乃還刑部獄。逾年,尚書劉澤深等言:“二人罪至永戍止矣,過此惟論死。論死非封疆則貪酷,未有以建言者。道周無封疆貪酷之罪,而有建言蒙戮之名,於道周得矣,非我聖主覆載之量也。陛下所疑者黨耳,黨者,見諸行事。道周抗疏,只托空言,一二知交相從罷斥,烏睹所謂黨,而煩朝廷大法乎?且陛下豈有積恨道周,萬一聖意轉圜,而臣已論定,悔之何及。”仍以原擬請,乃永戍廣西。
十五年八月,道周戍已經年。一日,帝召五輔臣入文華後殿,手一編從容問曰:“張溥、張采何如人也?”皆對曰:“讀書好學人也。”帝曰:“張溥已死,張采小臣,科道官何亟稱之?”對曰:“其胸中自有書,科道官以其用未竟而惜之。”帝曰:“亦不免偏。”時延儒自以嗣昌既已前死矣,而己方再入相,欲參用公議,為道周地也,即對曰:“張溥、黃道周皆未免偏,徒以其善學,故人人惜之。”帝默然。德璟曰:“道周前日蒙戍,上恩寬大,獨其家貧子幼,其實可憫。”帝微笑,演曰:“其事親亦極孝。”行甡曰:“道周學無不通,且極清苦。”帝不答,但微笑而已。明日傳旨復故官。道周在途疏謝,稱學龍、廷秀賢。既還,帝召見道周,道周見帝而泣:“臣不自意今復得見陛下,臣故有犬馬之疾。”請假,許之。
居久之,福王監國,用道周吏部左侍郎。道周不欲出,馬士英諷之曰:“人望在公,公不起,欲從史可法擁立潞王耶?”乃不得已趨朝。陳進取九策,拜禮部尚書,協理詹事府事。而朝政日非,大臣相繼去國,識者知其將亡矣。明年三月,遣祭告禹陵。瀕行,陳進取策,時不能用。甫竣事,南都亡,見唐王聿鍵於衢州,奉表勸進。王以道周為武英殿大學士。道周學行高,王敬禮之特甚,賜宴。鄭芝龍爵通侯,位道周上,眾議抑芝龍,文武由是不和。一諸生上書詆道周迂,不可居相位,王知出芝龍意,下督學御史撻之。
當是時,國勢衰,政歸鄭氏,大帥恃恩觀望,不肯一出關募兵。道周請自往江西圖恢復。以七月啟行,所至遠近響應,得義旅九千餘人,由廣信出衢州。十二月進至婺源,遇大清兵。戰敗,被執至江寧,幽別室中,囚服著書。臨刑,過東華門,坐不起,曰:“此與高皇帝陵寢近,可死矣。”監刑者從之。幕下士中書賴雍、蔡紹謹,兵部主事趙士超等皆死。
道周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銅山在孤島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學者稱為石齋先生。精天文曆數皇極諸書,所著《易象正》、《三易洞璣》及《太函經》,學者窮年不能通其說,而道周用以推驗治亂。歿后,家人得其小冊,自謂終於丙戌,年六十二,始信其能知來也。

人物評價


正面

清初宋犖說:“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漫堂書畫跋》)道周亦能繪畫。
李光地:“①石齋雖當時用之,恐無益於亂亡,救亂須有體有用之人。”“②明代士大夫如石齋輩,煉出一股不怕死風氣,名節果厲。第其批鱗捋須,九死不迥者,都不能將所爭之事,於君國果否有益,盤算個明白。大都是意見意氣上相競耳,行有餘而知不足,其病卻大。”
蔡世遠: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淵博的學問可比邵雍,忠貞為國直言敢諫可比李綱,慷慨赴難從容就義可比文天祥。
《明史》贊:“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
乾隆帝:“不愧一代完人”。
《四庫全書·黃道周儒行集傳》序:以直節清德,見重一時”。

反面

張岱:福王粗知文墨,魯王薄曉琴書,楚王但知痛哭,永曆惟事奔逃;黃道周、瞿式耜輩欲效文文山之連立二王,誰知趙氏一塊肉,入手即臭腐糜爛。如此庸碌,欲與圖成,真萬萬不可得之數也。
崇禎十一年(1638年),楊嗣昌、陳新甲、方一藻皆有家喪,崇禎帝依舊“奪情”起用。對此,黃道周連上三疏,指責此三人不忠不孝。顧誠在《南明史》中評價劉宗周和黃道周皆非棟樑之材。他們“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世無補。

後世紀念


紀念館

黃道周及夫人蔡玉卿肖像
黃道周及夫人蔡玉卿肖像
黃道周紀念館面對旗鼓山,佔地1.7畝,是典型的明代閩南古民居建築。館內以豐富的圖片和翔實的文字,展示黃道周一生的貢獻和生平事迹。館中存有他製作的天地盤,由兩層石板重疊構成,正方形,盤面刻有16384個方格和八個直徑不等的同心圓,相互交錯,謂之“天圓地方,方圓相削,凡十八變而返於原”。天地盤石案是他釋天論地、研究和講授易學數理的儀器,是稀世罕見的科技史信物,其中的奧秘至今無人破解。黃道周紀念館和位於縣城北郊的黃道周墓均為省級重點文物。
黃道周館建於明代崇文書院原址之上(崇文書院,始建於明正德元年,為東山歷史上三大書院之一,黃道周童年曾就讀於此,清康熙初年實行“遷界”政策,書院遂廢。),與寶智寺、關帝廟相毗鄰。該館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佔地面積約1千平方米,屬泥石結構仿古建築,紅牆綠瓦,頗為壯觀。
黃道周就義后,邑人在其出生地銅山深井村舊居設神牌祭祀,在其執教的明誠堂設館紀念。相傳在他就義后十年,有人在武夷山林里,看見一個黃衫朱履的老者策杖優遊於林泉間,酷似黃聖人。於是為之建廟崇祀,享受人閱香火。人們視黃道周為神,尊稱“助順將軍”,以避清廷忌視。
乾隆年間,有黃姓移民奉其香火人台,在艋舳竹巷尾建小廟供奉。台灣廟宇如位於西門町的台北晉德宮和淡水的晉德宮等皆祀奉黃道周,多為國姓爺鄭成功配祀神。

靈通之神

黃道周畫像
黃道周畫像
黃道周是靈通七賢之首,被後世尊為“靈通之神”。靈通山,前稱大峰山,直至黃道周為大峰岩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人們始稱大峰岩為靈通岩,把大峰山稱之為靈通山。黃道周一生與靈通山有不解之緣,他青少年時代曾經在靈通山上讀書,靈通山下教書。“洞霞講舍荒初業,空屬流雲寄掃壇。”成名后又多次邀請徐霞客、林軒、陳天定、陳楊美等友人遊覽靈通山,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和辭章。1632年黃道周先生因上《小人勿用》疏,獲罪,削籍歸漳海,舟行至留都,便作五十日游,歷經黃山、白岳、九華、皖台、匡廬諸勝境,遂歸石養山。他獨愛二山蕭然屹立於人世之外,不求人知,猶如古代的君子,避楊離居而開所惆悵,有感而寫下《梁峰二山賦》,在序言中,詳細地介紹了天峰(即大峰)山,他說:
“臨漳之西九十餘里,有天峰之山,飛頡饞睨,亦可萬仞,洞壑綿亘,鉤梯懸絕猿鳥,四時騰空塞徑。其岩廊詭巔,或數千步,皆在山膂,如束腰帛;其垂瀑瓢注,或數百尺,皆自山鹵而下,如散鬢結。其峰有獅子、文殊、玉女、靈祠、鳶嘴、白塔、積石、天池、龍蹲、鸞舉,三十有六,一一與黃山相似,當無不及,或有過之。”接著遺憾地說:“然以僻在遐荒,舟車修阻,瓢鼓限於魚津,冠蓋回於雁翼,徒為樵夫牧豎指顧動色,雖在鄉邑之內,無復知音之者。”但是他從中悟及一條人生哲理,“故德無崇卑,通塗者貴;聲無奄達,習耳者隆。苟托處之離群,恐修名之不立;信清明之在躬,雖遁世基何悶?”三年後,黃道周邀請徐霞客同游靈通山,成一段旅遊佳話。
靈通寺南側有個洞穴,就是他藏書和讀書的地方。在靈通岩寺令一側的石穴中,至今乃供奉有黃道周先生的靈位,龕前楹聯題“大節不渝刀鑊下,典型常在閭里中”,這裡儼然已成為一座小神廟。寺外山崖邊有一處叫“七星排井”的水窪,清泉如注。據稱是當年黃道周與徐霞客等七位賢士游山時發現的,今也成了一處投錢祈福的靈異處。清宵亭邊,有一小碑,上刻“蕭然人外”四字,“蕭然人外”出自黃道周的《梁峰二山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