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民族中學
沿河民族中學
沿河民族中學(Yanhe National Middle School)位於中國土家山歌之鄉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縣城,是貴州省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地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建於1941年,時名沿河中學,源起“鶴鳴書院”。1991年3月7日沿河中學正式改名為沿河民族中學沿用至今,2008年成功審示地級示範性高中行列,2012年5月18日順利通過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現已成為貴州省省級示範性(二類)普通高中。
根據學校官網2015年8月顯示,該校佔地面積99231平方米,建築面積19058平方米,有65個高中班,學生人數3816人,教職工283人。
學校舊址位於烏江之濱、巍巍珠瑙岩下的縣城東岸,佔地面積53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雖面積不大,卻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地處城區,交通便利。
根據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整體搬遷至現在的思州新校區。老林蒼翠,烏江水綠;學府新區,地靈人傑!新校區教學環境優美,各類設施設備齊全,其中學生宿舍有四棟大樓,共計600個房間;學生食堂共有4000多個餐位;室內體育館一棟,建有400米標準塑膠田徑場1個,配備有夜間比賽燈光;籃球場10個有兩個球場配備有夜間比賽燈光;排球場3個;藝體教室和學生社團活動室30間,配有鋼琴、民族樂器、體育訓練器材,能滿足藝體特長生學練。學校按6:6:4建有理化生實驗室,通用技術教室一套,操作控制室1間,計算機教室4間(配置電腦200台);共建班班通教室90間,已建設了在全市領先的數字化校園,有錄播教室1間,現接入寬頻200M,校園內區域網1000M;有大小兩間學術報告廳;圖書館,有圖書18萬冊,生均43冊,並配有電子閱覽室,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等。
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理念,以省級示範性高中的標準為契機,高標準嚴要求,狠抓班風、學風、教風、校風建設。立德樹人,規範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健全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和精細化。實施開放型教學管理模式;加強與周邊兄弟校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全面步入高中新課改行列,為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供條件。
1941年沿河民族中學成立。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民國政府癱瘓,沿河中學於10月停辦。
1951年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救人令各縣中學迅速複課,沿河中學重開招生。
1991年3月7日,沿河中學正式改為沿河民族中學。
2008年成功審示地級示範性高中行列。
2012年5月成功審示省級二類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行列。
2015年8月6日學校搬遷到思州新校區。
2018年8月20日,熊輝同志擔任沿河民族中學校長。
體育活動區域健全——300米環形塑膠跑道的運動場、六對以上籃板並內含排球、網球、乒乓球等的籃球場。整個活動場所總建面積近一萬五千平米,配套合理、功能完善、設施一流。生活區域功能齊備——學校新建的學生公寓、食堂規劃建設面積九千餘平米,現已經建成能滿足一千五佰人生活的宿舍食堂,這裡環境舒適、服務周到、價廉物美,能滿足學生生活各種需要。本校近三千學生能在這裡學習、生活一體化,學校將全面實施封閉管理。
嚴格的學校管理學校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理念,以省級示範性高中的標準為契機,高標準嚴要求,狠抓班風、學風、教風、校風建設。立德樹人,規範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健全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和精細化。實施開放型教學管理模式;加強與周邊兄弟校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全面步入高中新課改行列,為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供條件。
學校舊址位於烏江之濱、巍巍珠瑙岩下的縣城東岸(現已更名為沿河第四中學)。
新校區位於沿河縣縣城濱江大道思州新區。
學校現有教職工283人,其中專任教師238人,研究生5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15人,縣級骨幹教師26人。高級教師74人,中級教師64人,擁有本科學歷的教師238人,佔97%。
近期承擔國家級課題3個,承擔省級課題1個:“新課程背景下的導讀導寫”課題在地區階段性評比和學生《現場優秀作文》評比中均多次獲獎,參與研究教師的論文、教學案例也多次獲獎,該課題現已通過總課題組評審結題,且在結題評比中獲一等獎。教研成果豐富,僅08年教師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43篇,輔導學生參與各種競賽獲國家級獎3人次,獲省級獎23人次,獲地級獎67人次,2010年的全國高中生物聯賽中我校張濤同學已進入複賽。近年全縣高中各種優質課競賽第一名都被我校教師獲得,並在地區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地級優質課競賽二等獎5人次,三等獎1人次,該校政治科王麗老師將代表銅仁市參加全省高中政治優質課競賽。學校針對大部分初中學生數學外語基礎薄弱實際,組織力量編寫了校本教材於08年秋起試用。為適應高中新課改及教材改編,學校已經全面啟動教師培訓。
重點大學上線:2006年20人,2007年30人,2008年54人,2009年59人,2009年獲地區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二類高中第二名,庹慧銘同學以657分的高考成績獲全省第十五名的優異成績,並被北京大學錄取,同時全校本科以上上線人數達729人。
2015年7月10日,縣委書記任廷浬在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曹勇,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勇,副縣長趙傑,政協副主席趙茂虎及團結、和平辦事處,住建、水利、供電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到壩坨(思州)新區沿河民族中學,針對學校工程推進進度和目前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展開調研。他強調,要有信心、形成合力,實現沿河民族中學8月底必須搬遷目標。
沿河民族中學
隨後在壩坨(思州)新區管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縣委書記任廷浬宣布了壩坨(思州)新區建設指揮部領導小組成員的調整文件。並對沿河民族中學整體搬遷和壩坨(思州)新區“兩違”整治、安置拆遷等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為沿河民族中學實現整體搬遷再次列出了時間表,路線圖。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曹勇,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勇,副縣長趙傑等縣領導和參會的單位部門負責人、施工方,分別就各自在壩坨(思州)新區建設和服務沿河民族中學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交流彙報。任廷浬聽完彙報后,針對大家提出的困難和問題,作出了點對點的安排部署。
任廷浬強調,一是面對發展要有信心。當前壩坨(思州)新區的路網、防護堤等整體框架結構已形成,沿河浙江商貿城項目的啟動,沿河民族中學即將整體搬遷,高速公路年底通車等,迎來了壩坨(思州)新區的大建設、大發展,為此,大家要進一步達成共識、凝聚力量、增強信心,把壩坨(思州)新區打造成為沿河城市發展中的升級版。二是在發展中要形成合力。團結辦事處、壩坨(思州)新區指揮部和各單位部門要形成合力,加快各個項目推進力度。特別是壩坨(思州)新區主幹道建設,要儘快將路面第一層油鋪結束。黃板石、白樹壩、司馬嶺的安置、拆遷工作要加大力度有序推進,其中黃板石的宅基地劃分力爭在月底結束,早日啟動房屋建設,拆遷補助資金相關部門要及時撥付和兌現到群眾手中。針對壩坨(思州)新區內的工程一定要注重先規劃后建設。對已有的違章建築,依法堅決拆除。三是沿河民族中學的搬遷問題,絕對不能徘徊觀望,抱著今年不搬的僥倖心理。而是要苦戰40天,實現9月份如期搬遷目標。供電部門在8月20日前,將校園內的電網安裝結束交付使用。水利部門8月15日前確保通水。施工方在8月25前,學校圍牆及學校內部所有附屬工程必須竣工投入使用,同時做好學校學生入住後生活污水處理工程。
現已開通沿河至壩坨公交車,為在城區教師提供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