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原蛋白縫合線
膠原蛋白縫合線
醫用縫合線是常見的線型材料,廣泛應用於各類外科手術中,用以縫合傷口、聯結組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縫合材料目前經歷了四代發展歷程;第一代為絲線,第二代為羊腸線,第三代為化學合成可吸收縫合線(PGA、PGLA、PLA),第四代為膠原蛋白可吸收縫合線。
非吸收性;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用綿纖維、馬鬃來縫合傷口;中國古代史書中也早有用亞麻、頭髮、豬棕、草纖維等用於縫合的記錄;古印第安人還有用大螞蟻頭咬合傷口來進行縫合的記錄;是在當時條件下對各種縫合材料的原始應用。
1930年,臨床開始用現代絲線,絲線是用蠶絲製作而成的,裡面有蠶絲蛋白,病人肌體組織對其有排異反應;現代醫學多用在血管結紮及皮膚間斷縫合。
1938年開始出現化學尼龍線、聚酯線等非吸收性化學合成線;同時開始使用微創傷縫合針;
可吸收性;在公元1800年左右,出現了一種新型材料製成的線材—羊腸線,但並未用於醫學應用,只是用於了網球拍的網線,這是羊腸線的創始記錄。
1860年,英國醫生Joseph Lister 用滅菌的羊腸線開始現代縫合;從此開始有了最原始的可吸收縫合線,是用羊的腸系膜製作而成的。特點是比較硬,在使用時要用鹽水浸泡,在有效期內必須用保護液保存(一旦失去保護液的保護,羊腸線張力則沒有保障),張力較低,在植入人體后吸收時間不確定,有較嚴重的組織排異反應。現代醫用羊腸線分為鉻制羊腸線和平制羊腸線,鉻制羊腸線即原料羊腸衣經鉻化物溶液浸制處理后而製成的羊腸線,由於含鉻而顯綠色。平制羊腸線即原料羊腸衣未經鉻化物處理而製成的羊腸線;鉻制羊腸線和平制羊腸線線均不染色。
可吸收性;公元1960年,美國人發明了化學合成可吸收縫合線;包括PGA、PLA,人工合成可吸收縫線,原材料為:人工代謝產物(乙醇酸、乳酸)聚合而成,生產工藝為紡絲、拉伸、塗層等工序製成,吸收方式為水解;具有操作方便、吸收時間可預知;它的吸收時間與縫線含水量密切相關,含水量高則吸收時間短,含水量低則吸收時間長,因此對生產、儲存環境要求較高;直到現在,由於主要成分為化學物質並含有化學塗層,所以仍然有吸收不完全,存在輕度組織排異反應。
美國1970年開始實行縫合線批准制度;縫合線專利保護期為14年。
可吸收性;1995年,中國湖南省新化縣曾家修教授歷經多年研究,首創發明了純天然可吸收膠原蛋白縫合線,該種材料經國家醫用高分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膠原蛋白佔93%,彈力蛋白佔3%,脂肪佔4%,為天然成型材料,採用生物原理製成,生產過程中無任何化學成分摻入,為原生態蛋白質材料。由於主要成分為Ⅰ型膠原蛋白,用於創傷縫合后,能為傷口癒合提供充分營養,並且經過臨床試驗和科學檢測,具有吸收完全無致痕、使用方便、生物相容性好、無組織排異反應、吸收時間合適的優良特性;並於2000年取得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證書,是目前已知最早獲得國家認可的可吸收縫合線火炬計劃項目,同時也奠定了新化縣為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起源地的基礎。缺點是線不夠長,少量縫線有粗細不均勻現象;長度為10-35cm之間,但能滿足大多數手術的需要,不均勻現象卻正好說明了材料未經現代成型技術加工過的事實(如今科學技術,把縫線表面做塗層處理已不是難事,這樣做能增加線體美觀感,但這樣做卻引入了化學物質,失去了純天然膠原蛋白應有的性質);且經過臨床應用,粗細不均勻現象對臨床效果沒有任何影響。從此,人類縫合史開始有了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是迄今為止最理想的一種縫合材料,也使曾家修教授獲得了無尚的榮耀。它的吸收時間與縫線粗細密切相關,縫線越粗,吸收時間越長,縫線越細,吸收時間越短;一般吸收期為8-60天,對生產環境要求較高。
另外也有利用新型羊腸線宣傳第四代膠原蛋白縫合線的產品,但由於生產當中經過提純、粘合、拉絲、拋光、塗層等工藝,原生態分子結構已經破壞,使用當中斷線較多,仍有組織反應等羊腸線特徵。
真正意義上的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最基本特點為:抗張拉力強、吸收效果好、酶解吸收、無拉絲、無紡絲、非編織、無塗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