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馬蟋
灶馬蟋
灶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姬、灶姬娘娘(舊社會的道家思想,認為萬物皆有靈,而它是灶靈顯化,灶雞是對灶姬的誤讀)、灶鴨、灶馬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體長15~28毫米,身寬5~5.5毫米,觸角長4.5厘米。其體形碩長,大於蟋蟀,通體黃褐色,頭額部有淺色直紋,眼稍突出。
灶馬蟀因跳躍動作像芭蕾,被譽為“昆蟲界的舞蹈家”。
蟋蟀科之一種。廣布我國南北各地。形似斗蟋,雄蟲體長12-15毫米,雎蟲略大,色黃褐;頭部小於前胸前緣之寬;前翅短,覆蓋至腹部二分之處;雎蟲更短,后翅退化近於無。後足強健,縱跳迅疾。雄蟲須、尾俱長;雌蟲產卵管平直,呈劍狀。性喜陰暗溫暖,見於野外草石、土間,食植物莖葉。入秋移棲於農舍灶台、火炕、火牆縫隙處,揀食遺落飯粒、菜屑。鳴叫具趨光性,燈光月下,鳴聲愈頻,“唧唧唧唧”,似小雞小鴨叫。玩養主為盆飼聽唱,以翅略長的“長灶”為優選;短翅者稱“短灶”,腹多裸露形不美,可棄。飼養同醬色蟋。
灶馬蟋
灶蟋
灶馬蟋夏季常見於田野草石、土隙間、洞穴口附近,入秋後進入居民家中,。此蟲生活的最適溫度為20~25度。
灶馬蟋是雜食性鳴蟲,可以喂飯粒、米粥、梨、蘋果、絲瓜、菱肉和各種菜葉,並用小盂供給飲水。若食物供喂不斷,它可以常年不斷鳴叫。其鳴聲較為單調,但卻細柔而清脆,而且不厭其煩地連續不斷,尤其是在夜間聽它連續的“唧唧”之聲,具有催眠的作用,不少人習慣於聽著它的鳴聲入眠。
徠灶馬蟋可以說是在昆蟲中分佈最廣的一種,中國的南北東西都有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