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烏
三烏
三烏群
見《通志·氏族三》。三烏五鹿,時事無恆;東郭西門,遷訛非一。南朝 陳 徐陵《在北齊與宗室書》
紹興三烏
“紹興三烏”又稱“三烏文化”,這一名稱由來己久。它是紹興地方特色的一種產物,具體所指的三烏即:烏乾菜、烏氈帽、烏篷船
見《通志·氏族三》。三烏五鹿,時事無恆;東郭西門,遷訛非一。南朝 陳 徐陵《在北齊與宗室書》
“紹興三烏”又稱“三烏文化”,這一名稱由來己久。它是紹興地方特色的一種產物,具體所指的三烏即:烏乾菜、烏氈帽、烏篷船
烏乾菜
2、烏氈帽
——該帽因色黑、頂圓、有卷邊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純羊毛、
烏氈帽
熱、保暖、禦寒、避雨、遮陰、當坐墊、防止外傷、不易受潮等多種用途。過去小城鎮及農村的男子人人頭上都愛戴此帽,夏天戴了涼,冬天戴了熱,既可當草帽,又可當笠帽,一年四季均可戴用,因而它成為有紹興地方特色的一件生活用品,也成為紹興人的一個顯明標誌。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過去,你如頭戴氈帽外出至杭州、上海等地,人們就會說此客自紹興來。它一直來被當作紹興人的標誌,舊時紹興的制帽業,主要是制烏氈帽的“氈帽作坊”,而每家“氈帽作坊”都掛有一幅張牙舞爪的老虎畫像,奉之為“祖師爺”。烏氈帽的商標也用老虎圖案。為什麼氈帽作坊稱老虎為祖師爺呢?相傳古時有個獵人,因追蹤一隻破打傷的老虎,直搗虎穴。他在虎穴里發現老虎睡的是一塊軟綿綿、其形如餅的氈子。很覺奇怪,原來,它是老虎平時拖吃其他野獸以後,將獸毛墊在睡窩裡,經老虎身軀的壓輾,天長日久,便壓成了氈子。於是獵人把這塊氈子帶回家,洗凈曬乾,略作加工后,當作帽子戴,不但冬暖夏涼,而且風吹不動,雨淋不濕,戴著很是舒服。有心者從中得到啟發,就以羊毛為原料製作氈子,再以這種氈子做成“烏氈帽”,居然得到紹興本地農民、漁民、山民們的喜愛,一時成為時尚,於是,氈帽作坊如雨後春筍,成為紹興的一業。現 在這種氈帽作坊已不多見,但年老的農民、漁民、山民們還是很喜愛戴之。
——這種木船船體矯小,船篷用竹編成,中間夾著竹箬,呈半圓形,並用煙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烏篷船是水鄉獨特的、靈巧的、水上交通工具,一般可容納四至六位乘客。它的動力是靠船老大(船夫)用腳躅槳,船的航向是用划槳,或夾在腋下當舵使用,來控制的。船行進時,船老大腳手並用,船體就輕盈地漂浮在湖面上了。紹興除小烏篷船外,還有一種大烏篷船(此類船數量極少),這種船的船身雕刻著各式花紋、圖案,船頭上雕刻著似虎頭形象的動物鷁(古書上說的一種鳥)。鷁居海內,性嗜龍,龍見而避之,所以船工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頭上,使龍不敢作祟,行船可報平安。這種大烏篷船,船身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船艙寬可以放桌椅,供人打牌、飲宴、看戲等,船尾有兩支櫓(也有四到八支的俗稱四沓頭、八沓頭),航速較快,專供少數官宦、富戶人家遊覽、掃墓、迎親、看戲時用的。
碧波蕩漾、景色秀麗的鑒猢水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葉葉烏篷扁舟,如一條條烏魚在冉冉遊動。而駕船的船家,坐在船尾,背倚一塊直豎的木板,左臂腋下夾著一支划槳,劈水穩操方向,兩腳一彎一伸地蹬著“踏槳”。同時,在極窄的船舷上,放著一碟回香豆之類的下酒菜,右手握一把小酒壺,呷一口加飯酒,嚼一粒筒香豆,悠然自得,踏水行進。這就是遐爾聞名的紹興腳划船。
外地遊客,一提腳划船,就會毫不猶豫他說出“烏篷船”來。由於腳划船在全國來說比較罕見,又因為腳划船通常是烏篷的,所以兩者會合而為一。其實,紹興習俗,凡用烏篷的大船、小船,埠船,載貨船、搭客船,腳划船、手搖船,統統叫做烏篷船。而用白篷的夜航船、檀船、小梭飛等,則稱為白篷船。
紹興江河錯落、湖泊棋布,被稱做水鄉澤國,素有“東方威尼斯”之譽,紹興人出門就遇河,抬腳得用船。所以作為交通工具的船,種類很多,規格不一,烏篷船、白篷船,僅以船篷作區別而稱罷了。
紹興的船,除簡易的農用船外,大多船頭上雕刻出“螭首”,據考這種形同龍頭的神物,是龍的九子之一,善治風浪,能使興風作浪的水族望而生畏。
紹興的船篷,習慣用細竹竿彎成拱形,一般一扇篷有三個拱,以竹絲作底、面,中間夾以竹著,兩邊及上下,夾以扁竹片,用鉛絲扎住。篷的大小以船的大小為準;篷的多少則以船的長度為準,五扇、七扇、九扇,十一扇不等。其中固定的叫定蓬,活動的是便於乘客上下,欣賞沿途風景。船蓬多用桐油,豬血,黑粉煎熬成”黑油”,塗於篷的外部,能防止雨水滲漏,這就是烏篷,用這種篷的就是烏篷船,包括腳划船、埠船、戲班船等,如果光用熟桐油塗於篷上,其色呈“竹蔑黃”,與黑色的烏篷相對照,就是白篷船了,如夜航船、檀船、夜埠船等多為白篷。據考證,白篷船多系夜間航行,在黑漆的水面上,便於識別,有利安全行駛。如檀船,多半夜晚航行在海灣天黑風高之時,滿載幾十噸貨物,乘潮御風,只能用白篷才易被對面來船識見。夜航船、夜埠船用白篷的道理也在此。
紹興的埠船,舊時乃主要交通工具,以便民為目的。所以,不僅沿途經過的“客埠”理所當然地停靠、搭客,就是荒畈、野地、橋頭、岸邊,隨時有客招呼,也隨時停下搭客。因此,一般航行較慢,加上船艙不大,坐的客人又同在左右兩條長板凳上,所以是談天說地的好場合。如果碰上一二個走南闖北的健談者,則更會滿船笑語。有的船頭腦(船家),如魯迅《風波》中的七斤,還會邊搖船邊講聽來的城鄉趣聞。什麼某村某店王嫁囡,嫁妝發了二十四大船,什麼某村某家阿公“扒灰”,兒子與媳婦打離婚等等。夜航船是夜間航行的遠距離運輸船,因客貨兩運,客人晚上要睡覺,所以總是六艙的白篷大船。船艙里鋪有全套船板,男客睡前、中艙,女客睡后艙,全是統鋪。船家出租被褥、席子。夜航船一般在桅杆上懸有船燈一盞,燈上書有“西興——紹興夜航”等一類字樣。船工除搖櫓、打篙的外,凡有纖路的地方都充任縴夫背纖,紹興夜航船最盛時有東西十幾條航線,西線如紹興至蕭山、西興、聞家堰,坎山、塘頭(瓜瀝)、臨浦、義橋,東線到百官、曹娥、東關、湯浦、哨金等地,都是傍晚下船,天亮到達目的地。因夜航船容量大,時間長,又在晚間,客人們談天說地更會有充足的條件。社會上的種種奇聞逸事,官場甚至宮廷秘事,神怪荒誕傳說都能在夜航船中交流,明代張岱的〈夜航船〉,就源於此而定其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