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蛇

漢語詞語

珥蛇,漢語詞語,拼音是ěr shé,指古代先民所扎的形狀像蛇的辮子,其造型,是從耳邊沿胸部垂下來。

基本釋義


【詞目】珥蛇
【拼音】ěr shé
【詞性】名詞
【釋義】形狀像蛇的辮子

詞義詳解


文明史以前的中國先民,他們的科學技術水平實在不高,當時還沒有發明出剪子等特製的工具來處理自己的頭髮。但披頭散髮,許多人會因此造成諸多的不便,尤其是對快速行進的人,會發生很大的麻煩。自己的頭髮一旦被樹枝荊棘之類纏住,這種“上吊”般的滋味,並不是好受的。在自己一次次地被樹技、荊棘抓住頭髮造成疼痛之後,先民們自然會設想採取相應的措施。先民們無力有效地全面改造自然界的客觀環境,不可能把大大小小的樹木全部砍掉,把滿地的荊棘雜草全部剷除,只好通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通過改造自身,來適應外在的殘酷大自然,於是,在有一天,某些先民終於想到了一個可以對自己的頭髮作出巧妙處理的方法——把頭髮紮成兩根下垂的辮子,從耳部往胸前掛下來。這在某些還不懂將自己的頭髮如此處理的其他先民們看來,這種頭髮的處理方式,便是“珥兩蛇”了。以這種方式處理頭髮的人,如果他們的頭髮是青色的,便被看作是“珥兩青蛇”,如果頭髮是黃色的,便被看作是“珥兩黃蛇”了。而這種“黃蛇”的顏色,並不一定原本就是黃色的,很可能是被當時的生存環境諸如黃土高原一帶的泥沙泥水染黃的。
因為,當時的中國先民中,還沒有誕生出後來的秦始皇,沒有產生出這麼一個能夠號令天下的大能人,通過下一道詔令,便令天下的所有人都使用一種統一的文字元號。在當時,也沒有產生出這麼一個舉世公認的大聖人,可以這樣地對世人發號施令:頭上長出的毛,要稱之為“發”,長在身體其他部位的“草”,才可以稱之為“毛”。更何況,在夸父們生活生存的那個時代,可能連文字都沒有,即使已經有文字了,辭彙量必然是少之又少。我們的先民,由於當時根本想不到,他們的後代,居然會是那麼的聰明,竟然能規定將頭髮經過一番特別風格的處理以後,就認為必須叫做為“辮子”了,他們只知道頭髮經過這麼的一種處理后,形狀像蛇,所以,就代代相傳有哪些先民就是這樣的“珥兩蛇”的,而這種蛇的顏色,有的是青色的,有的則是黃色的。聽過這些傳說的先民中的後人,也就依樣畫葫蘆,根據他們先輩們的描述,利用可憐兮兮的少量辭彙,通過一番艱難的指手畫腳,如同啞巴表達思想感情一般,一代又一代地代代相傳,說某某先民就是“珥兩青蛇”或是“珥兩黃蛇”的。
中華民族的先民,如果不是通過扎辮子並使辮子下垂的方式來處理頭髮,而是紮成往上翹起的諸個小辮子,或者是將一頭的頭髮紮成為一個大頭鬃,這種頭髮的造型,便是“頭有角”了。故而,在許多傳說中的我們的先民,有的是頭上長一角的,有的是長二角的,有的甚至是長九角的。頭上長著“兩個角”的人,這種頭與牛的頭,兩者該是多麼的相象啊!於是,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中,那些腦袋長得稀奇古怪的牛頭馬面的人,甚至是長了九顆腦袋的,如“鬼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山海經·大荒北經》)也就都有了。這“九首”,應該就是扎著往上翹的九根或說是很多根小辮子吧?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之下,如果當時恰好騰不出手來保護這下垂的辮子,為了避免被樹枝荊棘纏住,先民們自然會用上自己的嘴巴,把辮子往嘴裡一塞,牙齒一咬;還可以將辮子圍繞著脖子纏上幾圈,這樣就可以避免樹枝荊棘之類會再抓住他們的小辮子了。如果古書上正有這種先民將下垂的辮子塞進嘴裡的文字記載,哇,這對尚不清楚這蛇原來是辮子的後人看來,簡直是太恐怖了——用嘴咬蛇呢!上面所摘錄的《山海經》中與先民有關的蛇,正有這樣的許多記載。如:
1.《海外東經》:“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
2.《海內經》:“南方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又有黑人,虎首,鳥足,兩手持蛇,方啖之。”
3.《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珥蛇”,在《山海經》中還被直接地稱之為“戴蛇”。如《海內西經》云:“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開明西有鳳凰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 “膺有赤蛇”是什麼意思?膺,胸也。赤,紅色。“膺有赤蛇”即胸部有紅色的蛇。這應該是指從耳部沿胸部垂下來的辮子。
“珥蛇”也好,“戴蛇”也罷,以及所謂的“膺有蛇”,這裡所說的蛇,事實上都是指已經將頭髮進行過處理,紮成了從胸前掛下來的辮子。嘴巴咬(啖、啖、銜)蛇,則是將自己的下垂的辮子含在嘴巴里,以免被外界的諸如樹枝、荊棘等一把抓住小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