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娃兒藤的結果 展開

娃兒藤

蘿藦科娃兒藤屬植物

娃兒藤(學名:Tylophora ovata (Lindl.) Hook. ex Steud.)別名:卵葉娃兒藤(通稱)、白龍鬚、哮喘草(廣東湖南),三十六盪、三十六根(廣東、廣西),落地金瓜、關腰草、藤細辛、土細辛(廣西),竹消(廣東),黃芽細辛、急解索(湖南),藤霸王、小霸王(雲南),雙飛蝴蝶,徠老虎鬚。多年生纏繞藤本,有乳汁。花期7~8月。果期9~11月。生於山坡林緣或路邊草叢中。分佈在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根及全株可藥用,能祛風、止咳、化痰、催吐、散瘀;可治風濕腰痛、跌打損傷、胃痛、哮喘、毒蛇咬傷等。可作園林綠化、美化栽培,是垂直綠化的較好植物。

形態特徵


聚傘花序傘房狀,叢生於葉腋,通常不規則兩歧,著花多朵;花小,淡黃色或黃綠色,直徑5毫米;花萼裂片卵形,有緣毛,內面基部無腺體;花冠輻狀,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兩面被微毛;副花冠裂片卵形,貼生於合蕊冠上,背部肉質隆腫,頂端高達花藥一半;花藥頂端有圓形薄膜片,內彎向柱頭;花粉塊每室1個,圓球狀,平展;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柱頭五角狀,頂端扁平。蓇葖雙生,圓柱狀披針形,長4-7厘米,徑0.7-1.2厘米,無毛;種子卵形,長7毫米,頂端截形,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3厘米。花期4-8月,果期8-12月。
娃兒藤
娃兒藤

生長環境


徠性喜溫暖和陽光照射,但也能耐蔭,也較耐寒。適宜在土壤硫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土中生長。生長於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地灌木叢中及山谷或向陽疏密雜樹林中。

分佈範圍


分佈於越南、寮國、緬甸、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和台灣。

繁殖方法


娃兒藤的繁殖可用培育種子的方法,進行有性繁殖。蒔養者可在娃兒藤的盛花期,挑選抗寒、抗旱、抗陰能力強的優良品種,進行人工授粉,利用雜交優勢,培育理想的品種。娃兒藤的果實8-12月陸續成熟,成熟的葵果為灰褐色,果殼一面開裂,時養者應及時採收。挑選第一批成熟的種子在8月中、下旬,隨采隨播。

主要價值


藥用:根及全株可藥用,能祛風、止咳、化痰、催吐、散瘀;可治風濕腰痛、跌打損傷、胃痛、哮喘、毒蛇咬傷等。
觀賞:娃兒藤莖幹藤狀,節間長,秀葉對生。莖幹柔質,具有攀援纏繞的特性,依物而立,能爬很高很高。花色美麗,花期特別長,可從春季開到秋季,同時生長非常旺盛;在自然條件下,中國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都可作園林綠化、美化栽培,是這些地區垂直綠化的較好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