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小說家,劇作家。生於東京,在中國瀋陽長大,度過小學中學時代。在中國瀋陽1946年被遣送回日,194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科專業,以永不開業為條件拿到醫學士學位,即著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由於長期接受存在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西方現代派影響,以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場面、奇怪的情節、象徵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力圖揭露社會的不合理性,並且探求解決問題的出路。大江健三郎在1994年說:“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在,(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殊榮非他莫屬,而不會是我。”1947年自費出版《無名詩集》,次年他的小說《道路盡頭的標誌》獲商業出版,廣受歡迎。1951年他的短篇小說《牆》榮獲芥川文學獎,奠定他的名聲。1955年安部撰寫首部劇本,開啟和戲劇的不解之緣。
安部公房
1940年回日本升學。1943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醫學系,喜愛搜集昆蟲標本和醉心於里爾克的《形象詩集》。1944年10月,東京戰局日趨緊張,全國總動員,全面徵兵,他估計日本將敗,便偽造診斷書,休學到了瀋陽。日本無條件投降的1945年冬上,其父感染斑疹傷寒而亡故。他與作為作家的母親被遣返回到故里北海道石狩川流域的祖父母家,然後自己隻身上了東京。可以說,他幼少年時代從出生地。成長地、原籍地來回過著游移不定的生活。他自己也說,寫自傳開頭總是無從下筆,因為他是個沒有故鄉的人。在他感情底部流動著對故鄉的一種憎惡,也許他的文學思想是由於這種背景而來。
安部公房
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他的作品在「鐵幕」內外均常被譯成其他文字,包括《第四間冰期》(1959)、《他人的臉》(1964)、《燃燒的地圖》(1967)、《箱子里的男人》(1973)、《密會》(1977)、《櫻花號方舟》(1984)、《袋鼠筆記本》(1991)等。1991年出版《曲線之外》(Beyond the Curve),這是一部收錄他不同時期短篇故事的英譯本。
1973年安部成立安部公房劇團。他每年固定為劇團寫一兩部劇本,並擔任導演。他最富盛名的劇作《朋友》(1967)曾在美國和法國演出。不管在戲劇或小說上,他都是前衛和實驗派的代表。《安部公房的三齣劇本》(1993)收錄了他最成功的幾部劇本,並被唐納德·基恩(Donald Keene)譯成英文。
他與大江健三郎及三島由紀夫鼎足而立,構成了當代日本先鋒文學的獨特風景。其作品在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被譽為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級文學大師。《日本文學史》評述:“安部公房的出現,對於戰後日本文學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安部在東京,繼續學業,同時開始寫詩,自費出版了《無名詩集》。戰後初期他生活貧困,營養不良,半工半讀,靠賣鹹菜和煤球為生。但通過這段艱苦的生活和奮鬥,培養了樂天而又孤獨的性格,激發了他的文學創作熱情,也給他提供了豐富的生活體驗和文學素材。東大醫學系畢業后棄醫從文,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終道標》寫就后,有的學者說“寫出《終道標》的安部公房的出現,對戰後文學來說,是劃時代的事件”。可見他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安部公房
在他的文學生涯中,寫下了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佔有地位的《砂女》、《箱男》、《他人的臉》、《石眼》、《燃燒的地圖》,以及短篇集《飢餓的皮膚》、《闖入者》等。此外,他還寫了許多劇本和文藝評論,其中劇本《幽靈在這兒》、《夏本武揚》、《朋友們》分別獲岸田演劇獎、藝術節獎和谷崎潤一郎獎等。他的作品在歐洲有廣泛的影響,《砂女》獲法國的最優秀外國文學獎。
安部走上文壇的50年代,正是日本戰後時代的終結。日本社會開始擺脫戰後的混亂、貧困和戰爭的陰影,經濟進入復甦與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相對穩定,但又面臨新的矛盾和危機。這時期,日本存在主義作家將目光關注著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狀況和人的存在的不合理現象,並表現出一種悲觀與絕望的情緒,只相信自我的完善,而不相信民眾的變革力量。他們雖也不乏對政治、社會的關心者,但大多陷入追求個人內心的不安和日常生活的矛盾中去。
從此他就在作品中、努力打破共同體的束縛,在都市的孤獨中,尋找和創造存在的新路。他的《砂女》描寫一個昆蟲學者在現實不斷侵蝕自己的生活的威脅下,作出自己的選擇,進入一個砂洞里,在不斷地與侵蝕而來的砂搏鬥中,絕望地發現了現實世界的一個新側面。作者著力表現主人公與砂搏鬥的精神運動,寓喻人在混亂的社會的孤獨中,通過努力才能創造人的存在的客觀條件,才會尋找到存在的可能性。《砂女》作為存在主義代表作。更具典型的意義。
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無論是設定在“牆內”、“砂洞內”,還是設定在”箱內”、“繭內”,但這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相反地他窺視這些東西的內里,儘管內里黑暗也要探個究竟。他在《牆》里就說:主人公撞上了“牆”,儘管他無法把目光從牆上移開,但他卻被牆內的黑暗所吸引,盯住牆想把牆內看個仔細,它成為主人公採取行動的契機。
安部公房在現實中發現了超現實,又努力捕捉超現實的現實。他塑造的人物無論變身、變形的形象是“繭人”、“牆人”還是“砂人”、“箱人”等。都作為構成現實的總體,構成“物”的世界與“實存”的世界,即外部的現實與內部的現實的雙重異化。但他們雖然被雙重地閉鎖在現實的秩序和自我意識的內部,還是頑強地掙扎著表現自己的精神。所以說,安部的文學世界豈止沒有脫離,而且深深而牢固地植根於日本的今日和明日的現實。在他的絕望內里,迴響著希望之音。
由於長期接受存在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西方現代派影響,所以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場面、奇怪的情節、象徵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力圖揭露社會的不合理性,並且探求解決問題的出路。短篇小說《牆壁》是他獲得芥川獎和確立文壇地位的作品,主旨在於表現人的孤獨感。此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闖入者》、中篇小說《野獸們嚮往故鄉》。長篇小說《旁人的臉》,劇本《幽靈在這裡》和《朋友》,評論集《沙漠的思想》等。70年代以後的新作則有《夢的逃亡》和《笑月》等。
其處女作《赤繭》、《牆》分別獲得戰後文學獎和芥川文學獎,從而奠定了他在日本當代文學史的地位。
終點的道標(真善美社、1948年 / のち講談社文藝文庫) - 改訂版新潮文庫(1978年)
壁(月曜書房、1951年 / のち角川文庫、新潮文庫)
闖入者(未來社、1952年)飢餓的皮膚(尤里卡、1952年)
飢餓同盟(大日本雄辯會、1954年 / のち新潮文庫)
R62號的發明(山內書店、1956年 / のち“R62號的發明・鉛之卵”新潮文庫)
けものたちは故郷をめざす(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1957年 / のち新潮文庫)
第四間冰期(講談社、1959 / のち新潮文庫)石眼(新潮社、1960年 / のち文庫)
沙丘之女(新潮社、1962年 / のち文庫)
他人的臉(講談社、1964年 / のち新潮文庫)
水中城市(新潮社、1964年 / のち“水中城市・デンドロカカリヤ”新潮文庫)
榎本武揚(中央公論社、1965年 / のち文庫)
終道標(改稿版)(冬樹社、1965年 / のち新潮文庫)
燃燒的地圖(新潮社、1967年 / のち文庫)
人間(早川書房、1967年 / のち早川文庫、新潮文庫)
夢的逃亡(德間書店、1968年 / のち新潮文庫)
箱男(新潮社、1973年 / のち文庫)
洪水(出版・ビブリオマーヌ、1973年)
事業(出版・ビブリオマーヌ、1974年)
笑月(新潮社、1975年 / のち文庫)
密會(新潮社、1977年 / のち文庫)
方舟櫻花號(新潮社、1984年 / のち文庫)
彎曲的對面・ユープケッチャ(新潮文庫、1988年)
袋鼠・筆記(新潮社、1991年 / のち文庫)
飛翔的男人(新潮社、1994年)
1950年 -《紅繭》(赤い繭)獲戰後文學獎
1951-小說《牆──S‧卡爾瑪氏的犯罪》(壁 - S・カルマ氏の犯罪)獲第25屆芥川龍之介獎
1958年 -戲曲《幽靈在此》(幽霊はここにいる)獲岸田演劇獎
1963年 -小說《沙丘之女》(砂の女)獲第14屆讀賣文學獎(隔年、改編之電影獲法國戛納影展大獎)
1967年 -戲曲《朋友》(友達)獲谷崎潤一郎獎
1968年 -《沙丘之女》獲法國最優秀外國文學獎
1974年 -戲曲《綠色絲襪》(綠色のストッキング)獲讀賣文學獎
1975年 -5月13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人文科學名譽博士稱號
1977年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86年 -發明之簡易裝卸型汽車防滑鏈條獲“第10屆國際發明家EXPO'86”銅牌獎
據說,大江健三郎獲獎后曾有如下表示:“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生,這個殊榮非他莫屬,而不會是我。”這也許不完全是一番謙辭。作為戰後隨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一道成長起來的作家,安部的創作彷彿是一代日本人的心靈史,那種由於物化現實而導致的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的“間離”感、“疏隔”感,充斥於他的作品;而作家對於這種現實,無論就思考的深度或表現手法的成熟而言,都直逼卡夫卡,如稱之為“日本的卡夫卡”,我以為是不為過的。和卡夫卡一樣,安部的作品風格冷峻,意念性很強,敘述偏於抽象。他從來都是撇開現實的外部,直接描寫它的內在結構,比如說,他極少完全地描寫人物的經歷的事件,而是直接表現人物的存在狀態,這使得我們很難看到故事的發生,很難尋求情節的演進,目光永遠被引向人的處境,並思考這樣的處境。
安部筆下的后工業社會空間,具有一種混凝土式的冰涼、堅硬、冷漠的基調,它是隔斷、難以溝通的,大抵正如(他人的臉)所形容的那棟S公寓:“被那堵和藹的牆壁嚴嚴遮擋著,以至於我一直處於徹底的孤獨之中”。與此同時,他筆下又一再出現逃離的意象(如《野獸跑向故鄉》、《砂女》、《箱男》)。不可逃離的堅硬堅實與反覆的逃離衝動,構成了他作品中一個主要而奇怪的矛盾;其結果,人的擺脫混凝土般物化現實的努力,只能以鑽進“紙箱”、“砂洞”、一空繭”,藏在“他人的臉”之後這一類方式而告終,雖然是對現實的某種擺脫和遺忘,實質上卻不得不陷於更深刻的孤獨。這些可驚訝的超現實的筆觸,貌似荒謬,其實卻是后工業社會中人們普遍的心理感受。在物的擠壓之下,想要逃離而又無可逃離,渴念自我、渴念個性化空間而又懼怕孤獨,諸如此類的兩難境地,日益構成全球性的精神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