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
一種網際網路內容傳播方式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網際網路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網際網路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路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台、粉絲和資本的青睞。
隨著網紅經濟的出現,視頻行業逐漸崛起一批優質UGC內容製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頭條紛紛入局短視頻行業,募集一批優秀的內容製作團隊入駐。到了2017年,短視頻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內容製作者也偏向PGC化專業運作。
截至2020年6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日均使用時長110分鐘。
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00億,佔網民整體的88.3%。
短視頻是指在各種 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高頻推送的視頻內容,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內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街頭採訪、公益教育、廣告創意、商業定製等主題。由於內容較短,可以單獨成片,也可以成為系列欄目。
短視頻
一條、二更是國內較為早出現的短視頻製作團隊,其內容形式多數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內容製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運營優先開啟了短視頻變現的商業模式,被各大資本爭相追逐。
papi醬、回憶專用小馬甲、艾克里里、等網紅形象在網際網路上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其內容製作貼近生活。龐大的粉絲基數和用戶粘性背後潛在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以 快手為代表,大量草根藉助短視頻風口在新媒體上輸出搞笑內容,這類短視頻雖然存在一定爭議性,但是在碎片化傳播的今天也為網民提供了不少娛樂談資。
陳翔六點半、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套路專家(又名套路磚家)等團隊製作內容大多偏向此類表現形式,該類視頻短劇多以搞笑創意為主,在網際網路上有非常廣泛的傳播。
隨著短視頻熱度不斷提高,技能分享類短視頻也在在網路上有非常廣泛的傳播,在今日頭條上,短視頻認證泛科普自媒體的套路專家在4個月內獲得了6億次的點播。
街頭採訪也是目前短視頻的熱門表現形式之一,其製作流程簡單,話題性強,深受都市年輕群體的喜愛。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
如今的短視頻,淪為抄襲的重災區。一些優質的短視頻,未經允許被“搬運工”和“剪刀手”稍作處理,成為吸引流量的工具。同一內容的短視頻被“掐頭去尾”,重複出現在不同平台,不僅令觀眾納悶,更令視頻原創作者煩惱,大大制約了短視頻行業的創作環境。短視頻的發展短板卻令人擔憂。內容創作同質化嚴重,玩模仿、秀萌寵、拼搞笑的老把戲新意匱乏;平台只顧短期盈利,長期規劃不足;監管不力、版權保護缺位,低俗內容和創意抄襲大行其道。要謀求長遠發展,短視頻平台須踢開優質內容匱乏、盈利能力不足、監管環節薄弱三大“絆腳石”。
近日,對1974名受訪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2.1%的受訪家長覺得青少年沉迷短視頻的現象普遍。70.6%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沉迷短視頻會對學習生活提不起興趣,66.3%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視頻內容。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佔33.6%,二線城市的佔45.0%,三四線城市的佔17.6%,縣城或城鎮的佔3.3%,農村的佔0.4%。
2019年上半年,短視頻持續滲透大眾生活,用戶年齡向兩端滲透,10-19歲、50歲及以上年齡段人群較2018年有所增長。
《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2019H1》顯示,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學習/生活后,只能接觸一種娛樂形式”的情境下,四成網民選擇短視頻,超過在線視頻。日均觀看10-30分鐘的短視頻用戶佔比32%,近三成用戶超過一小時。相比城鎮用戶,農村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更長,日均使用時長30分鐘以上的用戶接近70%,顯著高於城鎮用戶的52%。
侵權亂象
近年來,短視頻行業發展呈現繁榮趨勢,湧現出一批現象級產品。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版權訴訟。
騰訊公司法務部副總裁江波表示,一些平台通過演演算法或以技術中立的名義,把其他平台上的版權作品抓取過來放到自己平台上使用,這種行為對整個網際網路內容產業的行業發展秩序造成了較大損害。
搜狐研究院秘書長馬曉明認為,從目前短視頻侵權訴訟案來看,短視頻平台侵權行為主要有幾種情況。第一,平台自己上傳侵權短視頻內容,目前這種模式已經很少見;第二,平台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完成侵權短視頻,由第三方機構上傳;第三,平台註冊了大量自媒體賬號,偽裝成自媒體抓取作品來分類上傳,並利用“避風港原則”逃避責任;第四,一些短視頻平台推出培養計劃,鼓勵和引導自媒體上傳侵權短視頻,平台再主動推薦。
從產生侵權的視頻類型看,目前短視頻領域中最主要的侵權形式是一些聚合平台未經許可將他人視頻作品拆分為若干片段,向公眾提供。首都版權產業聯盟秘書長韓志宇說,有些較大的平台,動輒向用戶提供幾十萬個拆分出來的短視頻,受害最嚴重的是那些花費巨資購買視頻版權的視頻網站。
“被拆分的作品主要是影視劇,也包括一些綜藝、體育、音樂、教育以及其他類別的節目和作品。例如,電影《芳華》在電影院上映的同時,有一個平台上就可以找到近50個關於《芳華》的片段,加在一起時長約30分鐘,占整部電影時長的四分之一,其中一些鏡頭明顯是在電影院里偷拍的,居然都可以上傳到平台。”韓志宇講,有一些小企業以及個人,專門從事影視劇拆分業務,向一些大平台有償提供拆分片段,目前已經形成地下生產線,這一現象應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除了把長視頻裁剪成短視頻,把短視頻“拼湊”成長視頻的侵權方式也同樣存在。“我們這個平台遇到的主要侵權類型是侵權方把用戶原創內容聚合起來變為一個新的視頻。雖然目前沒有成為行業主流,但隨著各大長視頻網站開展更多的短視頻業務,這種情況也會逐步增多,新型侵權行為是隨著技術發展而不斷出現的。”快手公司法務部高級總監賈弘毅說。
2018年4月初,廣電總局、國家網信辦均約談了今日頭條、快手兩家主要負責人,要求“快手”“火山小視頻”暫停有關演演算法推薦功能。4月2日,抖音正式上線風險提示系統,對站內有潛在風險、高難度動作的視頻內容,進行標註提示,防止用戶盲目模仿。
2018年4月3日,快手CEO宿華發表文章道歉,稱將重整社區運行規則,將正確的價值觀貫穿到演演算法推薦的所有邏輯之中,只有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循社會公序良俗的作品,才能進行演演算法推薦,並承諾優先推薦個性化的、更符合用戶興趣的正能量作品等。
2018年4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並要求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產品。
2018年4月11日,今日頭條創始人、CEO張一鳴發表致歉信,詳細列舉了一些具體整改措施,包括:加強黨建工作、全面糾正演演算法和機器審核的缺陷、不斷強化人工運營和審核、將現有6000人的運營審核隊伍擴大到10000人。4月12日,快手上線了“家長控制模式”,建立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短視頻
2018年7月,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等五部門,開展網路短視頻行業集中整治,依法處置了19家網路短視頻平台。其中,包括彈幕社區網站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洋蔥視頻在內的一些視頻網站暫停下架,內部整改。
2018年11月7日,國家版權局通報,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劍網2018”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15家重點短視頻平台共下架刪除各類涉嫌侵權盜版短視頻作品57萬部,嚴厲打擊涉嫌侵權盜版的違規賬號,採取封禁賬號、停止分發、扣分禁言等措施予以清理。
2018年12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短視頻平台對誘導性內容缺乏必要提醒,以年輕人為主的短視頻用戶防騙意識不足——騙招頻得手,短視頻平台正成騙子搞鬼新平台?》的報道。
2019年1月9日,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路短視頻平台管理規範》和《網路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
2020年國家網信辦決定7月初起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路環境專項整治,專項整治時間為7月初起至8月末。嚴厲打擊直播、短視頻網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重點整治戀童、虐童等對未成年人實施猥褻性侵的有害信息。嚴厲打擊發布傳播以未成年人為主角的大尺度寫真、私房照片視頻的賬號。嚴格排查後台“實名”認證制度,嚴禁未成年人擔任主播上線直播。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統應用,全面清理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
2021年3月15日,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短視頻平台成為消費者瀏覽信息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企業通過短視頻發布的低價體驗卻可能是陷阱。有大學生投訴反映,他們通過短視頻平台看到“艷域東方古裝攝影”有19.9元的體驗活動,實際報名后,影樓工作人員不斷誘導他們升級服務,最終累計服務費高達2萬餘元。消保委發現,低價體驗陷阱在攝影、搬場等服務領域較多。
2021年4月23日,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攜超500位藝人發布了聯署倡議書,呼籲國家對短視頻平台推進版權內容合規管理。
專家建議
整治問題視頻,一些短視頻平台嘗試做到防治結合,重視內容審核。相關短視頻平台在擴充審核隊伍、完善審核機制基礎上,推進機器學習、人臉識別等技術在內容審核環節的應用,以提高審核精準度和覆蓋面。
要避免低俗流行,優化演演算法推薦不容忽視。李俊慧認為,短視頻平台應實現對不同類別的內容給予不同權重的演演算法推薦,讓更多知識性、正能量的優質內容獲得更高權重。
有專家指出,低俗違規內容需要堅決整治,而要營造優質內容生態,平台還應以“用戶思維”做精管理、做精引導。陳昌鳳表示,低俗違規視頻頻現,責任應由多方承擔,對其治理也應多方合力。平台要擔起維護網路空間的社會責任,內容生產者和用戶也應成為把關的重要環節,如此才可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李俊慧建議,作為短視頻內容的製作者,用戶公開上傳視頻內容時,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線,也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應做到傳播內容積極向上,避免低俗。
搜狐研究院秘書長馬曉明認為,在短視頻版權領域亂象治理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的是,平台在版權侵權過程中到底做了什麼,應該做什麼。具體來看,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第一是怎樣才能規制平台濫用通知刪除規則,也就是“避風港原則”;第二是怎樣才能識別大量自媒體中的真實用戶,防止平台大量偽造自媒體用戶。
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五隊隊長劉立新認為,目前短視頻版權侵權問題頻發,執法難度大。他建議,應當建立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同體系。同時,企業應當儘快建立全國統一快速授權系統、原創視頻維權系統等,各企業在投訴時,可以提供更加精準的權屬證明等投訴材料。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李琛則表示,目前很多侵權行為都是因為侵權者對於法律的無知造成的,平台應當有義務予以告知。“有些用戶真不知道他的行為已屬於侵權,僅因為覺得好玩,隨手就把別人的視頻裁剪髮布了。建議短視頻行業自律條款中可以加上這樣一條:平台應當有用戶上傳指南,用戶上傳視頻之前,平台要對用戶說清楚,哪些行為是侵權,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李琛建議,可以適當提高短視頻平台的注意義務,可以考慮把內容識別技術引入其中,自動識別上傳視頻是否屬於侵權視頻。“如果你從事一個行業,又帶來了很高的侵權風險,那麼就應當把採用必要的技術手段當作成本,不能把這個風險轉移給權利人。”李琛說:“應該鼓勵平台在合理條件下代行著作權。一方面個體權利人缺少這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都是平台代行權利,將來有可能會形成一種交叉許可模式。平台與平台之間交涉磨合,最終有可能打造一個合理的行業規則。”
有關機構預測,未來5年在線視頻量將增長14倍,70%的手機流量將消耗在視頻上。預計2019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個農村青年的短視頻帳號累計獲得了近16萬的網友點贊。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短視頻這種碎片化的資訊獲取方式和社交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特別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整個社會將進入一個無頻不歡的“新時代”。
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8.29億網民中,手機網民佔98.6%。其中,使用短視頻的網民有6.48億。有關機構預測,未來5年在線視頻量將增長14倍,70%的手機流量將消耗在視頻上。
艾瑞分析認為,未來1~2年內,短視頻平台將開放大量的商業化機會,資本的大量流入鼓勵內容創作者生產更多更高質量的短視頻,同時為短視頻平台的運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促使短視頻行業能夠充滿活力並且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預計2019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
2018年12月,據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
2020年3月,中國網際網路路信息中心發布了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7.73億,佔網民整體的85.6%。在帶動鄉村旅遊、推動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短視頻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2020年10月13日,《2020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報告顯示,網路視聽用戶規模突破9億,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低線城市,其中五線城市用戶增長33.6%。這些用戶里,看短視頻的佔比15.2%,網上看影視劇、綜藝的佔比7.9%,看直播的0.7%,網上聽書/網路電台的佔比0.1%。短視頻成為了僅次於即時通信的第二大網路應用,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18億,近九成網民使用短視頻。2020年6月典型細分行業人均單日短視頻使用時長為110分鐘。上傳短視頻的主體是00后、女性。
2021年5月,由於我國短視頻相關法律並不完善,從而容易出現無法確定侵權界限、維權成本高等問題。未來短視頻的製作將呈現出內容創意優先的特點,注重垂直領域的深耕,若內容創作生態頻遭破壞,原創作者無法維權,則會破壞內容市場的平衡。
2021年6月1日,發布《中國網路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20)》,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網路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網路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73億。
2021年4月,從新華社刊文到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與500位藝人發布聯署倡議書,短視頻侵權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2021年5月,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網上一些炫富內容迎合了人們貪圖享樂甚至不勞而獲的需求,已清理炫富短視頻的違規信息6萬多條,不過問題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