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揚府
鷹揚府
鷹揚府隋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二將軍。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驃騎府為鷹揚府,改驃騎將軍為鷹揚郎將,車騎將軍為鷹揚副郎將(鷹擊郎將),隸於各衛,統領府兵。唐代改稱折衝府,其主官改稱折衝都尉﹑果毅都尉。
府是隋朝的軍隊編製,相當於現在的軍區,而每一個衛府之下都有一個鷹揚府,就好像現在每個軍區下的集團軍一樣。並非是樓主所理解的政府行政機構。
隋朝沿襲和發展了西魏、北周府兵制。在皇帝直接統轄下,設立12衛府。每衛府統1軍,置大將軍1人,將軍2人;下轄驃騎府、車騎府,分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再下設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煬帝時,改驃騎府為鷹揚府,置鷹揚郎將,並取消將軍、都督等名號。
軍府按“中外相維、重首輕足”的方略,分置在京城及衝要地區。12衛除臨時受命征伐外,平時主要擔任京城宿衛和其他軍事要地或重要設施的駐守。府兵與禁兵及其他軍隊相互為用,相互鉗制,以便皇帝控制軍隊和維護全國統一。
總面積零點二平方公里。目前唯一的見證。在[順安門]西三十米處還有老城牆二十五米遺址。沒有宜安門。因宜興至泗安不通路,北面都是大山和原始森林。去宜興得走長城在過雉城。約一百多公里。比杭州還遠。隨朝也很富有。但也經不住煬帝折騰。二次東征高麗失敗。算是爭氣吧.開鑿京杭大運河。最大的政績.各地再設鷹揚府築城牆。把老百姓坑苦了。實際上這糧草倉庫也不現實,泗安荒年多.下泗安到了雨季又是一片澤國.原本無人居住.糧草也囤積不住.隨末幾年農民起義戰火鋒起.618年煬帝被殺,隨朝滅亡.唐武德七年撒了原鄉縣,建鎮.屬長城縣轄.根椐鷹揚府的四門,改名為四安.后朝就在這兵營內設了驛站.公館基.設巡撿使衙門徵收稅糧.管理治安.糧倉成了貨倉,在泗安中學一次建築中挖出很多宋代瓷器,可惜在現在的挖機操作中.沒能留下幾隻完好的瓷器.抗戰中泗安淪陷.小日本在中學內修炮樓建營房.在公館基駐紮偽軍一個營.清道光六年後又加三點水,即今天的泗安.
[1]百葉龍社區 http://bbs.zjcxnews.com.cn/dispbbs.asp?boardid=13&Id=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