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1條詞條名為城北村的結果 展開

城北村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東村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建村於鶯兒山之東山溝。因溝旁棘子叢生,故取村名棘林溝。清宣統年間(1909-1911年),遷村於溝上平坦處,更名台上村。另一說為,明永樂之初(1403-1410年),李富由江蘇常州府無錫縣不老村遷此,初名棘林溝。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易名台上村。1981年地名普查,因與它村重名,以村處城區之北,更名城北村。城北村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北部,地處東經121°09′,北緯36°47′。南毗城區,西有鶯兒山,北連馬鞍山,與院西、倪家村為鄰;北隔擔杖山與鞋西溝、里口、新興等村相連;東與李家莊、西哲陽等村接壤,轄域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村莊沿東村河、煙鳳公路、海園路兩側,東西呈“品”字形排列,佔地約30公頃。隸屬東村街道辦事處。

村集體固徠定資產3億元,人均純收入10960元。

村莊概況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建村於鶯兒山之東山溝。因溝旁棘子叢生,故取村名棘林溝。清宣統年間(1909-1911年),遷村於溝上平坦處,更名台上村。另一說為,明永樂之初(1403-1410年),李富由江蘇常州府無錫縣不老村遷此,初名棘林溝。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易名台上村。1981年地名普查,因與它村重名,以村處城區之北,更名城北村。城北村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北部,地處東經121°09′,北緯36°47′。南毗城區,西有鶯兒山,北連馬鞍山,與院西、倪家村為鄰;北隔擔杖山與鞋西溝、里口、新興等村相連;東與李家莊、西哲陽等村接壤,轄域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村莊沿東村河、煙鳳公路、海園路兩側,東西呈“品”字形排列,佔地約30公頃。隸屬東村街道辦事處。
村集體固定資產3億元,人均純收入10960元。2005年10月在全國小康建設十佳單位和人物評選中榮獲“中國(東部)小康建設十佳村”稱號。2006年1月被省司法廳、文明辦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 2007年7月被山東省評為為“省級文明村鎮”。2009年被中共海陽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經濟發展示範村”。 2010年1月被省司法廳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2011年7月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2012年被國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此外還先後被煙台市委及有關部門授予“文明建設村”、“美在家庭活動示範村”、“新農村建設城郊型五星級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2011年,全村有1180戶,2764人。原僅有李姓,1985年後,來村落戶定居者漸多。現有李、馬、楊、修、倪、黃、程、成、姜、江、孫、趙、王、魯、盧、張、任、高、於、焉、蓋、薛、叢、徐、潘、桑、邢、呂、紀、沈、劉、曲、閻、葉、宋、袁、臧、遲、隋、駱、汪、夏、杜、董、辛、邵、牟、梁、唐、畢、喬、林、刁、胡、崔、時、田、包、韓、祁、項、戴、由、石、冷、荊、歷、相、宮、肖、初、南、顧、葛、鄒、司、韋、尉、羅、車、丁、蘇、史、譚、曹、鞠、孟等87姓。自1986年以來,連年被煙台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

大事記


清宣統二年(1910年)李維華、李竹先等40餘人,參加海陽縣高啟旺領導的反抗苛捐雜稅鬥爭。 1932年縣內霍亂流行,本村死亡20餘人。 1940年2月侵華日軍侵入海陽縣境,路經本村,殺死村民李銘和、李維范、李維木或、李維朴等5人。 1942年9月本村解放。同年11月日軍對膠東拉網掃蕩,路經本村住宿一夜。擄去村民4人,掠奪牲畜30餘頭,損失糧食財物不計其數。 1943年1月李德潤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的第一名黨員。同年冬膠東行署副主任林一山來村視察工作並題詞:民風團結緊張,工作認真積極。 1946年1月海陽縣職工工作委員會在本村召開全縣勞模大會。工業勞模範淑貞、教師勞模姜洪濟、宋春禮及其它模範50多人出席了會議。 1955年7月1日龍捲風大作,颳倒東村大照壁,砸死本村趕集村民李銘森等5人,李恆道等人被砸成重傷。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本村成為東村人民公社轄屬的台上生產大隊。 1966年8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破“四舊”,李氏宗譜、譜書及文物典籍被付之一炬,武鬥中2人致殘。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6年本村被煙台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 1987年村黨支部書記李騰道出席煙台市企業家座談會。 1990年9月縣氨基酸廠承擔的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用薯類製取L-賴氨酸,通過國家級鑒定驗收。 1997年9月村民任秀娟在院內種黃瓜1株,在1根黃瓜秧上結出長98厘米、周長50厘米、重達10公斤、大小相同的黃瓜兩條,堪稱“黃瓜王”。 2001年1月村黨支部書記李連道被煙台市人民政府評為“三五”普法先進個人。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1月,李德潤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4月,成立第一個黨小組,黨員3人。1944年1月,成立黨支部,黨支部書記李德潤。1950年起,王其順、李恩道、李章先、李維玉、李騰道、李連道先後任黨支部書記。 1943年,有黨員3名。1949年,有黨員42名。1988年,有黨員65名。2002年,有黨員91名。 1986年以來,村黨支部連年被中共煙台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28年裁鄉設區,隸屬一區東村鎮,村設村公所,村長李維善,轄四閭二十二鄰。1940年,淪為日本侵佔區,廢村閭行保甲,村設保公所,保長先後為李維善、李維義。1942年本村解放,設村政府(台上、河北為一個行政村),村長李維潤(河北村人)。1944年兩村分治,台上村設村政府,村長依次為李性芝、李維森、李維竹。1958年裁村政府,成為東村人民公社台上生產大隊,大隊長依次是李銘倫、李性芝、李秉道、李銘相、李明道。1984年,村設村民委員會,村委會主任李明道。1999年,首次實行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李騰道,副主任李連道。2000年8月起,李連道任村委主任。

榮譽稱號


2005年10月在全國小康建設十佳單位和人物評選中榮獲“中國(東部)小康建設十佳村”稱號。
2006年1月被省司法廳、文明辦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
2007年7月被山東省評為為“省級文明村鎮”。
2009年被中共海陽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經濟發展示範村”。
2010年1月被省司法廳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
2011年7月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
2012年被國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
徠此外還先後被煙台市委及有關部門授予“文明建設村”、“美在家庭活動示範村”、“新農村建設城郊型五星級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