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望鄉

邊界望鄉

《邊界望鄉》是現代詩人洛夫1979年創作一首抒情詩。此詩按邏輯順序寫了詩人登山、望鄉、懷鄉、想象,到最後回到現實償願無望的過程,傳神地表達了詩人作為遊子的懷鄉咫尺天涯的傷痛、落寞和無奈。全詩精粹而鮮活的意象絡繹不絕,躍性大,意象之間雖少現實聯繫性,卻相互撞擊,在強大的張力中給讀者帶來精彩而意味深長的美學效果。

《邊界望鄉》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等多本教科書中。

作品原文


邊界望鄉
說著說著
我們就到了落馬洲
霧正升起,我們在茫然中勒馬四顧
手掌開始生汗
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的鄉愁
亂如風中的散發
當距離調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遠山迎面飛來
把我撞成了
嚴重的內傷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後面
咯血。而這時
一隻白鷺從水田中驚起
飛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來
而這時,鷓鴣以火發音
那冒煙的啼聲
一句句
穿透異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
你卻豎起外衣的領子,回頭問我
冷,還是
不冷?
驚蟄之後是春分
清明時節該不遠了
我居然也聽懂了廣東的鄉音
當雨水把莽莽大地
譯成青色的語言
喏!你說,福田村再過去就是水圍
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
後記:1979年3月中旬應邀訪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親自開車陪我參觀落馬洲之邊界,當時輕霧氤氳,望遠鏡中的故國山河隱約可見,而耳邊正響起數十年未的鷓鴣啼叫,聲聲扣人心弦,所謂“近鄉情怯”,大概就是我當時的心境吧。

創作過程


1979年3月,洛夫訪問香港時創作《邊界望鄉》。當時洛夫在余光中的陪同下,去邊界落馬洲用望遠鏡看大陸,洛夫離鄉三十年,近在咫尺卻過不去,有家不能歸,近鄉情切。於是寫下了此詩,表達其遊子懷鄉咫尺天涯的傷痛、落寞和無奈。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文學中有所謂永恆的主題,如高天的星座閃耀它久遠而長新的光輝。鄉愁,即是其中之一。由於眾所周知的時空阻隔和人間悲劇,“鄉愁”更是台灣詩歌作品的一個最重要的主題,已經產生一些並將繼續出現搖人心魂的成功作品。此詩就是一闋動人情腸的鄉愁變奏曲。鄉愁來自於詩人漂泊的生涯,來自於對生我養我的故土的依戀。而耳畔響起的數十年未聞的鷓鴣的鳴叫,更喚醒了他心中蟄伏了30年的祖國之思。
全詩按邏輯順序寫了詩人登山、望鄉、懷鄉、想象,到最後回到現實償願無望的過程,抒發了詩人作為遊子的那種惆悵而黯然神傷的故國情懷。

藝術特色

此詩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其古典而鮮明的意象承載起詩人獨特而跳躍的思維,以突兀的詩句去撞擊讀者的心靈,以全新嗓門去唱響一曲古老的思鄉之歌。
首先,開頭低調而自然的引入“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落馬洲”,平平而起,從敘述角度說是對望鄉的場景做必要的交代;從抒情的節奏說則體現了情緒的控制,使其有先低后高、先舒緩后緊張的變化。“霧正升起,我們在茫然中勒馬四顧/手掌開始生汗/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的鄉愁/亂如風中的散發”,手掌出汗,四顧茫然,心如亂麻,這是在寫望鄉時的心態。請注意“勒馬四顧”四字,洛夫來落馬洲邊界是由朋友驅車陪同的,何嘗有馬?詩人不過是借用傳統文人的身體姿態,以拓展抒情的空間,突出那種大寂寞大失落飄零感受。當詩人舉起望遠鏡來眺望的時候,客觀景物與詩人心中鬱積已久的思鄉情結碰撞激發出了火花,那石破天驚的詩句便產生了:“一座遠山迎面飛來/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傷”
陸機《文賦》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這三行正是那片言居要的警策之語。寫到這裡,這首詩已經態濃氣足。後邊的句子則讓緊張的氣氛舒緩下來,那啼血的杜鵑折飛的白鷺,以火發音的鷓鴣,作為詩人思鄉情結的對應物,是詩人從傳統詩詞表現離愁別恨的意象中精心選擇的,富有濃厚的文化意蘊。接著又用同行者“豎起外衣的領子”與詩人“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造成反諷,突出瞭望鄉的情之深,思鄉的意之切。最後用“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在無限惆悵中結束全詩。“一掌冷霧”恰與開頭的“霧正升起”相呼應,一首詩,以“霧”起,以“霧”終,烘託了全詩的氛圍,且形成情緒的迴環。
詩,固然是以情動人的,但並非任何抒情都具有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動人以情的“情”,必須是特殊性與普遍性的和諧的結合。詩中的感情是個人的,同時它必須向更高的層次提升,從個人通向人生、世界和時代,獲得能引起許多人感應與感動的普遍性的美質。例如同是“鄉愁”,從近鄉情更“怯”(“手掌開始生汗”),從鄉愁之“大”(“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與“亂”(“如風中的散發”),從鄉愁之沉重悲苦(“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傷”“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咯血”),從鄉愁之激越沸騰(“我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以及鄉愁之償願無望(“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處處表現了洛夫對“鄉愁”這一母題的個人獨特感受與獨特表現,絕不雷同於其他詩人。同時,詩人所表現的鄉愁,不僅可以從古典詩歌中找到它的歷史淵源,與古代的心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它更是當代千千萬萬遊子的情懷的藝術概括。詩人的獨特感受提升為一種具有當代意義的普遍性的情境,從而獲得了更高層次的社會價值與美學價值。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之意和生活的客觀之境的融合,它是詩歌作品最基本的元件,是意境構成的必具元素,同時也是詩人才華的試金石。洛夫十分重視詩的意境的創造,他的意象創造的特色是精粹而鮮活,常常能引發讀者既驚且喜的美感。《邊界望鄉》在開篇的如實描寫之後,那卓異不凡的動態意象就如花之開:“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的鄉愁/亂如風中的散發。”“鄉愁”本來是不具形的思想感情,詩人擬虛為實,虛的鄉愁在動態化的呈現中不僅具有實的體積和重量,而且具有了繚亂的獨特形態。不僅如此,更加匪夷所思的意象撲面而來:“當距離調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遠山迎面飛來/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傷。”這種化美為媚的變形動態意象,大大拉近了詩人與故國青山之間的空間距離,把鄉愁表現得刻骨銘心,令讀者一見難忘。此外,詩中還運用了“杜鵑”與“鷓鴣”這一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原型”意象。“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後面/咯血”,人、物合一,寫景即是寫人,寫心靈的現實化、現實化的心靈,意象奇妙。“而這時,鷓鴣以火發音/那冒煙的啼聲/一句句/穿透異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鷓鴣居然以火發音,啼聲竟然冒煙,而詩人公然被燒得眼紅血沸,這是聽覺通於視覺與觸覺的奇妙通感。如果說有的名山有奇異的“飛來石”“飛來鍾”,那麼,詩人也有奇異的“飛來思”與“飛來想”。詩歌是語言的魔術。洛夫運用語言時,力求突破那些習慣性的陳陳相因的語字組合方案,摒除那種流行的缺乏生機的語言模式,使語句結合置於讀者常常意想不到的位置上,從而獲得新奇而刺激讀者想象的美學效果。如“內傷”本來是與醫學有關的名詞,常是外物撞擊所致,但詩人卻出人意料地把它和一座飛來的遠山組合在一起,給人以意外的如發現一顆新星般的喜悅。鷓鴣的“冒煙的啼聲”本來已經很妙,而啼聲竟然燒得詩人“雙目盡赤,血脈賁張”,更是令人百思不到的語言組合。沒有對語言的驅遣自如的功力,必然沒處來這等妙語奇句。
綜觀全詩,精粹而鮮活的意象絡繹而來,躍性大,意象之間缺少現實聯繫性,卻相互撞擊,在強大的張力中給讀者巨大的震撼,取得了精彩而意味深長的美學效果。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李少君《中國好詩歌·你不能錯過的白話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詩壇上出現過許多表達鄉愁的詩,這首詩即為其中之一。該詩以突出的現代主義手法,藝術呈現了內心深處淵積的無限鄉愁,搖顫著讀者的心靈。”
當代作家李朝全《詩歌百年經典》:“故土就在眼前,在望遠鏡中鄉愁被放大了數十倍。那些故鄉的山和飛鳥,都會讓詩人無限的感傷。故土流淌著詩人的和淚,故鄉並不遙遠卻只能站在邊界遠遠地望上一眼。這是一種深入靈魂的情感,是與血和肉牽連在一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愛國之情,思鄉之情。這是一種凡人而皆然的思緒和感受,因此能夠引起人們普遍的共鳴。”
當代學者李檳《界牌邊一朵咯血的杜鵑》:“詩人的精美的詩筆偶爾被一次遭遇觸動,便流出了這首情真真意切切的鄉愁變奏曲。”

作品影響


《邊界望鄉》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等多本教科書中。

作者簡介


洛夫(1928.5.11—2018.3.19),原名莫運端、莫洛夫,衡陽人,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南華大學、華僑大學、衡陽廻雁詩社名譽社長。1938年舉家從鄉下遷居衡陽市石鼓區大西門痘姆街,就讀國民中心小學。1943年進入成章中學初中部,以野叟筆名在《力報》副刊發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轉入岳雲中學,開始新詩創作,以處女詩作《秋風》展露才情。1947年轉入含章中學,與同學組成芙蘭芝劇社和芙蘭芝藝術研究社,自編自演進步節目。后在台灣中廣公司、亞盟總會和東吳大學任職。1954年10月,與張默、瘂弦在左營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並任總編輯。著作甚豐,著有詩集《靈河》、《因為風的緣故》、《漂木》等十多種,詩論集《詩人之鏡》、《詩的邊緣》等五種,另有散文、譯著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