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

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

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Shaxi High School,Jiangsu Province),簡稱“省沙高”,位於江蘇省太倉市,於1914年由畢生致力於教育的劉師竹先生創辦,一直是太倉最具代表性的學府之一,2001年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沙高簡介


校園風光(一)
校園風光(一)
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原名太倉市沙溪高級中學,於1914年由畢生致力於教育的劉師竹先生創辦的,一直是太倉最具代表性的學府之一,素以儒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啟迪有方的教學聞名遐邇。2007年9月,市政府投入7000餘萬元啟動了“兩區合一”工程,擴建教學、生活用房16000平方米,新建400米標準運動場。2008年9月兩區順利合併,校園面積達129畝;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設施完善,解決了“一校兩區”給學校管理帶來的諸多不便,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2009年,學校有高中37個班,在校學生1837人;學校佔地面積近120畝,綠化面積35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9000平方米,學生宿舍16000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一校一區,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環境良好。

發展沿革


解放初,學校就被蘇南行政公署譽為蘇南地區改造舊學校的一面紅旗。1960年榮獲“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國務院文教群英會先進單位”等稱號。同年,被確定為江蘇省44所重點中學之一。《新華日報》曾以《雞毛也能飛上天》為題,報道了該校的辦學成績。1980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中學;1992年被確認為合格省重點中學。2001年被確認為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2008年8月,經省教育廳批准更名為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

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勤、謹、信、進”的校訓,形成了“文明、嚴謹、勤奮、創新”的校風,“嚴謹、求精”的教風和“勤奮、踏實”的學風,辦學成效顯著。建校89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王淦昌;中國舞蹈協會原主席、新舞蹈藝術創始人吳曉邦;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談松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龔樹模等中華英傑,都是從沙中起步,走向人生輝煌的。

教學成績


校園風光(二)
校園風光(二)
自2005年以來(截止2009年),學校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紮實開展新課改教學實踐活動,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體驗成功。學校從多元智能理論中吸取養分,進行全面的課堂教學設計,各學科間相互交叉滲透,實現了學生多種智能整體發展的目標。2009年《江蘇教育研究》雜誌以《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多元智能教育概覽》為題,介紹了該校開展多元智能教育活動的經驗。該校教師的研究成果《課堂因多元智能而精彩》、《探索與創新——回眸新課改》已由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新課程改革以來(截止2009年),學校結合實際,走出了一條體藝教育的特色之路。2004年,學校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合作,依託高校師資力量,對藝術特長生進行強化培訓。2005年以來,已有150餘名藝術特長生進入了高校深造(截止2009年)。2007年,學校被評為“蘇州市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優秀學校”。在學生個性化發展方面作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80后校友中湧現了像油畫碩士葉蓓蓓、青年導演席雪晴等藝術才俊。
校園風光(三)
校園風光(三)
葉蓓蓓,2009年7月完成了俄羅斯國立列賓繪畫、雕塑與建築藝術研究院的學業,獲得碩士學位,被授予油畫藝術家、油畫專家的稱號,成為太倉市獲得油畫碩士第一人。2009年9月18日,《太倉日報》以《葉蓓蓓:海歸油畫碩士的藝術夢》為題全面報道了葉蓓蓓的藝術成才之路。
席雪晴,2008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她執導的《秘密通道》在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大賽”中獲評委會特別獎,第十六屆大學生電影節、第十屆短片大賽評委會大獎,還入圍第五屆亞洲國際青少年影像作品展、第三十八屆德國波茨坦國際電影節、第五屆香港國際獨立電影節展映作品,同時還被邀請參賽希臘國際短片電影節、加拿大溫哥華國際電影節、德國漢諾威國際電影節等。
此外,學校充分利用太倉市是我國唯一橋牌之鄉的地方資源,編寫了《橋牌基礎教程》校本教材,開設了橋牌校本課程,廣泛紮實地開展這項運動。2006年,學校成功承辦了“第三屆全國中學生橋牌比賽”,2007年和2008年又承辦了江蘇省第一屆、第二屆中學生橋牌賽,並獲“承辦2008年江蘇省中學生體育競賽優秀組織獎”。2004年以來(截止2009年),學校多次代表江蘇省參加了全國中學生橋牌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學校在2007年“全國中學生橋牌比賽”中獲得高中組團體亞軍、雙人賽冠軍。該校1名學生作為橋牌特長生被遼寧科技大學破格錄取,2007年,該生代表遼寧科技大學參加“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橋牌賽”並奪得雙人賽冠軍,並成為了遼寧省橋牌隊主力隊員。2004年以來(截止2009年),學校連續兩次被評為“蘇州市體育(橋牌)特色學校”。

優秀校友


核科學開拓者,核物理學家——王淦昌
校園風光(四)
校園風光(四)
王淦昌(1907—1998),江蘇常熟人。1916年就讀於沙溪高等小學堂。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0年赴德國留學。1934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后回國,相繼任山東大學和浙江省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赴美國工作。1950年回國后,在中國科學院進代物理所任研究員、副所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1956年到蘇聯杜布納任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1960年曾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第一次觀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帶奇異夸克的反粒子。1961年後,任二機部九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有論著多種。
原紫金山天文台台長——龔樹模
1915年1月出生於江蘇太倉沙溪鎮,少年時代就讀於太倉縣立初級中學乙部。1936年畢業於上海私立大同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日軍侵華時,龔樹模返回家鄉,於1938年秋與其兄龔樹揆等在沙溪中市街龔宅創立私立求智中學,設初、高中兩個大班,使用戰前教材。是年冬,該校被偽政府勒令停辦,龔樹模轉到昆明鳳凰山天文站工作,直到抗戰結束回到南京。1948年初,龔樹模遠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取得天文碩士學位,後轉入密歇根大學進修獲得天文博士學位。1953年秋,龔樹模回到祖國,在南京資金山天文台從事天體物理研究,歷任恆星室主任、天文台副台長,資台學術委員會主任,天文學報主編,中國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哈雷彗星觀測研究協調組負責人,此項集體工作獲1990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年退休。
龔樹模在給母校沙溪中學的寄語中寫到:“珍惜時間、用好時間;鍛煉身體,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中國新舞蹈藝術的開創者——吳曉邦
校園風光(五)
校園風光(五)
吳曉邦(1906—1995),原名祖培,江蘇太倉人。1926年入上海持志大學法科學習。1927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8年在沙溪中學任教。1929年春,赴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系留學,同年開始學舞蹈,先學芭蕾舞,後學現代舞。1934年回國,在上海中法劇藝學校從事舞蹈教學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后,在四川江安國立藝專、新安旅行團從事舞蹈教學工作,1942年赴延安。后在魯迅藝術學院工作。
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后,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中國舞蹈研究會主席、全國文聯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所創作、編導的舞蹈作品善於刻劃人物的內心活動,並以簡樸、洗鍊的舞蹈語彙和手法,形成了獨特的舞蹈風格和流派,是中國新舞蹈藝術的主要開創者之一。舞蹈作品有《義勇軍進行曲》、《飢火》、《守財奴》、《春江花月夜》、《游擊隊員之歌》,並著有《新舞蹈藝術概論》等。

其他校友


56屆校友、化工專家、清華大學顧爾昌教授
56屆校友、城鄉規劃專家陸易農
49屆校友、計算機專家姚兆煒
45屆校友、二級演員、雲南音協副秘書長王珏
50屆校友、太陽能專家龔堡
棉職時代校友、上海農學院副院長鬍載午
50屆校友、東歐問題專家徐坤明
51屆校友、教育部督學、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宏觀教育研究專家談松華(前左)
55屆校友、計算機專家、清華大學教授蔣維杜
48屆校友、高級工程師顧兆龍
46屆校友、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陸紹中
新聞學家、解放軍報》總編輯吳之非
63屆校友、殲-7GB總設計師、殲-7系列主管總師方錦星
81屆校友支亦祥為江澤民作翻譯
79屆校友、北京電視台主持人、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孔潔
78屆校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馬寅國與王淦昌校友合影
76屆校友、高級規劃師、南京大學教授朱喜綱
67屆校友沈銀髮任外經貿部中國上海對外貿易中心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期間與吳儀副總理的合影
農業專家、陸作楣校友接受江澤民總書記接見
解放軍大校繆堯坤
江蘇省輕工廳原廳長洪志英校友與李嵐清副總理合影
61屆校友製冷專家曹偉生
60屆校友朱炳元少將
60屆校友中國電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黃策斌
59屆校友、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左飈
59屆校友、海軍大校張耀宗
59屆校友、飛行大隊長、艦航副司令張連富
58屆校友、穆紹林教授與200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
《解放日報》黨委書記馮士能(左一)與吳邦國合影
浙江大學原黨委書記梁樹德與李嵐清合影
江蘇省糧食廳原廳長吳國梁與朱鎔基合影
57屆校友、浙江農科院黨委辦主任蘇冀北

學校榮譽


校園風光(六)
校園風光(六)
長期以來(截止2009年),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三五’普法先進單位”、“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五工程’示範單位”、“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03年9月,學校又順利接受了“江蘇省文明單位”的評估驗收。
該校的德育教育已經形成一大特色,曾兩次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新華日報》曾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該校的辦學成績。該校的法制教育在省內外具有相當的知名度,起步早,抓得實,自編了校本法制教育教材,開展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師生進行法制教育,成效顯著,在校師生的違法犯罪率連續十多年保持為零。多篇法制教育論文在省、大市級刊物發表、交流,分管德育的校長受到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司法部的表彰。

歷任校長


劉師竹(1914-1925)
倪敬函
胡端行(1926-1927)
錢耀庚(1927-1928)
沈植山(1928-1929)
焦偉民
成金印(1929-1930)
凌燕謀(1930-1931)
陶亦書(1931-1933)
沈玉祥(1934-1937)
汪學良(1937-1943)
馬詠台(1943-1944)
徐國珩(1944-1945)
顧天翔(1945-1949)
承啟棠(1949-1951)
沈禹昌(1951-1955)
徐昌宜(1955-1957)
蔣憲松(1957-1958)
孫 亞(1958-1968)
邱祖興 符仁康文革期間主持工作
趙秉琪(1978-1983)
陸 明(1983-1984)
王庸柏(1984-1992)
陳為仁(1992-1996)
陸衛其(1996-1998)
朱樹銘(1998-1999)
呂 寅(1999-2001)
楊炳奎(2001-2010)
李廣耀(2010-2016)
張軍(2016-至今)

現任領導


部門職務成員
校長書記室校長張軍
書記顧永豐
副校長張軍、陳國良、王紅芳
校長辦公室辦公室主任陳雄
人事秘書鄒金龍
工會工會主席陶月英
教務處副主任呂有功(主持工作)王靖東、雲磊、聶傳虎
信息裝備室副主任聶傳虎(兼)
教科室副主任蔡留忠(主持工作)
德育辦主任楊健亨
副主任陸金華、趙勤明
總務處主任黃志鋼
副主任黃坤
團委書記袁學紅 

師資實力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學校實施了青藍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後培養了省特級教師1名,蘇州市名教師1名,蘇州市學科教改帶頭人5名,太倉市學科教改帶頭人14名,太倉市教壇新秀14名。《中國教育報》曾以《三制推開:沙溪中學教師新秀脫穎而出》為題進行了報道。

辦學目標


在新形勢下,學校從辦學傳統和特色著眼,明確奮鬥目標和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質量是生命”、“教育是服務”的理念,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根本,努力構建現代質量體系(ISO9000),強化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確保學校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