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島
珠海市生態旅遊區
淇澳島在香洲東北部13公里,珠江口內西側,東距內伶仃島13公里,北與虎門相對,南距唐家大陸1.2公里。全島面積23.8平方公里。島上戶籍人口2189人(2016年)。
淇澳島地質為花崗岩結構主體,表層為黃沙粘土,長有灌木叢林、茅草和松林,雜樹等,林木覆蓋率達90%。地勢南北兩端高,中間平坦,把島分為南北兩半,呈東北至西南走向。
島上高山連綿起伏,100米以上的山有18座,最高主峰望赤嶺,位於島東北。四周海(港)灣較多,主要有二斜灣、關帝灣、金星灣、石井灣、大圍灣、東側灣多為沙岸,泥沙底西北兩側灣多為淤積泥灘,水較淺,低潮干出。
蘇兆征故居陳列館:9:30-17:00,16:45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
1天
坐3、10路等公交車到“唐家市場”站,(往淇澳方向)換乘85路公交車至“淇澳”站下車即到。
島上只有85路公交車,約20分鐘一班,無人售票,1元空調車。運行路線:唐國安紀念館↔淇澳北。唐國安紀念館:頭班6:20,尾班20:00。淇澳北:頭班6:30,尾班20:30。
淇澳島有大橋與市區相連。淇澳島動植物資源豐富,島的北部設立了紅樹林濕地保護區。淇澳島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白石街、天后宮、抗英炮台和蘇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淇澳島自然景色優美,素有“九灣十八峰”之說,被譽為“珠海十景”之一,2000年被確定為珠海市生態旅遊區。珠海紅樹林主要分佈淇澳島、橫琴島和紅旗西堤、磨刀門和雞啼門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於淇澳島西北部大圍灣的濕地面...占候鳥保護協定總數(227種)的15%;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的16種鳥類,佔中澳候鳥協定總數(81種)的19.8%,此外,區內還具有瀕危動物。
珠海市淇澳島位於珠江口伶仃洋上。島上有一條長達一千多米的花崗岩條石鋪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個古炮台遺址。據當地民間傳說,這與鴉片戰爭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國人的武裝入侵有關,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賠款修築的。但是,由於缺乏文獻記載,關於這場反侵略鬥爭的年代、起因、組織者、經過等等,有多種傳說,讓人疑竇叢生,莫衷一是。
淇澳東望香港、深圳,南向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北與中山橫門、東莞虎門相毗鄰,處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淇澳更是舉世矚目的珠海伶仃洋跨海大橋必經之道。
淇澳歷史悠久,燦爛的文化點綴著這樸實的小島,在島上的后沙灣、東澳灣古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大量距今約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們是珠海迄今最早人類活動的證據,而東澳灣古遺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遺址。
淇澳島不乏人文史跡,“沙丘遺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漁獵文化遺址,島上還有始建於宋代的淇澳祖廟,建於明代的天后宮,清代的文昌宮等,以及歷經280年滄桑依然翠綠的三棵榕樹,都令人遐思。
淇澳島上的生物
他們還向防夷千總倪應龍說:“此村不肯順從,應即覆其巢。”當天,村民孫亞福正在村前海面捕魚,因躲避不及,被他們用鳥槍打傷。清朝地方政府聞訊立即派兵到該村駐紮防衛,兩廣總督、澳門同知、香山縣令等先後向英國大班發出諭令,要求他們釋放郭名秋,交出兇手,並不許外國舢板進內洋滋事。美國人馬士在20世紀20年代著的《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一書對此事也有記載,英國船長格蘭特在報告中謊稱事情是一名華人偷竊外國破船的銅鐵引起的。但他承認他曾號召外國武裝駁艇進攻淇澳,並說外國艇隊到達淇澳時,曾遭到當地居民火炮射擊。
1833年10月的淇澳村事件是鴉片戰爭前中國居民一次較大規模的自發的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雖然其規模比廣州三元里居民抗英鬥爭小,但時間要早8年,在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史上應該佔有一定的地位。
淇澳村事件發生並不是偶然的。鴉片戰爭前,大量外國鴉片走私船停泊在淇澳島瀕臨的金星門海域,使金星門成為鴉片走私的基地。
外國鴉片販子經常對淇澳島進行騷擾,侵犯中國主權、危害當地居民安危的事情時有發生。東印度公司中文檔中就有不少事例。1833年8月17日,英國鴉片販子以淇澳一名華人偷盜受損商船物資為由,將其監禁在停泊在金星門的威臣船上,破壞了中國的司法自主權。澳門同知因此要求英國大班將人犯釋放,以便按中國律例審判。又如,1833年9月7日,華人黃亞秀父子三人出海販魚,路過停泊在金星門的威臣船時,該船外國人強買,彼此發生爭執,外國人竟將黃亞秀推入海中,使其溺水淹斃。而當年10月進攻淇澳村的武裝艇隊就是外國鴉片販子組織的。因此,1833年的淇澳村事件客觀上也可以說是中國居民反對外國鴉片走私的鬥爭。
2000年10月,在珠海市政府召開的《淇澳白石街與鴉片戰爭》研討會上,我公布了從英國帶回的淇澳居民反侵略鬥爭的檔案。鑒於1833年這場鬥爭在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鑒於文天祥曾在伶仃洋寫下著名的愛國詩篇《過伶仃洋》,鑒於淇澳島至今仍保留著著名工人運動領袖蘇兆征的故居,與會10餘名專家、學者建議將整個淇澳島作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關於1836年淇澳是否發生過大規模的反侵略鬥爭,關於利用鴉片販子賠款修築白石街一事,至今尚未找到文字資料加以確認。淇澳島上發現的幾塊外國人墓碑與淇澳居民反侵略鬥爭究竟有無關係,也待研究。希望史學界同行共同努力,進一步揭開淇澳島的歷史之謎。
淇澳島
淇澳山青水秀,“九灣十八峰”,以極其原始質樸的魁力吸引著遊人。淇澳八景:赤嶺觀日、鹿嶺朝露、松間流水、金星波濤、雞山夕照、夾洲煙雨、婆灣晚渡、蚧珠夜月,如詩如畫,空靈秀逸。在這原始面積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島上竟有17座廟宇,浸透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村東祖廟始建於宋代,文昌宮建於清同治年間。
淇澳島(白石街)
四大景區
生態保育區 對公園範圍內西部的水域周邊進行改造,規劃種植紅樹林,並將中心庫塘區作為鳥類的主要棲息地和覓食場所進行嚴格保護。同時,進行鳥類棲息地的修復、擴大和提高,吸引更多的鳥類來此繁衍。
科普教育區 結合紅樹林濕地公園及濕地保護區內豐富的濕地景觀特色,規劃需要進行水域改造和淺陸地構造,進行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賞樹觀鳥區 改造現有魚塘水域,營造不同水深的生態環境,並恢復紅樹林濕地生態景觀。同時,構建一些人工景點,如景觀橋、水生植物園、紅樹林迷宮水道、蜻蜓池等,豐富紅樹林公園的可觀賞性和可娛樂性。
濕地探索區 充分利用紅樹林濕地公園中部和東部的山地區域,為遊客提供休閑觀光、登山健身的場所。規劃在中部山區主要建設登山道、觀光亭及環山自行車道等。
2000年春,蔣秋霞、韋鈺等20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建議將淇澳島白石街列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了慎重起見,珠海市委和市政府決定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對這段歷史進行考證。夏天,接到珠海方面的通知后,我查閱了中外幾十種有關的著作和資料書,皆未發現淇澳村居民反侵略鬥爭的記載。9月,我到倫敦英國國家檔案館查閱資料時,在英國外交部檔案F.O.1048東印度公司中文檔中,發現了與此事有關的、已塵封160多年的22件原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