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鯫

鍋鯫

鍋鯫是天水的風味小吃之一。天水人都稱它為"鍋走"(諧音)”。因這種麵食外形像小魚兒,故又有了“面魚”這個好聽的名字。其製作主料是玉米麵粉或小麥粉、蕎面

做法


鍋鯫
鍋鯫
當開水沸騰時,一手抓麵粉從手縫裡細細的一點一點的將麵粉撒入水中,一手不停的用筷子攪拌,逐漸的調成糊狀,然後還須不停地攪,直到麵糊變得筋道,但不能太干,火候一定要掌握適度,否則鍋底就會燒糊而面夾生,這一過程全靠手腕用力。當麵糊攪勻燒到堅柔滑道顏色透亮,至時找一較大器皿盛入涼水,用鐵勺將麵糊舀到天水特製的面魚模具“鍋鯫馬勺”裡面,順勢用力擠壓,面魚就會順著馬勺的小眼一條條的落入水中凝固,其間,面魚堆積時要用筷子在清水中撥動一下,防止熱面魚結在一起。之後,為了使面魚儘快的冷卻定型,還得換三次涼水。
面魚做好后就開始做澆湯,鐵鍋加油炒蔥姜辣椒及洋芋、豆角、豆腐,西紅柿等,加水製成湯燒開,起鍋時放入香菜蒜苗味素等,外加干炒綠辣椒和韭菜,最後別忘了潑一碗誘人的芝麻油潑辣子哦!這樣整個面魚的配套餐就完成了。做好后“鍋鯫”盛在碗里就像一條條小魚一樣,單是看,就令人生津。

特點


“鍋鯫”(天水方言)是面魚的別名,取此名大概是源於其製作方法。“鍋鯫”是一種麵食,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幾乎男女老少皆喜歡吃。筋道、爽口是面魚的最大特點。在天水土生土長的人,幾乎都吃過面魚,各家各戶還有不同的食用方式:干拌、涼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