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
商務印書館出版圖書
《中古音》是200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新魁。
中古聲母音值表
隋唐之際,我國黃河流域地區的文化和經濟事業,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唐朝統一了中國之後,政治上也呈現了較為穩定的局面。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文化上的發展,對漢語共同語的進一步發展和鞏固,都有重要的作用。
要研究中古漢語的語音狀況,首先就是要研究共同語語音的狀況。唐宋之際的中古時期,是否有人們所說的共同語呢?是否存在一種共同語的標準音——正音呢?這種正音又是以什麼地方的語音為依據呢?這些問題,過去在學術界中,還沒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見。因此,在探討中古音的語音系統之前,必須對這個問題作出一個比較明確的回答。也就是說,必須對這個問題先作一番探究,在這種探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論述中古音系本身。
另外,過去某些學者在敘述中古漢語的語音時,主要以中古出現的韻書如《切韻》或《廣韻》作為依據。而中古這些韻書的出現,有它們一定的時代背景,有它們的局限性。也就是說,這些韻書所表現的語音系統,並不能真正反映出中古漢語共同語語音的實際面貌。這主要是由於這些韻書並不是反映一時一地之音。在它們身上,包含有某些古音和方音的成分。既然如此,想要探究一個比較真切地反映中古時期漢語共同語語音的音韻系統,就不能專註這些韻書。因此,本書特辟另一專章對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依據作一個概括的論述,表明對《切韻》一系韻書的看法,並介紹某些用來作為研究中古音的其他參證資料,以便讀者對據以研究中古音的材料有所了解。
在介紹了中古時期漢語共同語語音的狀況和研究資料之後,本書進而論述中古語音系統本身。在論述中,以中古韻書為重要依據,然後參合其他語音材料來說明中古音系的諸般問題。希望描繪出一個比較切合歷史真實的中古音系統。當然,中古音所包容的歷史年代長達七百年之久,在這七百年中間,語音不可能沒有發展和變化。因此,對中古音的描述,也不是列出一個聲、韻、調系統便可完事。當然也不可能分為更細碎的歷史段落,列出更多個反映不同時期語音的音韻系統。本書只能概括出一個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中古音面貌及發展大勢的語音系統。至於此一系統之中各種音素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只能在各個具體的問題中加以說明。所擬定的中古音系,大體上是代表唐宋之交(或者說是北宋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的語音概貌。在此之前或之後的發展變化,就只能在各項說明中加以闡述了。
本書的敘述反映著對語音史研究的一種新的探索,材料有一點是新的,方法有一點是新的,結論有一點是新的。這一切,都表明本書的寫作僅僅是屬於一種新的探索。至於這種探索,是否能夠為人們所接受,是否能達到作者所說的描述一個比較能夠反映歷史真實的中古音面貌的目的,還待進一步的驗證研究。這樣的敘述,是期望著這種探索能夠不斷進行下去,深入下去,使漢語語音史的研究,能夠創造出更多一點兒成績。
緒言
壹 中古時期的共同語言 | 貳 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依據 | 叄 中古音的聲母系統 | 肆 中古音的韻母系統 | 伍 中古音的聲調系統 |
一 宋時汴宋時汴宋時汴、洛一帶的“中原雅音” | 一 中古時的韻書 | 一 聲母系統總述 | 一 韻母系統總述 | 一 陰陽分野與濁上變去 |
二 由中古時方言的行用反證“中原雅音”的存在 | 二 中古時的韻圖 | 二 唇音聲母的分化 | 二 一等韻的歸併 | 二 入聲的存亡 |
三 由“中原雅音”的傳播證明它的存在 | 三 中古時的韻文 | 三上音音聲母的音值 | 三 各組二等韻“重韻”的混同 | |
四 其他的語音資料 | 四 從、邪是否合一 | 四 某些三等韻的合一 | ||
五 庄組與章組聲母的分合及其音值 | 五 三、四等韻的合流 | |||
六 船、禪相混 | 六 開、合口韻的分立 | |||
七 日母的讀音 | 七 的產生 | |||
八 喻三、喻四不分 | 九皇叔 九皇叔九皇叔出現 | |||
九 濁音聲母是否消變 | 九聲韻韻的消變 | |||
十 《廣韻》中的“重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