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奎
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
楊徠向奎(1910.1~2000.7)字拱辰,著名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他對中國古代史和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被譽為一代宗師。楊先生從青年時代就喜歡靠讀書、靠思維的比較空靈的理論研究,在他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六十餘年裡,先後致力於中國社會史、經濟史、思想史、學術史、歷史地理的研究,勇於探索,勤奮治學,著述宏富,主要學術專著有:《西漢經學與政治》等。還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
1999年美國一重要學術團體來信推選他為當年的重要人物Manoy Ou Year 1997。
楊向奎
著有:《西漢經學與政治》、《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中國古代史論》、《清儒學案新編》、《大一統與儒家思想》、《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墨經數理研究》、《自然哲學與道德哲學》、《哲學與科學——自然哲學續編》、《繹史齋學術文集》、《繹史齋學術文集》、《繙經室學術文集》和《中國屯墾史》(合著)等。其中《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一書獲1998年首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二等獎。
徠1980年曾赴美國密執安大學進行一年的訪問研究,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楊先生在歷史學研究方面提倡文獻資料、考古發掘和民俗調查相結合。他到中科院歷史研究所不久,即與所內同志到四川彝族地區進行為時半年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1986年,為撰寫《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赴洛陽、豫西和關中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周朝建國初年的地理環境及有關問題。在文獻資料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楊先生注意開發明清檔案資料,率所內同志先後與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曲阜師範學院歷史系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明清檔案部等單位合作,選編和研究孔府檔案史料、乾隆朝刑科題本,為後學者充分利用這些檔案進行歷史研究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楊向奎
作為老專家,楊先生十分注意培養和造就學有專長的中青年學者,不僅言傳身教,培養了一批博士、碩士研究生,而且特別重視通過創辦刊物來推動學術研究和培育學術新人。早在山東大學任教期間,即與同事經過艱苦奮鬥,創辦並主編《文史哲》雜誌;1979年又倡議創辦並主編《清史論叢》。通過這些刊物,培養人才,發現人才。
楊先生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教育家、物理學家,還是一位紅學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楊先生在周汝昌等人提出的豐潤說的基礎上,又首倡“新豐潤說”,再一次論證和肯定了曹雪芹祖籍在豐潤,不僅豐富和發展了紅學理論,而且進一步提高了豐潤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楊先生為人正直,追求真理,生活儉樸;治學勤奮,務實求新,碩果累累;為國育才,嘔心瀝血。他在重病期間,仍然沒有放棄學術研究工作。他的學術獻身精神,堪稱學術界的楷模。2000年7月23日上午9時25分,楊先生因急性心肌梗死辭世。
為了研究、整理、弘揚、發展楊向奎先生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2007年6月,由唐山師範學院院長范永勝擔綱,著名作家馬嘶、長正、王家惠、楊向奎先生的女兒楊永賢以及眾多唐山賢達一起,組織起楊向奎研究會。楊向奎研究會的成立,對於挖掘楊學資源、發揮楊學效應、培養文化才俊、發展文化事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