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托

思托

唐代僧人。鑒真大和尚(六八八至七六三)高足弟子,曾隨鑒真六次東渡。善制漆器。現藏日本奈良唐招從寺鑒真髹漆夾紵造像,傳為思托、忍基(日本高僧)等設計、塑造。像高80.1厘米。是鑒真生前所作,彩色,刻紋簡練,造型生動,為唐夾紵造象的佳作。日本視為“國寶”。造像迄今仍供奉在招提寺內“御影堂”(又稱“開山堂”)。

人物關係


東渡日本


天寶二年(743年),第一次隨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天寶三年(744年)第四次東渡日本時,於浙江黃岩禪林寺被扣,渡海隊伍強行解散,思托遂留居臨海的龍興寺,入天台之門。自此長住臨海龍興寺(台州開元寺),成為臨海龍興寺(台州開元寺)高僧。臨海龍興寺(台州開元寺)亦因思托以後的東渡成功,而名聞日本。天寶七年(748年),應鑒真之召赴揚州,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復回臨海龍興寺(台州開元寺)。天寶十三年(754年),思托隨鑒真終於東渡成功。鑒真前後六次東渡日本,思托是唯一“始終六度,經逾十二年”追隨的中國僧人,“四度造舟,五回入海”,雖歷盡艱辛,備嘗漂泊之苦,而總無退心,最後更和鑒真一樣埋骨在異邦日本。

弘揚佛法


到達日本之後,始終追隨鑒真其後,和日僧普照具體主持執行唐招提寺的初創工作,除了授戒、講律之外,積極參與造寺、寫經和雕塑佛像等佛事活動。又應道璇之請,在大安寺唐院為其弟子忍基、常魏等講法勵《四分律疏》和《飾宗義記》(即《鎮國記》)等。還多次為僧眾講述天台教義,播撒“天台”種子。期間,為反擊代表頑固保守勢力的日本舊教團對鑒真的誹謗攻擊,思托以自己的親身見聞和經歷,撰寫了《大唐傳戒師僧名記大和上鑒真傳》,駁斥舊教派的瀾言。並在鑒真圓寂以後,約請當時“文人之首”的淡海三船利用他所寫的《鑒真傳》,改寫成《和上東行傳荃》,即今之所見的《唐大和上東征傳》。日本延歷七年(788年),思托又撰寫《延歷僧錄》五卷、目錄一卷,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的僧傳。

影響


此外,鑒真圓寂后思托所製作的鑒真乾漆夾薴坐像,是日本美術史上最早的雕塑,史稱“唐招提派”。可以說,思托的日本傳道,揭開了臨海與日本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