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缶

漢語詞語

瓦缶是漢語詞語,拼音是wǎ fǒu,意思是小口大腹的瓦器;古代陶土製的打擊樂器

注音


ㄨㄚˇ ㄈㄡˇ

引證解釋


1.小口大腹的瓦器。
《易·坎》“用缶” 三國 魏 王弼 註:“處坎以斯,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納此至約,自進於牖,乃可羞之於王公,薦之於宗廟,故終無咎也。”
李商隱 《行次西郊》詩:“濁酒盈瓦缶,爛穀堆荊囷。”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藕花》:“﹝兒輩﹞辭 鏡湖 之深,而居瓦缶之淺。”
2.古代陶土製的打擊樂器。
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憂從中來不自遣,強叩瓦缶何譊譊。”
杜岕雪興》詩:“素甆看靜夜,瓦缶發悲歌。”
袁枚隨園詩話》卷七:“﹝詩﹞有聲無韻,是瓦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