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馮·克倫澤

利奧·馮·克倫澤

利奧·徠馮·克倫澤(Leo von Klenze)19世紀德國建築師、畫家、作家,與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同為古典復興建築最傑出的代表人物。1784年2月29日生於施拉登,1864年1月27日卒於慕尼黑。

人物生平


利奧·馮·克倫澤
利奧·馮·克倫澤
利奧·馮·克倫澤
全名弗朗茨·卡爾·利奧波德·馮·克倫澤(Franz Karl Leopold von Klenze),德國建築師、畫家、作家,古典復興建築代表人物。1784年2月29日生於施拉登,父親和祖父都是平民出身的官員,唯有祖母是貴族出身,因此姓氏前並沒有“馮”字。家中還有一名幼弟,日後成為柏林大學法律教授。
克倫澤起初由家庭教師授課,然後在不倫瑞克的卡羅琳學院(Collegium Carolinum )繼續學業。1800年前往柏林,準備子承父業學習法律。彼時受青年學者弗里德里希·基利學識及個人魅力的感染,決意從事建築業。最後在建築大師大衛·基利門下學習公共建築財政管理。
1813年克倫澤在卡塞爾與Felicitas (1790–1844)結婚,妻子出身義大利都靈,內兄Felice Blangini (1781–1841)是宮廷音樂家、卡塞爾音樂總監。夫婦二人關係和睦,共育有三子二女,其中二女先後嫁給了巴伐利亞陸軍元帥。
同為1813年,克倫澤遷居慕尼黑。1814年前往巴黎,得以與時任王儲的路德維希一世相遇。路德維希一世於1816年偕同克倫澤返回慕尼黑,從此借其長才大興土木,力圖把慕尼黑打造成歐洲的首都、文化的中心。1864年1月27日卒於慕尼黑。
克倫澤的名字總是與德國古典復興建築聯繫在一起。古典復興建築在德語區通常被叫作古典主義建築,與偏向歷史主義的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不同,克倫澤更加註重原典的古典建築傳統,尤其是古希臘建築。他的很多建築被英語國家的學者直接歸類為希臘復興建築,儘管這一說法在德語區並不流行,克倫澤本人也很少如此宣稱。

成就及榮譽


183徠3年獲封巴伐利亞貴族(bayerischer Adel)。這一榮譽頭銜十分罕見,一般的行業傑出人士僅能獲得巴伐利亞平民貴族的頭銜(bayerischer Personaladel)。而巴伐利亞貴族意味著享有貴族的一切權利。

個人作品


建築

一座偉大的歐洲城市總會有一位建築師留下或者曾經留下個人的鮮明印記。如果說羅馬屬於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柏林和波茨坦由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鑄就輝煌,那麼慕尼黑最偉大的建設者就是利奧·馮·克倫澤。他幾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位於慕尼黑或巴伐利亞王國境內,境外的傑作僅有受邀為聖彼得堡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當時的埃爾米塔日宮)設計的新館。而在慕尼黑的工程通常由路德維希一世委託,包括新建以及改建裝飾。國王與克倫澤的私交使他可以無所禁忌地展開設計。大量建築作品不僅體現了克倫澤在單體設計方面的天才,也給了他綜合規劃城市空間的機會。
慕尼黑的2處空間集中體現了克倫澤的城市空間設計理念:慕尼黑國王廣場、路德維希大街。慕尼黑國王廣場不僅由克倫澤總體規劃,他還設計了幾處重要的空間節點,如慕尼黑古代雕塑展覽館。古代雕塑展覽館是慕尼黑最古老的博物館建築,克倫澤擯棄了巴洛克建築的複雜手法,精簡為一個中堂和兩翼的合院,可謂出手不凡。展覽館的立面構圖直接影響了稍後建成的古典文物收藏館,雖然是由不同的建築師設計,但是二者的入口立面如出一轍。在路德維希大街上更是充滿著克倫澤的設計,如大街開端的音樂廳廣場以及慕尼黑音樂廳、洛伊希滕貝格宮。此外還有慕尼黑名人堂、老繪畫陳列館和慕尼黑王宮。
其他作品包括雷根斯堡瓦爾哈拉神殿

繪畫

克倫澤與申克爾有很多相同之處:
利奧·馮·克倫澤
利奧·馮·克倫澤
不僅僅是建築師,在素描和油畫上也很有造詣。此外,建築主題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克倫澤在造訪義大利、西西里和希臘時,就著力研究古典時期及稍後時代的建築。此時他手繪的速寫,不但成為建築設計的參考,也為油畫創作提供了素材。他很早就開始研究古希臘建築及雕塑原有的色彩,除了在設計中有所取法,還繪製了一批古典建築原本狀態的想象圖。《雅典衛城及亞略巴古的理想化外觀》就屬於這類作品。原作為木板油畫,1852年由路德維希一世直接向克倫澤購買,堪稱他最知名的作品,現存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社會評價


時人認為克倫澤原創的才情不如申克爾,而申克爾對雕塑的掌握則不如克倫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