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
漢語漢字
棒,bàng,ㄅㄤˋ。《說文解字注》:“(棓)梲也。棓棒正俗字。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淮南書。寒浞殺羿於桃棓。從木、咅聲。 ”。木棍、木杖有所承是棒之範式。本義:棍子。如: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別稱)、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衍義:1、引申指“體力強、能力大、成績好、水平高”如:功課棒、身體棒。2、又用作姓。出處為《魏書·爾朱榮傳》。
![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d/m4dbb00a6dd6b968917f4727660bb9d4e.jpg)
棒
◎ 棒 bàng
〈名〉
(1) (形聲。從木,奉聲。本義:棍,杖)
(2) 同本義 [stick;club]
人馬逼戰,刀不如棒。——《魏書·爾朱榮傳》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鴛鴦(以強硬手段,破壞他人的夫婦關係,或指阻撓男女的婚事)
(4) [棒球或板球等運動中用的] 擊球物 [bat]。如:壘球棒
◎ 棒 bàng
〈動〉
(1) 用棍棒打 [beat with a stick]
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北齊書·琅琊王(蕭)儼傳》
(2) 又如:棒殺(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 棒 bàng
〈形〉
(1) 〈方〉∶好,[水平] 高。給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good;excellent]。如:字寫得棒;功課棒;玉米長得真棒
(2) 〈方〉∶肌肉發達的,強健有力的 [strong]。如:棒實(健壯);棒小夥子
(3) 〈方〉∶堅硬的,不柔軟的(多指食物) [hard]。如:棒硬(堅硬)
棒棒糖、棒冰、棒操、棒槌、棒喝、棒球、棒子、棒子麵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步項切,旁上聲。【說文】梲也。【類篇】同㭋。亦作棓。【廣韻】杖也,打也。【魏志·武帝紀】除北部都尉,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魏書·爾朱榮傳】人馬逼戰,刀不如棒。
又【正韻】蒲浪切,音傍。義同。
◎ 客家話:[東莞腔] pen3 [寶安腔] pong3 pong5 [梅縣腔] pong5 [海陸豐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灣四縣腔] pong5 pong3 [客語拼音字彙] bung3 pang1
◎ 粵語:paa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