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高庄鄉的結果 展開

高庄鄉

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轄鄉

高庄鄉位於輝縣市區西北部,境內山區、丘陵、平原兼有,總面積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74公頃。

北邊是太行山,與南村鎮交界,南臨百泉湖,與北雲門毗連,東與拍石頭鄉百泉鎮為鄰,西與黃水、洪洲接壤。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省級幹線輝陵路(S229)與輝上公路橫穿全鄉。南距輝縣市區6公里,距新鄉市區20公里,距鄭州市區90公里。

交通


高庄鄉位於輝縣市中部,距市區12千米。鄭太公路過境。

歷史沿革


1956年置高庄中心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高庄、前郭雷、后郭雷、大史村、郝庄、孫村、北冀庄、岳村、祝庄、龐村、北新莊、金章、火岔溝、六台山、白道、賈溝、蘇村、東池頭、西池頭、土樓、盤底庄、宋庄、石井23個行政村。
高庄鄉
高庄鄉

行政區劃


高庄鄉下轄23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行政村有高庄、后郭雷、史村、郝庄、孫村、冀庄、祝庄村、龐村、北新莊、岳村、金章、前郭雷、六台山、火岔溝、白道、賈溝、蘇村、東池頭、西池頭、土樓、盤底庄、宋庄、石井。

地理環境


全鄉位於橫跨第二級地貌台階向第三級地貌台階過渡地帶,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其中,北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南部為平原,呈階梯狀降低。
北部山區村海拔200—400米,有些山丘呈島狀孤立在低山之間,和山坡沖流積層連在一起。有些山坡植被較好,山頭多平緩,呈饃頭壯。岩性為石灰岩及泥灰岩、耳岩之類。覆蓋物極薄,水源奇缺,草木乾癟,常為光山禿嶺,適合養殖業和企業建設用地。但地下水埋深,多在百米以上,開鑿有一定的困難。

經濟


高庄鄉以黏土為主,對土壤厚度有民謠說:“一金二茅三高”,其中,“一金”就是金章村附近,由於太行山泥水衝擊在這裡淤積,垂直下挖100米不見石子等,且會有有機物、適合無公害、綠色與有機食品農產品的生產。中部丘陵區依託交通優勢適合大型項目落戶,南部平原區有“糧倉”之稱,前郭雷村總面積6000餘畝,為全鄉第一大村。全鄉傳統農業以小麥、玉米生產為主,每年小麥種植面積在50000畝左右,玉米種植面積43000畝左右。其中,高北山區村還種植一些穀子、紅薯等小雜糧。
現代農業隨著農業結構的進一步油畫,小麥、玉米種植面積連年減少,代之而起的有蔬菜種植、藥材和用材林種植,至2005年底,已建成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000畝;無公海蔬菜基地300畝,擁有豫北較為先進的組合式生態溫室60座;藥材以柴胡、桔梗為主已達1000餘畝;
用材林以退耕還林地與通道綠化林為主重點,面積達4500畝,植樹60萬棵,其中蘇村建成600畝速生林基地。畜牧業主要以豬、雞養殖為主,全鄉共有千頭豬場3個,百頭牛場2個,萬隻雞場3個。其中,孫村、岳村、賈溝的肉牛、奶牛養殖,六台山村的肉鴿養殖也具有一定的規模。